探析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
2019-01-03雷佳
雷佳
摘要:地质勘察工作项目是建设施工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施工环节,对于施工地址的选择科学性和准确性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地质勘察工作当中水文资质的考察工作占据的比重非常高,准确的掌握水文地质的具体状况,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水文地质问题对于工程施工所产生的影响,充分保证工程施工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因此本文就针对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的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对广大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重要性
水文地质主要针对的是自然界当中地下水的运动状态以及地质的变化规律进行考察和分析,通过水文地质的研究工作,可以充分的了解到某一个地區地下水的具体性质、分布状况以及形成的规律等,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科学合理的运用地下水资源。但是在实际的地质工程勘察工作当中,相关的工作人员经常会对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加以忽略,造成了岩土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因为地下水质问题造成各种不同类型的施工问题。所以说在深入研究和探讨了水文地质的相关问题,有效掌握了工程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以及地质流量变化等相关参数,保证地质工程勘察工作整体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的重要保障。
1.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
为了更加深层次的探究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当中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在研究过程当中通过水文地质方面所形成的危害性问题进行探讨,针对水文地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分析,通过多年的实践工作以及经验总结归纳分析,有效了解到了水文地质问题对于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所产生的影响,重点表现在水位地质问题对于岩土性质所产生的影响。因为粘土本身的性质具有水性渗透性、崩塌性和供水性等等。在粘土受到了水流冲刷或者是渗透的作用下,自身的性能会产生一定的改变,进而会造成工程施工地下水体治疗产生严重的问题。比如大面积的裂缝和沉降等等,这种问题会对建筑施工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非常重大的威胁。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度的探讨,从中可以得出水文地质方面的问题,这也是形成岩土工程危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1)地下水位的上升所产生的水体危害,也就是在地下水位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将会对附近的水体性质产生严重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形成沼泽的水土形态出现盐碱化的水土,对施工产生严重的腐蚀问题,这对工程施工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都产生了不良影响。地下水位上升的因素有很多方面,比如强降雨、人工地下水的使用不科学等因素,这些因素对地下水体所产生的影响非常明显,需要引起勘测工作人员的充分注意。
(2)地下水位下降的危害,在工程的建设施工当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并没有依照工程施工的水文地质条件来加以进行,同时在施工当中对地下的水体资源的使用程度不科学,这种问题很容易造成地下水位的严重下降,甚至产生水资源的枯竭,进而造成了地面塌陷或者是下沉等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建筑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地下的水位反复的升降所形成的影响,当地下的水位在短时间的范围内产生了反复的上升或者是下降的问题时,将会造成周围的岩土产生不规律的膨胀或者是收缩问题,对岩土的整体性质的影响非常明显,严重的会造成岩土的崩塌地质的塌陷等问题,所以说在进行地质勘察工作当中不断的提升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非常重要。但是针对当前工程地质勘察实施的具体状况来看,在地质勘察工作当中普遍存在,对水文地质条件勘察不详细或者是不科学等问题,严重缺乏对水文地质条件的科学分析,无法准确的判断地下水对周围岩土所产生的影响,进而无法充分的保证建筑施工地基的稳定性,所以说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当中,不断的提升水文地质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开展,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
2.做好岩土水理性质测试及研究
水理性质主要针对的是工程施工当中盐土和地下水在产生相互影响之后所展现出来的某种性质,与岩土本身的物理性质存在一定的区别,除了会对岩体本身的结构强度造成影响之外,同时还和工程施工地基的稳定性有着直接性的联系,在沿途当中通过不同的地下水位的影响,在水体的性质和作用下所产生的物理性质以及坚硬程度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同时这种影响因素还取决于岩土的实际类型。
(1)地下水的存在形式以及对水理性质所形成的影响进行分析。根据实际的存在形式,可以将地下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结合水;第二种是毛细管水;第三种是重力水。其中结合水可以进一步得分为弱结合和水和强结合水。勘察工作当中,针对强结合水来讲,它还被人们称之为吸湿水,受到分子的作用力以及附着在岩土颗粒的作用下产生了一层水膜,保护着是和沿途表面连接最为紧密以及最牢固的水体类型,通常情况下吸附程度可以高达1OMPa。此外在强加力的作用条件下,水体的密度可以比普通水高出二倍,水体的弹性和黏附性都相对较强,具有较高的抗剪力。但是受到重力的影响相对较小,不会对岩体中的水体压力进行传递。而弱结合水还可以称之为弱薄膜水,主要是分布在附着水体的外部环境当中,但是整体的厚度和吸附力都相对较强,相比于强结合水来说弱结合水所受到的实际附着力相对较小,可以在水膜之间进行缓慢的流动,受到外界的压力影响之下,薄膜的水体会产生一定的形变,同样受到重力的影响相对较小,也不会对水体的压力进行传递。在一些粘性的土质体当中,地下水主要是以结合水的方式存在,在一些大面积的沙土当中很少见到,对于结合水来讲尤其是针对弱结合水,它的粘附性所表现出的各项性质,可以有效的归纳到本身的物理学性质范围当中,因为所受到的外界压力的影响,在活动的范围上通常都比较有限,不会对外部水体的压力产生明显的影响。
毛细管水主要指的是在毛细管的作用下,在岩土的隙缝当中受到的重力和毛细管力的作用,如果毛细管的力比重力较大,则毛细管的水位会不断的上涨,在地下潜水面上是保护的水体的失水层,在含水量方面相对较高,这种形势下地下水位的传递静水压力,还可以在空气当中产生位移,对岩土内部的岩土性质起到了软化的作用,很容易会在土壤当中产生沼泽化,造成地质条件腐蚀或者是下陷等不良问题,通常情况下这种情况在粉土和沙土当中比较常见。
(2)岩土水理性质与测试方法。土质软化问题,主要是岩土在浸水之后物理学强度明显下降,基本上采用的是软化系数来进行表述。受到了饱和和风干两种不同状态下的因素影响,岩土本身的抗风化能力和抗浸水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如果岩层当中很容易产生软化的岩土层,在受到地下水位的作用之后,会产生比较明显的软弱夹层。因为不同的原因所形成的泥质砂石层等,都会遇到水体软化之后产生不同的性质。
透水层主要指的是在受到重力作用的影响下,演出在地下水位穿透本身所形成的一种物理性质,渗透较强或者是较弱主要取决于岩土层的空气大小,或者是是否具有连通性,在清晰度上如果岩土本身的通透性较差,则实际的透水性就相对较差,随着岩石的溶解度不断的升高,透水性也会明显的提升,基本上都会借助于渗透系数和透水性的参数来进行表述。
崩解性主要指的是沿途表面在被水浸透之后,因为颗粒之间的连接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沿途本身发生崩解的特点。崩解性主要是颗粒和矿物质构成成分之间的作用,和结构体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给水性主要指的是在受到重力的作用下,岩土从裂缝当中流出,采用给水度进行表示,它是含水层当中非常重要的表示参数,除了可以对内部的用水量进行影响,同时还决定了场地区域的干湿时间,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实验得出相关的参数。
速水性是指沿途在吸收水之后提及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在湿水之后体积又会慢慢的变小,这一特点主要是因为结合水膜在吸收水的厚度上产生了变化,在试水之后外部水膜的厚度也会变薄,膨胀和收缩的性质很容易造成地面的开裂以及地基隆起或者是塌陷等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建筑地基的形变以及表层受力的稳定性。
3.结论
通过本文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勘测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从中可以总结出在地质勘测工作当中,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勘察工作至关重要,是保证建筑施工地基稳定性的关键点,必须要引起相关施工单位的充分重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施工人员必须要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到施工的场地进行地质勘察工作,将勘察得到的数据参数反馈到管理工作人员,保证工程后续的開展有着科学的数据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玉一.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部资源,2017(01):64-65.
[2]王陆超.江苏连云港江宁工业园区块地热地质特征与地热远景评价研究[J].中国锰业,2018,36(05):101-104.
[3]程绍萍,卢雪清,杨华富.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分析[J].四川水泥,2018(09):284.
[4]苟帅帅.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措施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8(13):25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