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各代陵墓石刻艺术
2019-01-03任鹏华
任鹏华
摘要:中国古代陵墓石刻多数被设置在帝王或最高统治阶级陵墓之上,陵墓雕刻出现于西周,汉代之前遗留的陵墓石刻十分罕见,至汉代以后逐步出现,陵墓石刻盛于唐,清代开始走向衰落。
关键词:陵墓雕刻;石刻
中图分类号:K87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33-0016-01
中国古代陵墓石刻多数被设置在帝王或最高统治阶级陵墓之上,封建帝王陵墓的规模宏大,修建非常耗时,花费人力物力惊人,为了显示帝王的权威和地位,陵墓修建时追求宏大的气派和王室的威严。
《礼记檀弓篇》“古者墓而不坟”,“凡葬而无坟,不封不树者谓之墓”,修建陵墓就此开始。这种习俗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始皇帝为了长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皇陵,到了汉朝,常年的战乱使的汉朝的统治者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治制度,促使这一时期的雕塑艺术发展并出现了一个小高潮,其中陵墓雕刻艺术中的代表是汉武帝陪葬霍去病墓的石雕群。
霍去病是汉朝大将军卫青的外甥,18岁开始负责守卫边陲安全,六次衔命出击,均大获全胜,被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深受汉武帝起重。但年仅23岁就因病去世,汉武帝痛失名将,为表其战功,给予陪葬茂陵的殊荣。霍去病墓的建造上,基本立意为“为冢似祁连山”,墓上遍布林木,雕刻许多马,牛,猪等动物和人物石像。现存的石雕有16件,创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利用石块的自然形态与某一动物的相似的部分,略加雕凿而成。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马踏匈奴》像高190厘米,长168厘米,它以战马的形象突出主题,这件石马庄严稳重,昂首屹立,显示胜利者的姿态,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一个执弓握箭的侵略者被踏在马下,显示失败者的下场。在局部用浮雕和线刻的表现手法,这两种不同的手法相结合突出了马的腿,股,头和颈部。骏马腹部的岩石巧妙的被雕为匈奴,在形式上填满了骏马四肢的空隙,使得马的四肢的联系更为紧密,也加强了雕像的整体稳定感和体积感。霍去病墓石刻在整体风格上手法简练,古拙质朴,简洁明快,追求意象,形似,寥寥几笔就雕刻出传神的动物和人物。霍去病墓的石刻是现存的保护最完整的石刻作品,它体现了我国早期的大型陵墓石刻艺术成就。
三国,两晋时期丧葬观念又发生变化,统治者改变了大肆铺张的风气,变厚葬为薄葬。南北朝时期,陵墓雕像制度开始恢复,北朝的陵墓雕刻讲究大块大面,富有整体感,但做工较为简陋,修造手法单一稚拙。相较之下南朝的陵墓雕刻,遗迹集中,保存相对比较完好,气势浑厚,从造型上看,东汉时期的石刻对南朝的石刻影响深远。
唐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鼎盛时期,陵墓石刻也达到中国陵墓雕刻的顶峰,同时也是陵墓雕刻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唐代开创了以山为陵的先河,而这时期的陵墓雕刻鲜明而有个性的展示了唐代的繁荣昌盛。唐代帝王陵墓前建立石刻群作为陵墓仪卫制度,并确定规格,数量,是中国帝王陵墓石刻固定设置形成的开始。唐代帝陵的基本格局是;以山为陵,墓室在陵园的半山腰处,高居陵园北部,为全陵主体建筑,南门为“神道”,其中第二道与第三道之间是石刻群像。
在陵墓石刻中高祖献宗的石犀,石虎;太宗昭陵的六骏;高宗和武则天合葬墓的乾陵的石狮,瑞兽,瑞禽和无字碑;睿宗桥陵的石狮,瑞兽,瑞禽和华;肃宗建陵的瑞兽等杰出作品为典型。总体来说,唐陵石雕中的动物的形象比人的形象要生动,活泼,有力,变化也较多1。但还有一些不是帝王但接帝陵规格建造的陵墓,其中最有代表的是武则天之母杨氏的顺陵,顺陵狮着意夸张表现了雄壮浑厚的形体,威风凛凛的气势。
五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的时代,帝王和大官贵人无法像唐代一样修建大型的陵墓。五代陵墓雕刻上最有代表的是前蜀皇帝王建“永陵”石刻,永陵最突出的还是陵内12躯举棺武士半身像和石棺床四周24躯乐舞伎像。男武士头戴武士帽或盔,身穿武士衣,面部表情十分夸张,突出他们身强力壮,臂力过人;与武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乐舞伎像,她们手持着各种乐器,盘膝而坐,头戴各种发饰。
宋陵规模远不如唐陵宏伟,石刻造型以写实为主:在想象力,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不及南朝和唐代。但宋太宗永昌陵是宋陵前期石刻的代表,该陵的建造标志标着宋陵制度及基本完善。北宋中期陵墓为宋仁宗永昭陵和宋英宗永厚陵,石刻更具生活化,写实性倾向更加明显。中国古代陵墓石刻到宋代开始走下坡,并出现世俗化的倾向。元代随建都北京,但历代帝王都会运回蒙古,并保留了游牧民族旧有的习惯,大多都不修陵墓。
明代的统治者在陵墓制度上恢复了唐宋传统,但又另有不同。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孝陵在南京外,其余都在北京昌平皇家陵区,里面埋葬了从明成祖朱棣到明思宗朱由检十三位皇帝,称为“十三陵”。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時期,清代政治衰败,人民生活艰苦,陵墓石刻艺术开始走向下坡路。清代的造型风格精美秀媚,柔弱无力更甚至于明代。
注释:
1刘毅.古代陵墓[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