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花仕女图》服装纹饰在当代服饰设计中的运用
2019-01-03郭敏媛
郭敏媛
摘 要:本文以《簪花仕女图》中的服装纹饰独特艺术风格为基础,解读《簪花仕女图》中的仕女服饰图案纹样,并以楚燕的“楚和听香”系列设计作品为例,分析传统绘画艺术在当代服饰纹样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簪花仕女图 纹饰 图案 当代服饰 楚燕
一、《簪花仕女图》中的服饰语言
《簪花仕女图》的作者为周仿,此人在中国人物画绘画上水平极高,在艺术技巧和概括能力上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画面表现力很强,通过他的艺术作品我们能够真实地感受唐代的生活风貌,这也使他的作品从历史角度和艺术角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簪花仕女图》作品中(如图1),画者通过准确的人物造型、以神写形的情感表达,对衣纹的用笔丰润,服装配饰的细致刻画,充分展示了绘画技艺和绘画色彩的同时,渲染出服装的质感和绚丽的纹饰。
《簪花仕女图》的服饰纹样极为丰富,表现力极强,从服装到配饰都精细地呈现出唐代女性审美及服饰风格特点。
二、《簪花仕女图》图案样式解读
在《簪花仕女图》中,图案使用上最为频繁的纹样就是团花纹样。唐代服饰中的图案纹样内容丰富、样式多彩、精巧美观,团花纹样的形成,一方面是联珠纹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对民族传统纹样的继承和创新。唐代人对外来联珠纹的态度是模仿创造,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为后代所沿用的团花纹样。唐代的团花纹样的发展过程先是联珠团花纹,后出现花卉植物团花纹,最终出现了动物团花纹。唐代团花纹的题材和结构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及对“圆”的追求,充分体现出唐代人乃至中华文明的精神所在,旋转式的图样和对称的构成形式也体现了对大自然生命的一种圆满,对生生不息精神的表达。团花纹样作为一种传统纹样,在唐代发扬流行,继而传承下来,在以后的各个朝代都在被使用,现如今,在装饰领域中的民族风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在国家“一带一路”精神传播发展的今天,利用民族传统视觉元素来进行现代设计已然成为一种时尚。在当代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团花纹样的踪影,团花纹的设计形式及表现方法依然在现代设计作品中得以广泛运用。
三、《簪花仕女图》服装纹饰在楚燕服饰设计作品中的运用
在《簪花仕女图》中每位仕女都以不同的服飾特点出现,每件服饰的图案也各具特色,在楚燕的2016年“楚和听香”系列设计作品中(如图2),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簪花仕女图》中仕女服饰图案被潜移默化地自如运用。
(一)宝相纹样在“楚和听香”中的运用
在楚燕的设计作品中主要呈现的是以宝相纹为基础的团花造型纹样,再搭配不同的几何纹样,疏密有致的搭配呈现出圆满华丽的设计效果和文化内涵。而且宝相纹是中国唐代最具代表性的图案,它是由忍冬纹、莲花纹、卷草纹变体演变而成,由简入繁,也融入了佛教莲花造型的特点,在唐代的服饰文化中运用极为突出。随着中国风设计在世界的盛行,唐宝相花纹样也成为众多设计师首选的设计元素。
(二)几何纹样在“楚和听香”中的运用
在《簪花仕女图》中,除了宝相纹的团花造型纹样使用之外,还有各种几何纹样的体现(如图3),白色的菱形的组合图案的连续排列,简约而精致。这种几何纹样搭配团花造型的服饰纹样形式在楚燕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如图4)。
(三)披帛纹样在“楚和听香”中的运用
在《簪花仕女图》的人物造型中,有唐代典型的服饰特点——披帛,图中展示的簪花仕女形象中有仙鹤图案披帛、红绿黑连草纹的深褐色披帛、云凤纹样紫褐披帛、蓝白卷草纹样披帛,这些披帛都可以反映出唐代披帛穿着极为广泛。在楚燕的作品中虽然没有披帛的出现,但用腰带代替了披帛,在腰带的设计中,她只采用了简单且少量的团花纹样,除此之外,在腰带设计上她去掉了装饰性纹样,只采用披帛类似的色调的纯色加以条纹肌理,很好地诠释出唐代仕女披帛的效果(如图5)。这是这个系列作品的一个亮点所在,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用当代的服饰语言诠释了传统的服饰精神和内涵魅力。
将楚燕作品的纹样运用和《簪花仕女图》的纹样进行对比,笔者发现《簪花仕女图》纹样是通过纹样的形状及丰富艳丽的色彩来突出唐代仕女画中丝绸轻、薄、透的细腻质感,以表现唐代仕女的大气与温柔。而楚燕的设计作品在纹样色彩运用上使用的是与服装底色相同色调的纹样颜色,设计作品是通过鲜亮的服装底色加上配合同色系的纹饰图案,给我们呈现了与簪花仕女纹样中不同的符合当代精神的视觉体验。
四、结论
当代绘画艺术和服装艺术在独特环境下的融会贯通,使得当代服饰已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展示民族个性的重要载体。中国绘画是中国最为独特的艺术门类之一,在各个设计领域吸引着众多国内外设计的视线。首先,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纹样作为当代服饰语言,不但可以保留具有鲜明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为当代设计提供众多创意点。其次,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用二维空间平涂以表达三维空间感的装饰性语言,对当代设计领域的发展有很高的借鉴意义及价值。最后,当代服饰纹样设计应该是建立在借鉴与创新结合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地复制、挪动,应是与传统文化内心的交流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华梅.中国服装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2]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