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机制

2019-01-03朱韫雯范静章佳玮

丝路视野 2019年4期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思政教育网络安全

朱韫雯 范静 章佳玮

摘 要:在新媒体、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安全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近年来,网络成瘾、系统私密泄露、网络违法犯罪等网络安全引发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引发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本文将基于思政教育视角,探讨在新时代网络环境下如何开展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 网络安全 思政教育

一、引言

作为互联网用户群体中最活跃的一部分,大学生高度依赖网络、关注各类网络热点,实施网络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近年来,网络带来的安全风险不断呈现,不少大学生互联网安全意识薄弱,病毒植入、网络诈骗、隐私泄露、网络不良信息传播等事件频发。2019年9月,第六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提出,要坚持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并重,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降低网络安全风险,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热点。

2019年2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 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互联网普及率为59.6%,较2017年增长3.8%。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占网民的98.6%;截至2018年12 月,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8.6%。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战场,在培养教育大学生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在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认知工作中给予重视。

二、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教育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必须以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网络安全意识,用系统、全面的网络安全知识武装头脑。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网络安全防控能力,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才能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稳步发展态势。

(一)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

由于当前网络全球化發展的程度不断加深,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对我国国家安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渗透和破坏。针对这些别有用心的行为,国家迅速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网络社会不是“法外之地”,法律尊重和保护公民个人的言论自由,但任何言行都不能逾越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对于故意制造或者散布、传播谣言、扰乱社会秩序,情节轻微的将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依法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精神引领价值,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认识到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任何人不得利用网络传播违法信息、实施网络犯罪行为。

(二)将网络安全教育融入多学科教育

当前,网络安全教育并未被列入大学生网络教育的范畴内。网络安全认知教育以《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中的内容为主,网络安全技能的培养则是在普通计算机课程中以计算机操作为基础的,处于它们各自的独立状态。然而,在网络使用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知识和必要的网络操作技能,两者相互作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高校网络安全教育亟须能够兼具认知教育和技能教育的综合性课程。高校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将网络安全教育融入多学科教育之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课程教育、法制教育、管理学等多学科的教育内容,使学生在多学科集成教学中更深入地了解网络安全隐患内容,提高综合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

同时,高校要充分认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相关课程设置,加强网络安全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衔接和互动。高校辅导员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融入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对于学生因网络安全引发的心理问题,辅导员要耐心倾听和疏导;对于情节严重的,要及时上报,并协助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三)提高大学生自我约束与自我教育能力

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十分开放和便捷,纷繁复杂却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无孔不入,使得网络信息污染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严重问题。所以,高校要注重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教育学生面对网络世界的种种诱惑如何提高防护能力,并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习惯,多参加户外活动,少沉迷虚拟网络。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与目标,在内心建立起一道网络安全的自身“防火墙”,明辨是非和善恶。

此外,高校还可以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网络安全知识调查,让他们主动去思考和探究。分析和归纳常见的网络风险类别,分享和提出遇到的问题和希望了解的知识,提高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理性规避网络风险。

三、丰富教育内容,创新宣传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便捷和优势,丰富网络安全教育的课程内容,创新宣传方式。

(一)高校思政工作必须具有时代性和实效性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互联网+迅速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开展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时,不能刻板地沿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而是要与时俱进,充分把握其时代性,考虑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帮助学生掌握识别各类型网络安全风险的能力,要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保障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

(二)结合案例教学法进行危机解读

教师应通过对近期的热点网络安全事例,尤其是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网络安全事件进行归纳整理,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为教学案例,通过描绘网络安全事件发生的常见流程、受害学生的心理轨迹、情绪变化等进行刻画与研判。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讨,总结防范和应对性措施,帮助学生认识网络安全风险的全貌,提升他们对网络风险事件的应对能力。

(三)聚焦群体特点,重视学生参与度

尽管如今高校已开展了一些形式的网络安全知识宣传活动,但由于相较枯燥,学生参与度不足,难以引起大学生的兴趣,无法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聚焦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重视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

首先,高校可以发动学生成立网络安全学习社团或网络安全教育协会,依托学生社团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充分调动学生提高网络安全认知的积极性。其次,要积极鼓励各社团和学生会组织举办类型丰富的活动,如网络安全知识调查、知识竞赛、辩论赛、主题漫画展等来宣传和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和网络安全相关法律,在理论中糅合相关的案例、影音放映、实践技巧,在活动形式的设计上聚焦大学生群体特点,提高参与度。

四、重视心理教育,营造集体氛围

在网络安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要重视大学生的侥幸心理因素,如学生在网络游戏中所想要达到的娱乐心理、在网络购物所达到的购物需求心理、在网络借贷中所满足的经济收入心理、在网络讯息中所达到的好奇心理等。要以学生的兴趣需求心理为出发点,以网络安全教育为引导方向,通过对大学生网络心理需要的分析,选取针对性的心理教育策略,防止学生因侥幸心理而轻视网络风险。

在网络安全课内教育中,需要根据大学生在网络中的心理需要为出发点,在以支持学生的精神需要的前提下,引導学生选择更安全的网络行为。当部分学生陷入对网络交友的迷恋、网络借贷软件的依赖、网络成瘾的惯性时,教师应采用平和劝说的方式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

五、加强家校联结,构建交流平台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教育,家庭因素也是外部因素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现实中,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走进了大学校园就可以“放手”了。这种想法略显消极。学校应率先主动加强家校联结,鼓励家长群体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发挥监督作用,随时纠正孩子的危险行为,引导孩子走出去,多锻炼、少懒散,提高自制力,减少对网络的过度

依赖。

但是,一些家长网络安全认知本就薄弱,甚至自身也存在一些不安全的网络行为。针对这种现象,高校可以建立不同形式的家校联动平台,如微信群、QQ群、校报、学校来信、家长来信、家长联系卡等形式,在学校与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的平台。一方面可以让家长了解网络上存在的常见风险和可能发生的危害,提高警觉意识。另一方面,可以让家长时刻参与到与学校的日常联动教育中来。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家校之间更有必要加强联结,辅导员与家长保持积极的沟通交流,及时传递网络安全教育相关信息和学生日常状况。

六、结语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教育战略的重中之重。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现阶段我国网络安全教育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网络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高校思政教育应从教育需求实际出发,适当向网络安全教育倾斜,并不断提升这一专项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不仅是国家的要求,更是大学生成长的需要。我们应当以国家政策为方向,以学生实际问题为根据,以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紧密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联系,加大网络监管、提升网络安全教育质量、倡导安全上网习惯,切实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赖启财.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2(2):18—19.

[2]郭光芝.影响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有效性的因素研究[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7,16(5):109—111,121.

[3]杨忠文.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生社会化阅读问题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6.

[4]陈文福.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探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9):92—93.

[5]赵金萍,张馨予.社会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8,9(09):74—75.

猜你喜欢

信息化时代思政教育网络安全
全国多地联动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还看新法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信息化时代的财务管理变革分析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高职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