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创建的尝试

2019-01-03谢立仁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52期
关键词:考纲师生关系教学方法

谢立仁

【摘要】在当前新课改形势下,高效课堂的创建已经成为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结合我校高效课堂创建活动的开展,本人從集体备课、师生关系、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政治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2-0082-01

高效课堂是指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以较少的教育资源投入,获得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它讲求方法的创新,思路的创新,并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创建高效课堂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本人在高效课堂的创建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就自己的做法与大家共勉。

一、集体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基础,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1.课程标准是纲,教材是本,要研究考纲,明确考点。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师生沟通的桥梁。所以我们几个老师坐到一起,首先从研究考纲教材入手,研究每一课内容在考纲中的要求,了解每一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达到既要充分挖掘教材,又能根据教学实际开展创造性教学的目的。教师必须要研究教材,做到教学方法与内容的统一。集体备课可以解除教学过程中的难点,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各位老师的长处,达到整体掌握,知识准确,形式多样,准确理解知识,把知识精准教给学生。开展集体备课,可以集思广益,吸收各方面的信息,做到教材内容的最优化。

2.突出政治教学优点,备时政热点。政治课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开放性,教材留给你充分发挥的空间,所以教学内容是丰富的,但呈现形式却是开放的。结合政治课教学这一特点,在集体备课时,大家就教材可以联系的时政热点广泛交流,找到与教材的最佳结合点,这就要求所有教师课后必须广泛阅读有关时政新闻的报纸,积极搜集一些热点知识,把它与教材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3.依据学生实际,备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宗旨。课堂上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教学的难度广度必须与学生实际相符合。要求老师在备课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知识储备,能力,信息等各个方面考虑,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师生关系融洽也是高效课堂一剂良药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不要戴有色眼镜看学生,不歧视成绩差的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题,大多存在于教师与差生之间,因此,教师要格外注意对待差生的态度,要学会关系差生,学会用真情感化学生,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让学生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尊重老师,爱戴老师。

2.教师应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经常与学生沟通。我们既要做学生的良师,又要做学生的益友,了解学生,走进学生。

3.学生犯错误时,尽量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训斥他,这样有损于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学会正确的教育方法,给学生充分的自尊,不要伤害到学生,否则,学生将会仇视你,和你对着干,这样,怎么教学,可想而知。

4.要善于对学生说表扬、鼓励的话。鼓励教学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多多鼓励,让学生在表扬中进步,体会到自己的进步。

5.课上是严师,课下是益友。不要摆架子,死要面子,要和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在课堂上一定要严要求,不可儿戏,营造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课后不必摆出一副老师的样子,拒人于千里之外。

总之,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只有师生关系和谐了,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成绩才会提高。

三、教学方法创新是高效课堂的核心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必须把方法创新作为核心要义,这是对每一个老师提出的最高要求。所以,我们老师不要仅仅能教书,还要学会教书,把教育当作一门艺术去研究,研究最适合学生的方法,研究最适合教师的方法,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尝试从教学的第一项工作开始创新,让导入就显得新颖别致,容易提起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学内容的创新是方法创新的重中之重,教师必须长期思考,寻到最能让学生接受的那种,包括传授内容的创新,重点难点突破的创新,课堂练习的创新,教学反馈的创新,课堂总结的创新,课后作业的创新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有限的时间产出最大的价值,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教学的主战场。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是我们教师的主战场,学生能力提升的训练场。“教学无常,教法有章”,高效课堂是我们永远的追求。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立足学生实际,提高自身修养,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构建和谐高效课堂,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考纲师生关系教学方法
用联想的方式复习考纲动词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通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一)
把握准考纲,吃透双曲线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