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游戏融入教学,提升幼儿综合实践能力
2019-01-03薛会林
薛会林
【摘要】幼儿园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对幼儿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帮助。首先,幼儿对于游戏的接受能力较强,使得教师能够更加顺利的实现教学目标。其次,他们对于游戏的浓厚兴趣,能够更加显著的提高教学效率,提升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下面本文就针对教学中的游戏化融入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实现幼儿园有效的游戏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统合,完善教学思维指导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 游戏化教学 幼儿实践能力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7-0023-01
一、游戏激发兴趣,促进认知能力发展
幼儿园教学是通过课堂这一特定的空间来组织一系列的活动,使教师按照拟定的教学目标,以及预先设计的教学步骤,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效地传播给每一位幼儿。从而促进幼儿将外部的知识经验转化、迁移为内部认知,丰富幼儿实践经验和知识储备的积累,最终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发展。根据幼儿心理特点,游戏最易被他们所接受,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的融入游戏,使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激发出对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带动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例如《我的影子有眼睛》一课是围绕着影子产生的原理展开,幼儿较难理解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因此,教师可以设计“我为动物找‘影子”这种反证的教学游戏,让幼儿自己对“影子”的模糊概念进行验证,从而进一步理解光如果被挡住就形成了“影子”,而没有挡住的地方光就能透过来这一科学知识。在科学探索的教学活动中,游戏的设计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利于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与互动,还能够形成活跃的教学氛围,使幼儿能够在自主猜测、自行验证等阶段,有效帮助幼儿正确理解科学现象,获得基础的科学知识。
二、强化实践体验,突显游戏教学价值
结合幼儿教育理论我们可以得出“在幼儿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能够从本质上优化幼儿认知的过程以及强化实践体验”。所以,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开展各种丰富的游戏活动,能够充分突出游戏教学的价值,实现优化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有关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来,促进幼儿的思维能力提高。如《认识相邻的数字》一节,教师可以设计“找朋友”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分成几人一组,排成一排,每人身上贴上数字贴。当教师说到4的好朋友是?身上贴有2和3数字的小朋友马上找到4抱在一起。其他人不动。这样的游戏教学,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提升了他们的反应能力,使得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牢牢记忆了相邻数字的数值,从而对数字产生极大的敏感性。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其本身强调的只是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愉快体验,它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孩子们个体的自然发展,并为他们带来学习的乐趣,享受当下弥足珍贵的幼儿天性。而教师通过目的性、计划性的游戏教学,却在认知、实践、智力、情感等方面都能促进幼儿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才是将游戏融入教学的客观价值。
三、游戏融入教学,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3-6岁的幼儿心智处于刚刚萌芽的状态,这时的他们对于一切事物都会感到新奇无比。因此,教师可以将这强烈的好奇心与活跃性,在课堂与之开展相应的游戏环节,以此来让教学内容与游戏活动相互融合,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幼儿的综合实践能力。例如“多元智能培养”教育将幼儿的智能分为了语言、音乐、逻辑、数字、空间、肢体动觉、内省、人际和自然观察等8项智能。因此,教师可以在大班“综合”教学内容中设计《寻找我的宝藏》系列游戏,通过寻找小伙伴、智取金钥匙、穿越丛林、钻山洞等环节(即:找不同、配对、跨越、爬行等各种形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识别力、判断能力,提高幼儿肢体运动智能以及身体协调能力。而通过游戏的过程,幼儿间的配合与观察操作,使得自身与同伴都能够得到内省、逻辑、数字、人际等智能都有一定的良好发展,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学游戏的融入,以“观察”、“运动”、“游戏”、“学习”为最基本的活动形态,强调了一种活动的综合价值,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互动渗透、有机整合。这既关注了幼儿自身的兴趣、经验和需求,也使得幼儿真正的成为了教学活动主体。提高了幼儿身体素质、动作协调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现阶段很多教学游戏在环节与内容上都己发展得较为完善。我们广大幼儿教师,只需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将游戏进行适当的整合,就可以很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并满足幼儿自主自发性活动的需求,为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的发展,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积极体验打下基础。
总而言之,幼儿教育过程中融入游戏化的策略,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认知能力,提升综合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依据幼儿阶段的心理特点,将教学活动与游戏相互融合,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精彩的呈现。从而引导他们通过趣味、多样的游戏,激发出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高效、高质的完成教学目标,提升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促進他们智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利英.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研究[J].中华少年,2017(19):28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