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壤学》绪论课的讲授探讨

2019-01-03尹力初黄运湘袁红崔浩杰张玉平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51期
关键词:土壤学教学内容

尹力初 黄运湘 袁红 崔浩杰 张玉平

【摘要】土壤學是高等农林院校诸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基于该课程内容广泛、概念繁多、知识抽象,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普遍反应学习难度较大。为激发学生对土壤学的学习兴趣,教师理应讲好绪论。由此,本文就土壤学第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课堂安排展开探讨。

【关键词】土壤学  教学内容  绪论

【基金项目】1.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三五”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湖南农业大学教改项目“新形势下问题导向驱动农业资源与环境类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1-0023-01

《土壤学》是农林高等院校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生态、园艺、园林、植保和土地规划等诸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土壤学教研室教师及其他同行普遍发现,讲好第一堂课“绪论”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直接影响他们对该门课程的系统掌握。因此,“如何上好第一堂课?”是土壤学老师理应好好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艺术性的语言加上生动的课件固然重要,但更应注意教学内容及其课堂安排,下面就此内容展开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一、系统介绍土壤科学的发展概况

(一)古代朴素的土壤学认识:

18000年前当人类开始种植农作物以来,人们就开始了土壤的认知过程,就开始有意识地选择他们心中理想的土壤去栽种植物。世界最早的有关土壤学记录为我国夏代《尚书》的禹贡篇,距今大约4100多年。但古代人们对土壤的认识只是一些纯朴而简单的经验总结,还谈不上科学观点。

(二)近代土壤学科学观点:

直到近200年来,有关古代人们对土壤的朴素经验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土壤学”。人们对土壤的认识摆脱了直观化、经验化、零碎化的描述,逐渐深入化、系统化。其中,依次出现了三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土壤学代表学派:

1.农业化学学派:1840年该学派创始人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出版了《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专著,提出“土壤是植物养料的储藏库,植物靠吸收土壤中的养料而生长,可以通过施用化学肥料和轮作等方式弥补土壤养分的消耗,以保持土壤肥力永续不衰”。

2.农业地质学派:19世纪下半叶,可能是注意到不同岩石所发育土壤在肥力上的差异,德国地质学家法鲁、李希霍芳、拉曼等开始用地质学观点来认识土壤,创立了农业地质学派。该学说认为土壤是岩石风化过程的产物,土壤就是破碎、变化中的岩石,从而加深了对土壤的“骨架”——矿物质的研究。

3.土壤发生学派:1883年俄罗斯学者道库恰耶夫在整理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出版了《俄罗斯黑钙土》一书,在农业地质学派的基础之上,创立了土壤发生学派。该学说认为土壤有它自己的发生和发育历史,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及时间是影响土壤形成的五大因素。该理论后来经他的继承者威廉斯、美国土壤学家马伯特、詹尼进一步补充与完善,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传播,成为现在或未来进一步认识土壤的根本大法。

(三)现代土壤学科学观点:

20世纪以来,尤其是1960年以后,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人们对土壤的要求逐步发生变化,尤其是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引导人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土壤的认识,其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认识土壤的视野更为开阔;其二、土壤认知的内涵则从土壤肥力拓展到土壤污染防治、土壤生态健康维护,既关注作物产量,也重视土壤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二、明确土壤的重要性

(一)土壤是人类社会发展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土壤资源是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从某个方面来讲,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血淋淋的土壤争夺史。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富饶土壤,一个国家或民族将很难有其立足之地。就个人来讲,只有拥有自己的土地,才能让自己觉得安全有保障,才能生活的踏实。

(二)土壤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基地:

土壤的主要功能过去是、现在是、未来永远是用以发展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绿色植物的生产。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它所处的外界自然条件,决定于光、温、气、水、养分等5个基本要素,其中养分与水分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同时,植物能历经风雨不倒伏,也离不开土壤的机械支撑作用。一个良好的土壤条件应当让植物“住得舒服、吃得实在、喝得足、呼吸通畅、没有毒、不生病”。

(三)土壤是生态环境的重要调节器:

土壤是地球的皮肤,是连接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的中心纽带。它可通过独特的疏松结构与其他圈层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互动,从而成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为活跃的积极分子。如:土壤可通过CO2、CH4、N2O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而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可调节水分的去向及N、P养分的运移而影响河流湖泊的富营养化,也可支配植物的生长及微生物的繁育而影响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此外,作为地球上环境污染物最大的“汇”,土壤可对各种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通过吸附、沉淀、降解反应产生缓冲、净化效应,从而降低它们对于人体的毒害。

三、引入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

(一)土壤的概念:

从专业角度,土壤可定义为:“土壤是在气候、母质、生物、地形和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独立历史自然体”,该定义主要交代了土壤的来龙去脉。而应用广泛的经典定义为:“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该定义在1998年颁布的《土壤学名词中》进一步规范为:“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这一概念表明,土壤的位置处于地球陆地表面,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土壤的主要功能是生长植物,组成土壤的物质包括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

(二)土壤的组成:

从上述经典定义可知,土壤是一个疏松多孔的物质,可分为固体部分和孔隙部分。固体部分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土壤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其中 矿物质一般占土壤干重95%以上,有机质占5%以下,而土壤生物无论是从质量百分数或容积百分数来看都可忽略不计。关于土壤的物质组成,我们一定要充分注意到以下两点:其一、千万不要认为土壤的组成永恒不变;其二、千万不要小瞧了土壤中稀有物质的贡献。

(三)土壤肥力的概念:

美国土壤学家认为“土壤肥力是土壤供应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的能力”;前苏联土壤学家认为“土壤肥力是土壤在植物生活的全过程中,同时不断地供给植物以最大数量的有效养料和水分的能力”;我国土壤学家认为“土壤肥力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养分和水、气、热的能力”。从上述定义来看,各国科学家对土壤肥力关注的侧重点明显不同。美国学者认为养分是肥力的核心,前苏联学者认为养分与水分同等重要,而我国学者则认为水、肥、气、热等四大肥力因子同等重要,且要相互协调。

参考文献:

[1]黄昌勇.土壤学(第三版)[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2]王果.土壤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作者简介:

尹力初,湖南慈利人,1973年4月生,主要从事土壤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土壤学教学内容
《土壤学报》2019年度优秀研究论文
《土壤学报》2016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揭晓
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导向的土壤学 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2016年环境土壤学研究热点
浅谈案例教学在土壤学教学中的应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线性代数课程学—研—用教学内容及模式探索
精心设计教案 重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