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鹏军:隔空把脉 问诊桥隧

2019-01-03陈楠枰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低功耗传感无线

文/本刊记者 陈楠枰

安装一个无线智能传感器,续航8年不用更换电池,还能远程感知和预警黄河或长江上某座桥梁是否发生微小结构变化,预警偏远山区的某个隧道是否发生沉降。小小传感器前端可以智能分析筛选信息,后端有基于云端提供智能服务的“大脑”可随时完成监测数据的分析、验证,为桥隧基础设施“隔空把脉”成了北京源清慧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交通运输委员会委员王鹏军的“独门绝技”。

乘着物联网时代的大潮,“学院派”王鹏军从清华电子系博士毕业后,沐浴着双创春风,历经多年潜心钻研,凭借一支专业过硬的技术队伍,以新一代无线智能传感器及整体解决方案“问诊”桥隧等基础结构物的安全监测,占领住巨大的市场制高点之余,更将研究扩展成为了众多公共基础设施的“必需品”。

从桥梁大国到桥梁强国,桥隧安全不容忽视

早在十年前,博士在读生王鹏军就已经意识到,彼时的中国虽贵为世界第一桥梁大国,却绝非桥梁强国。同时,我国步入维修期的在役桥梁日渐增多,根据1985-2015各年《中国交通年鉴》所统计数据分析,超过10万座桥梁正日渐成为危桥。

王鹏军告诉记者,“自2007年至2012年间,国内有37座桥梁垮塌,平均每年超过6座‘夺命桥’,导致180多人丧生。桥梁坍塌事故频发,是安全生产的巨大隐患!”

对于桥梁结构监测物联网技术而言,有线传感器工作、状态切换能耗大,导致系统长期稳定工作难。传感器定制化设计不足、维护成本高难度大,施工周期也不短。

从监测质量无法长期保证,人工巡检又实时性差、无法预警,人、物力资源消耗大的年代走来,经历过布设维护成本高,系统灵活性差,适用范围有限的有线监测技术时代,王鹏军的思路日渐清晰,而无线监测技术亦逐渐被他所看好。

2012年,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长江学者杨华中的带领下,王鹏军参与了世界上首座基于无线传感网的桥梁监测系统——无锡蓉湖大桥监测系统的布设工作。风景秀丽的京杭大运河上,不需要任何线缆,通过164个拳头大小的无线智能低功耗传感器,蓉湖大桥的关键结构部位监测数据被实时传回到业主单位的电脑,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甚至得到央视的报道。

业主单位的好评极大增强了杨华中团队的信心,2013年,以清华大学电子系重点技术成果转化为基础,北京源清慧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由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参与注资孵化而成,王鹏军被任命为源清慧虹总经理。

技术部门几乎占到了全公司人数的70%。软件、硬件、结构方案设计团队共同组成源清慧虹的智慧大军,其中不乏清华大学及国内知名院校电子、计算机、土木工程领域的专业人士。核心技术团队在物联网无线传感网应用领域从事研发工作超10年,是国内最早从事物联网技术研究的队伍,也承担着国家863等相关重大科研项目的研发任务。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技术创新,需要场景实现,也需要钱,对于技术型公司而言,光技术研发就是一大笔支出。据王鹏军说,仅技术人员的人力成本每年就可能支出近千万,征途看似风光无限,个中苦闷,只能自己和团队少数几个核心人员悄声吞下。“暂无产出的那些年里,资金有时候就像一堆纸,烧起来很快,下个月就发不出工资的境地也是经历过的。”他说。

幸运的是,在与资本方一次次的“拉锯战”中,在多次叩门无果的“铩羽而归”中,王鹏军也渐渐摸清了自己的方向:专注服务基础设施无线传感网和在线监测数据服务(云服务),快速部署、高效管理、低成本运营,“让监测变得更简单。”

此后,源清慧虹先后多次成功中标和完成了多个基于无线传感网和传感云服务技术的大型基础设施监测、检测项目,王鹏军将公司所研产品和技术广泛应用于多行业领域,取得了业界瞩目的成绩。

继2013年获得“源清创投”1000万元投资后,他又率领公司于2017年拿下了3600万A轮融资,其中“清控银杏”领投2400万元,“源渡创投”投资1200万元,成为国家财政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旗下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潜心科研 砥砺突破,找准痛点锤炼核心技术

在公司创始人杨华中眼中,源清慧虹是从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一家无线智能传感器公司,该公司手里的技术筹码是这家公司得以拿下越来越多大型项目的根本原因。

王鹏军则喜欢将源清慧虹称为“非典型物联网公司”,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适用于各种传感器的技术创新工作。

传感器、网关和传感云服务是隐藏在源清慧虹专业解决方案背后的三大“硬技术”,而在所有痛点中,低功耗核心芯片被王鹏军和技术团队认定为构建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础。据王鹏军解释,传感器在一座桥梁或者水坝的建造期往往要安装在位置比较高的地方,尤其是测量那些钢筋吊桥的索力传感器,不可能经常派人爬上去更换电池,若能让其整体功耗降到最低,甚至一个传感器使用十年都不用换电池,无疑是解决了大麻烦。

产品组合图

监测系统可以为各种基础设施提供在线监测云服务,方便桥隧运营管理人员随时随地快速使用数据,这其间,依据结构分析结果设置超过结构承载限值的报警阈值,并根据溯因分析,设置残差报警,有效防止报警不力或骚扰报警问题。一旦发生预警情况,系统使用多种报警手段直接通知到业主方当事人。

一系列前序项目的研究为王鹏军团队最后在无线传感网核心芯片及传感网节点低功耗技术的拓展中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储备。团队成员刘勇攀博士发明低功耗非易失处理器的研制成功,又为王鹏军研发面向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进一步攻克时间同步、传感器等一系列难题打出了漂亮的头仗。

“时间同步问题一直是国际既有无线桥梁监测方式的局限,传感器的寿命也是关乎桥隧监测系统能否长期稳定运行的核心问题。”在王鹏军的不懈努力下,两个技术难题的攻破成为源清慧虹的独家优势。

“这是一套能够实现所有传感器和网关之间自组织的网络解决方案,超低功耗,适用于时间同步、中等速率的应用场景。另一套方案则基于更新技术的低功耗广域网,无线通讯距离可高达5到10公里,不需任何网状组网,信号直接从传感器到网关,虽通讯速度降低,不再支持时间同步,但可更适用于地域更广的应用,例如桥梁群、地下管廊、建筑物群,以实现更高的覆盖率。”王鹏军解释道。

如此,一系列国际领先的高精度、低功耗、长寿命无线智能传感器有力支撑了无线组网到大数据智能分析应用平台运营与拓展,使公司拥有了从高智能传感技术到行业大数据的一套完整的闭环技术产品体系。

基于独创的无线智能传感器与云平台集成,大型桥梁、隧道结构监测系统建设对比传统监测方式,长期、连续监测为用户保障了足量、准确、充分、可靠的数据采集样本,无线技术的应用消除了布线带来的高昂成本,产品的低功耗技术则大大降低了项目维护成本,一次部署可长期使用。

同时,系统拥有极高可靠性,单个测点断点故障完全不影响系统其他组网测点的正常运行,因具备较高的灵活性,系统还能满足应用场景对测点数量和位置进行快速调整的需求,并做到自适应监测和检测对象的动态变化。

传感云服务则为监测用户提供了设备状态监控、任务配置、数据可视化、报表订阅、推送,状态预警、分析、自定义开发等功能,为海量数据多角度全方位打造定制化的专业处理工具平台,简化业主的运维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相对于传统有线传感器网络,基于无线传感网的桥隧智能监测平台具有传感器安装灵活、网络动态自组织、网络通讯功耗低、前端智能算法等明显优势。此外,基于统计识别和统计学习等理论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算法,具有高级的数据分析方法、多重预警机制,能够通过云平台、PC端、移动端随时登陆查看,从而有效弥补人工定期巡检和有线监测系统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王鹏军告诉记者。

大桥传感器照片

大展拳脚显身手,赋能产业无线监测转型

在“清控银杏”投资经理杨健眼里,未来物联网时代,包括道路、桥梁在内的所有公共设施大部分都将安装上这样的传感器,仅这个市场等待源清慧虹的就是一个几十亿美元的需求,而这个时代一旦开启,便再无停下来的理由。

源清慧虹被杨健视为电子传感领域中目前技术水平最高的公司。“中国现在有很多项目,都是跟着我国的一带一路出去的。有的是直接交付项目,但有些中方不仅承建,还需要后期维护运营,而在海外的这些项目,专门派人过去成本太高,也不现实,源清慧虹的解决方案是最好的选择!”杨健认为,有了源清慧虹的无线传感技术,中方或只需要安排工作人员在国内通过软件监控桥梁、铁路等工程的情况,即可实现基础设施项目的跨国远程维护运营。

3)细骨料选用河曲县五花城砂料场,砂粒磨圆度好,颗粒级配为Ⅱ区,细度模数2.6,在2.2~3.0内,表面含水率小于6%,粗细程度为中砂,符合要求。结果见表3。

多年来,这家公司虽看似“名不见经传”,传感器产品却早已极其丰富,覆盖了索力、振动、倾斜、温度、湿度、风向风速、裂缝、位移、应变、渗压力、土压力等多种测量功能,可应用在监测桥梁、轨道交通、隧道边坡、水库大坝、建筑结构、地质灾害、崩塌落石等场景中。

在王鹏军看来,这对于我国477.35万公里公路、83.22万座公路桥梁和1.62万处公路隧道的建设、运维具有重要意义。源清慧虹是高性能、高智能化的传感器提供商,亦是产生巨大社会效益的物联网大数据服务平台,更可看作是着眼于人工智能在物联网上应用的“智慧物联网大脑”公司。

经过多年潜心研究,源清慧虹的技术和产品已经可以适用于多种极端环境,高寒如黑龙江佳木斯乌苏大桥,高盐雾如泉州湾跨海大桥,高热环境下的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及高湿环境下的莫桑比克马普托大桥,所安装的源清慧虹独门传感器,均经受住了极端环境考验。

2015年起,该公司产品更被连续四年应用于交通运输部重点缆索体系桥梁检测,为特大桥梁提供结构监测和特殊病害监测服务。“与以往使用的索力检测仪器相比,我们的无线传感器不再需要对索杆逐一进行人工测量,通过简单、便捷的一次安装,就可进行持续监测,充分获取数据样本。”王鹏军说。在样本基础上,技术人员即可通过传感云服务在计算机和手机APP客户端上随时随地、远程查看索力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

世界上首座基于无线传感网的特大型桥梁监测系统——刘江黄河大桥监测系统建成时,“256个无线传感器测点,4人4天就布设完毕了,节约一多半时间,就连实施成本都不到市场其他有线技术的1/3,所有节点满足防水防潮、防雷和防高温要求,等级高达IP67.”

刘江黄河大桥

为期14天的嘉绍大桥斜拉索风雨振病害监测服务中,源清慧虹的传感器实现了连续无供电工作15天以上无故障,圆满完成了所有风雨振发生时刻的100%全捕捉、无遗漏,数据测量准确,“全自动无人值守监测在这次服务中得以实现,嘉绍、北京实现跨地域数据共享同步,良好支持了当期桥梁结构检测工作,为阻尼器安装提供了充分依据。”王鹏军推测,这样的监测服务或还可推广于台风期及其他关键期的缆索支承型桥梁安全监测作业。

此外,北京地铁隧道地基沉降监测作业也采用了源清慧虹的传感器组网及云服务。连续一周、每日24小时无间歇的自动化在线监测,依托网页及手机随时登录查看监测数据,并提供设备生产-安装施工-系统运维一站式服务。“问诊隧道结构问题的产品也都全部由我们的技术团队自主研发,以保障完备的售后服务及技术支持。”严格遵守施工质量控制标准,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王鹏军将售后也提前做到了位。

猜你喜欢

低功耗传感无线
《传感技术学报》期刊征订
新型无酶便携式传感平台 两秒内测出果蔬农药残留
一种高速低功耗比较器设计
《无线互联科技》征稿词(2021)
无线追踪3
一种宽带低功耗四合一接收机设计
IPv6与ZigBee无线传感网互联网关的研究
基于ARM的无线WiFi插排的设计
一种PP型无线供电系统的分析
低功耗便携智能翻译手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