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索洛尔治疗高龄COPD合并CHF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9-01-03刘芳
刘 芳
(密山市人民医院呼吸肾内科,黑龙江 密山 1583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呼吸科慢性疾病之一,该类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而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也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两类疾病极易联合发病,对于老年人而言,发病率更高。本文研究与分析比索洛尔治疗高龄COPD合并CHF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现将具体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等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COPD合并CHF疾病的高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与比索洛尔组,各39例。其中,常规治疗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65.25±4.18)岁;比索洛尔组男19例,女20例,年龄61~84岁,平均年龄(65.31±4.19)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以及其它资料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治疗组
我院医师对常规治疗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吸氧、化痰以及利尿等治疗方法。
1.2.2 比索洛尔组
我院医师对比索洛尔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取比索洛尔药物进行治疗,其中常规治疗的方法同常规治疗组完全一致,而比索洛尔的药物剂量为2.5 mg/次,1次/d,需要在晨起空腹服用。
1.3 疗效判定标准
由我院医师对两组患者的LVEF%、BNP水平以及6 min步行距离等情况进行详细地记录,且进行存档。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常规治疗组患者的LVEF%为(41±6.2)%,BNP水平为(358±55)ng/L,测定6 min步行距离为(268±43)m,而比索洛尔组患者的LVEF%为(49±6.1)%,BNP水平为(254±52)ng/L,测定6 min步行距离为(318±52)m,故比索洛尔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LVEF%、BNP水平以及6 min步行距离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显著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发生改变,身体免疫力有所下降,其呼吸道内的清除功能会有所下降,其换气以及通气功能也会出现障碍,且无法逆转。因此高龄人群患有COPD合并CHF的发病率显著上升。比索洛尔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药物,是一类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该类药物具有长效高选择性,β1/β2的选择性高达120:1,且无内在拟交感活性及膜稳定性,可以对患者机体内心脏的β1受体进行有效阻滞,可以有效地将心率及心肌收缩力进行降低,进而将心肌耗氧量降低,预防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生[3]。
综上所述,比索洛尔治疗高龄COPD合并CHF患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