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自发性急性硬膜下血肿诊治体会
2019-01-03童康强张春阳
童康强,张春阳*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大多数急性硬膜下血肿(Acute Subdural Hematoma,ASDH)的发生是由于头部创伤,非创伤性或自发性ASDH是罕见的,其病因多为动脉瘤破裂出血[1]。现就本院2017年12月份收治的一位眼动脉段颈内动脉瘤破裂出现ASDH病人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36岁,在体力劳动中突发头痛、头晕4小时,伴有呕吐1次来院就诊,急诊查头颅CT提示右侧硬膜下血肿,大脑纵裂高密度影,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体征,诊断为“急性硬膜下血肿”。入院后1 h,病情逐渐加重,中度昏迷,右侧瞳孔5.5 mm,左侧瞳孔3.5 mm,双侧对光反应迟钝,双侧Babinski征阳性。复查CT示右侧硬膜下血肿增多,诊断为”脑疝”。急诊给予硬膜下血肿清除手术+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第4天,复查头颅CT示右侧额、颞、顶皮肌瓣下方可见明显梭形高密度影,考虑再次出血,怀疑动脉瘤,遂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并行动脉瘤栓塞术。出院后随访半年,患者左侧肢体肌力3级。
2 讨 论
ASDH多由外伤导致脑组织与硬脑膜移位,将皮质与静脉窦之间的桥静脉撕断引起。自发性或非创伤性ASDH非常少见,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瘤破裂,其他原因还有烟雾病、蛛网膜囊肿、动静脉畸形、硬脑膜海绵状血管瘤、硬脑膜动静脉瘘、肿瘤、骨髓增生异常和红细胞增多症[2]。而动脉瘤破裂多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ASDH的患者很罕见,其发生率为0.5%~7.9%。对于动脉瘤破裂引起的ASDH有几种机制[3]可以解释:(1)动脉瘤破裂引起小出血伴蛛网膜粘连,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直接流入硬膜下腔。(2)破裂动脉瘤产生的高收缩压直接打破了蛛网膜,然后血液进入硬膜下腔内产生血肿。(3)动脉瘤破裂出血快速积聚,压力升高,穿破蛛网膜,并进入硬膜下腔。(4)位于硬膜下腔的颈内动脉瘤破裂直接导致硬膜下血肿。本案例在入院时及术后共有两次出血,我们认为其机制分别是第4种和第1种。
回顾本案例患者的诊疗经过,笔者吸取如下经验:(1)患者入院时头颅CT检查示ASDH,而大脑纵裂的高密度影不明显,并且神经系统查体未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阳性体征,容易误诊为单纯的ASDH。但是患者并未有外伤史,而自发性或非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瘤破裂,此时就要考虑动脉瘤破裂,结合头颅CT示大脑纵裂稍高密度影,更加可以明确。所以,对于ASDH的诊疗过程中,应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并结合辅助检查。(2)对怀疑动脉瘤的患者,常用的检查方法是CTA或脑DSA,脑DSA检查耗时久,但比CTA检查更准确,针对本案例的患者,患者入院后病情快速加重,此时应选择CTA检查以快速明确病因,而脑DSA检查耗时久,笔者并不建议。有文献报道[4],CTA对于脑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诊断优于DSA,并且CTA能很好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以及与周边骨性结构的关系,为下一步手术治疗提供有用的信息。故对于动脉瘤破裂引起ASDH的病危患者要尽早行CTA检查。(3)有文献报道,15%~20%的动脉瘤在发病后14天内再次破裂出血,其病死率达65%。本案例中患者因病情快速加重,出现脑疝,未能在术前行CTA或DSA检查,在急诊清除硬膜下血肿后,在颅压不高的情况下,应进一步探查颈内动脉系统,找出动脉瘤,并行动脉瘤夹闭术,避免术后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以及手术的风险。因此,对于动脉瘤破裂引起的ASDH,应尽早处理病因,避免动脉瘤破裂再次出血。(4)本案例患者术后再次发现颅内出血,行脑DSA检查发现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笔者认为采取了介入栓塞的手段较开颅夹闭更安全,理由是患者再次出血量并不多,且患者已经行去骨瓣减压术,病人的意识并未加重,故并没有必要再次行血肿清除术,若再次开颅手术会增加患者的创伤,加重感染风险。
3 结 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ASDH很罕见,且以这种方式出现的患者临床预后往往较差。正因为动脉瘤破裂引起的ASDH少见,所以临床医生更需要警惕,在其诊疗中要详细询问病史,对怀疑因动脉瘤破裂引起患者,应尽早行CTA检查明确病因,以便于为下一步行动脉瘤夹闭术或介入栓塞提供重要的信息,避免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并且及时处理AS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