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通气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2019-01-03魏政勇

关键词:呼吸机眼神通气

魏政勇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1 超强的预见性及敏锐的观察能力

1.1 预见机械通气患者的生理需要

1.1.1 人工气道气道带给病人的不适感

气管切开时病人往往会有不可避免的伤口疼痛;经口、经鼻气管插管时往往会有不可避免的上呼吸道的压迫感,吞咽障碍等。

1.1.2 呼吸机带给病人的不适感

机械通气本身就是违背生理的通气方式,即便是最先进的呼吸机也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呼吸机参数调节不合适时,往往导致气道压力过高或者气道压力过低而引起肺部通气过度或通气不足;呼吸机模式调节不当时,往往会导致人机对抗;呼吸机湿化温度调节不当时带给患者的不适,温度过低,湿化不够,导致患者气道干燥;温度过高,湿化过度,轻者分泌物过多不易排出,重者有灼烧感。[2]

1.1.3 病人的正常生理需要

为了预防非计划脱管,机械通气患者往往被约束,由此产生的被约束感;不能经口进食引起的饥饿感;不能正常大小便的不适感;长时间卧床引起的腰背部酸痛,四肢麻木,眼睛疲劳等。

1.2 预见机械通气患者的心理需要

ICU患者中有50%左右的患者受到心理问题的影响,治疗期间出现过一些不良心理反应。

1.2.1 焦虑、紧张

监护室完全陌生的环境,复杂的医疗设备,来来去去的医务人员的身影,再加上各类仪器刺耳的报警声音都会使病人产生焦虑、恐惧的情绪。尤其是清醒病人入ICU后心理上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感,特别是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病人,由于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理障碍,可导致病人不配合治疗,吐管以及自行拔出插管等严重后果。

1.2.2 孤独和抑郁

监护室往往是无陪护病房,病人没有亲人陪伴,再加上不能说话、医生护士不在床旁,很多病人会产生孤独感,长时间的不能有效沟通,担心疾病不能治愈等,会让病人产生抑郁,严重可变为抑郁症。

1.2.3 失望

通常监护室陌生的环境会让患者失望达到顶点时,产生的极端情绪。与希望相反,当患者的意愿不能清楚的被医护人员所理解,患者往往会表现出失望,表现的消极,表情淡漠,不配合治疗,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和病情的反复,患者缺乏战胜疾病信心,进而会产生绝望心理。

1.2.4 呼吸机依赖心理

长期应用呼吸机的患者,尤其是长时间脱机失败的患者,由于多次的脱机失败,在心理上往往会留下阴影,在意识上产生了对呼吸机的依赖,害怕脱离呼吸机,一旦脱离呼吸机就出现紧张,心率增快,出汗等情况,因此,即使病情稳定,自主呼吸良好,也拒绝脱机。

2 掌握非语言交流技巧

2.1 眼神交流

眼神是表达情感非常重要、非常准确的方式之一,眼神表达的情感是最真实的。通过与病人的目光的接触来判断患者的需求指数及心理状态,当患者的眼神充满了渴望,护士应该尽力去理解患者到底想要干什么;当患者两眼无神时,护士应该积极的去鼓励患者,告知其疾病有所好转;当患者眼神里充满了焦虑,护士应告知其放心,医生护士都在呢,作为护士,应该经常以充满爱,肯定的眼神去看患者,给予患者鼓励。相反,医护人员绝对不能从眼神中流露出一点点不耐烦,增加病人的焦虑与失望。

2.2 抚摸

触摸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可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一种很有效的安慰方式,触摸可以表达关心、体贴、理解、安慰和支持。在为患者进行有创操作时,先给与抚摸,如抚摸患者的额头,手背,让患者最大限度的放松;患者出现烦躁时,给予患者额头、手背等处的抚摸,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因此,管床护士应该把抚摸患者作为基本的护理手段,不定时的去抚摸患者,哪怕和患者握握手。

2.3 应用文字和实物卡片

对于文化程度高的患者给一些粗笔及写字板,让他们将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以文字表达;对于一些文化程度低不能写字的患者给一些实物图片,通过患者的点头摇头确定他们的需求。对于不理解医护人员话语,如来自农村的患者,用一些简明易懂的图画纸板,并配合手势来进行交流。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否定等,可以让这一类患者采用画的方式进行表达。

2.4 主动频繁的与患者交流

在与机械通气患者交流时,患者的表达是很困难的,他们往往通过采取拍床、摆头动脚、皱眉、鼓腮、递眼色等方式来表达,但这种表达方式往往被忽视,所以医护人员应该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定时或者不定时的、主动的询问患者。这样当患者有不适时我们会及时掌握,及时处理;即便没有生理心理不适,也会让患者感到欣慰。另外,在病人初进ICU时应该主动向病人介绍ICU的基本情况,如规章制度,包括探视等,必须向病人讲解住ICU的必要性,说明在ICU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说明各种仪器的用途和使用中可能发出的噪音,使其做好心理准备。值班护士坚守岗位,加大巡视病床的频率,主动的给病人盖被子等,消除病人没有亲人陪伴而产生的孤独及不安全感。在术后病人清醒的第一时刻,告诉手术顺利完成,让其放心,并告知其相关的注意事项,如对留置在病人身上的各种管道及导联线给予解释,说明其重要性,使病人能很好配合

2.5 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

操作的熟练程度极大的反映了护士的职业水平,娴熟的操作让患者产生极大的安全感,如穿刺是做到一针见血,吸痰时动作轻柔而快捷,极大的增进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作基础护理时手法熟练,动作轻柔,一丝不苟。这些细小的肢体语言将护士对病人的关心传递给患者,给患者以莫大的安慰,有助于其消除孤独、紧张恐惧的心理。

2.6 足够的耐心和和蔼的态度

在与机械通气患者交流过程中往往不能顺利的进行,患者的表达很不清楚,医护人员只能通过猜测掌握信息,但又往往不是一猜就准,而是往往猜很多次,这时医护人员就会没耐心,表现为烦躁,这样患者也会烦躁而感到失望。耐心并和蔼的与患者交流不但让患者对你产生信任,增进医患关系,而且让患者更愿意、更清楚的表达,从而提高沟通的效果。

3 小 结

在ICU工作中,与机械通气患者交流非常重要,但在交流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障碍,许多重要的信息及病人的需要由于沟通障碍而被忽略,重要的病情变化可能不被及时发现,导致治疗和护理无法有效的进行。护士通过有效沟通减少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息,增加其安全感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让护患沟通更融洽和谐,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所以,作为ICU的医护人员,我们应该认识到与机械通气患者沟通的重要性,并且掌握有效地的沟通技巧,耐心的与患者交流,掌握他们的信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保证医疗与护理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提高医疗与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呼吸机眼神通气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生命的顽强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确认过眼神
不通气的鼻孔
确认下眼神,你是不是靠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