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四大中医妇科流派调经学术经验与特色比较

2019-01-03叶赛雅张翼宙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宋氏何氏月经不调

叶赛雅张翼宙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杭州 310053 2.浙江中医药大学

YE Saiya1,ZHANG Yizhou21.First Clinical College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CM,Hangzhou(310053),China;2.Zhejiang University of TCM

浙江中医药历史悠久,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人名、地域、学科、学术思想为划分的中医流派,数量甚多。范永升[1]致力于浙江中医流派的传承发展研究,著有《浙江中医学术流派》一书,倡浙派中医、浙派中医具有源远流长、学派纷呈、守正出新、时病诊治、学堂论道、厚德仁术等特点。浙江中医妇科作为浙派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以萧山竹林寺女科(以下简称竹林寺女科)、宁波宋氏妇科(以下简称宋氏妇科)、海宁陈木扇女科(以下简称陈木扇女科)及杭州何氏妇科(以下简称何氏妇科)为代表的妇科流派。四大流派对浙江中医妇科的发展颇具深远影响,更丰富了浙派中医的内涵。四大中医妇科流派认为妇女的身心健康可因月经不调而改变,故疗妇人疾首重调经。

1 学术渊源

浙派中医妇科最早可溯源至南齐年间。南宋绍定六年,竹林寺僧医世系五世静暹一剂将皇后危疾治愈,自此竹林寺女科名声大噪[2]。竹林寺女科在千百年来衣钵相传,然传至一零七世陈绪辉,僧医之名便画上了句号。绪辉之孙陈拯民被指定为竹林寺女科传人,于萧山中医院开设竹林寺妇科特色门诊。竹林寺女科方书很多,至今还保存有37种之多,均冠以秘传、秘方、秘录、秘要等字眼。唐代钱塘籍名医陈仕良,擅调治妇科诸疾。陈木扇女科传至南宋陈沂,治愈康后危疾,得赐宫前御扇,被称为“木扇陈”或“陈木扇”,在浙江一带影响深远[3]、陈木扇女科著有《陈素庵妇科补解》《陈氏女科秘要》《引川心秘》等。宋氏妇科肇始于唐代开元年间,宋广平医术精湛,其妻窃其术,专于妇女一科,为宋氏妇科发端。其子孙有为良医者,撰有《宋氏女科产后篇》《宋氏女科撮要》(后改为《宋氏女科秘书》)。至清代,宋氏妇科开办“杏春堂”“济世堂”两所诊所,分别被后世称为老宋家和新宋家,名噪江浙沪及港澳一带。何氏妇科上承山阴钱氏之学,为其第二支脉、自晚清年间杭城名医何九香先生悬壶杭城而医名鹊起,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年余[4],创有何氏秘方“定呕饮”、何氏第三代传人何子淮、何少山将何氏妇科流派推向高峰,声名远播,有《何子淮女科经验集》《各家女科评述》等著作及《调冲十法》《温阳止崩论》等数十篇论文。上述四大妇科流派对月经病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2 整体特色

四大流派治疗月经不调以肝、脾、肾为纲。竹林寺女科在辨证上以肝、脾、肾三脏主论,在具体措施上提出祛瘀解郁、补血行气、补肾益精等治疗原则。竹林寺女科认为脾胃不足直接影响气血的生成,易引起月经后期、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少等疾病,并提出形瘦者多脾胃虚弱、气血亏虚,形肥者多脾虚水湿不运的观点。同时,妇人性多执拗,易忿怒妒忌,多伤肝气,易出现月经先期、月经后期、经期延长及月经过多等。竹林寺女科秘制太和丸,有疏肝理气、芳香化湿、健脾消积之功效,凡妇女月经不调均可服用。何氏妇科十分重视调肝解郁,认为肝病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肝体的不足和肝用失和两个方面,在临床治疗上总结有调肝八法。何氏妇科的补肾法,推崇张景岳的阳中求阴及阴中求阳。在治疗肾阳不足证时,常在温补肾阳药中加温润填精之品;在治疗肾阴不足证时,常在滋补肾阴药时配伍益肾填精药。脾为后天之本,脾胃虚弱,药补难达于诸经,何氏妇科认为脾胃功能体现在妇女的生理变化和病理特点上,其病理可表现为脾失健运及脾气虚弱,故健脾和胃是治疗月经不调的重要治则之一。宋氏妇科根据肝的病理特点,将肝病分为肝实、肝虚、肝热、肝寒。肝实证多见于肝气郁结;肝虚多因肝阴、肝血的不足,均可致肝旺;肝寒证或因寒邪伤肝,或因肝脏本身阳虚。临床上以肝热证多见,肾为水脏,内寄元阳,妇人以肾为本,肾藏精、主生殖,宜固不宜泄,故肾与妇人经水有直接的关系、宋氏妇科认为肾之病往往虚多实少,治疗上宜采用“滋、补、填”等方法。同时,宋氏妇科十分强调脾胃对妇人的重要性,认为脾胃强盛,生化有源,妇女经水才能适时而下、陈木扇女科治疗月经病,重视先后天,认为月经未及二七而行者,乃肾气足,先天强,若过二七而未行者,乃肾气虚,先天弱、而肝肾为母子之脏,故治肾应兼治肝,并提出治疗月经病,常以治肾为先,肝肾并论,亦遵崇叶天士“女子以肝为先天”的观点。脾为后天生化之源,脾土强,是经水调的必要条件之一。后天赖先天之充足而强盛,先天赖后天之生化以供养,故对于月经不调,在补肝肾同时,又应着力调理脾胃。四大流派治疗月经不调,重视冲任、气血的和畅。竹林寺女科认为月经病的发生与冲任损伤有关,力主调冲[5]。其调冲任之法,主要是梳理气机法,所创太和丸疗效甚佳。何氏妇科认为妇女月经病与冲任关系密切,调冲脉为月经之本也。冲任为病,有两个方面:一是脏腑失调,气血紊乱,津液代谢失常所致;二是各种致病因素直接损伤所致。何氏妇科专门设有调冲十法,被高度概括为“辨证准确的调冲之法”,是何氏妇科治疗妇科疾病的基本原则[6]。其中有八法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理气调冲法治气滞经少、平肝调冲法治月经先期、凉血调冲法遏沸腾血海、温里调冲法暖冲任胞宫、化湿调冲法逐痰浊阻闭、益气调冲法运中州之气、补养调冲法培元充血海、清邪调冲法顾经期兼证。宋氏妇科和陈木扇女科均认为冲任损伤多与脏腑相关。宋氏妇科认为与以下有关:一为肾水亏虚,任脉失养,血海不能按时充盈,表现为月经后期;二为脾胃失运,化源匮乏,冲任失养,表现为月经后期、月经过少;三为肾气虚衰,冲任不固,表现为月经过多、陈木扇女科则认为脾虚不统血,冲任虚损,则月经过多。故两大流派在治疗上多从脏腑入手。另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血赖气行,气顺血和,则经脉流畅,冲任通盛,经水自调。而气血的生成、运行,以及生理功能的维系与各个脏腑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陈木扇女科特别强调调经当和气,但切勿攻伐。在治疗上,推崇气血并治而有侧重的治疗法则。

3 流派特色

3.1 竹林寺女科 竹林寺女科擅长调制月经周期失调,对月经周期异常的认识可以概括为先期多实热,错后易血虚,脾土不胜为错乱。竹林寺女科认为月经先期病多由于实热引起,治疗用加味调经丸[5]。方中四物汤调补营血,加用泄热、疏理肝气的药物。月经后期多由于阴血不足,或气阴两虚,或兼夹痰浊,方用正经养血汤,奏补气健脾以生阴血、补血活血、温阳散寒、疏理气机之功效。气血两虚者治宜八珍汤,若兼气郁痰扰,则加苍附丸及理气化痰解郁之品。月经先后无定期常因脾土不胜,予紫金丸治疗,盖脾旺则血气匀调;脾胃虚弱、冲任损伤、气血不足者用加减八物汤,兼服调经乌鸡丸,为药食并补方剂之一,有健脾养血、行气解郁之功。竹林寺女科善用四物汤为基础方,此方补而不滞,行血而不伤血,温而不燥,滋而不腻,有补血调血之功,顺应了妇女以血为用的生理特点,被誉为“妇科第一方”[7]。

3.2 何氏妇科 何氏妇科在月经不调的治疗上体现了舍病求证的辨治特色。不同的月经不调病,只要抓准证型,即可用相同的方法施治。如调冲十法的凉血调冲法,可治疗血海沸腾的月经过多及月经先期,化湿调冲法治疗痰浊阻闭的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益气调冲法治疗月经先后不定期、经期延长及月经过少等。

何氏妇科治疗月经不调注重温阳。月经以时下,靠月经周期中阴阳消长转化来实现,尤月经中期氤氲之时,阳气渐涨,发生排卵和排泄经血时,更是以高涨的阳气作为条件。何氏妇科认为正常的月经需要充足的肾气。肾气虚衰,命门不足,失去温煦功能,则月经紊乱。另阴为阳之基,血为气之母,所以凡伤阴血,必定随之耗损阳气。阳虚者,在行经之时,易感受寒邪,气血运行不畅,寒客胞宫而致病。亦有伤于情志、房劳及疲劳过度,伤脏腑阳气,累及肝脾肾,督脉失去命门之火资助,不能统一身之阳气,导致冲任、胞宫功能失常,引起一系列阳气虚。阴寒盛之病证,江南一带医家认为附桂过于辛热,阴血易受其伤,鲜用于妇科,但何氏妇科认为确属阳虚火衰者,还非此不可。温阳的目的在于振奋阳气,同时能兼收少火生气,阳中求阴,增强机能。

3.3 宋氏妇科 宋氏妇科在月经不调的治疗上用药轻灵简洁,处方灵动。认为妇女以血为用,血少气多,故宋氏认为,在用药上不宜过猛,以防耗伤气血,损伤脾胃。宋氏妇科在组方用药上非常简洁,用药不过十二三味,用量也多在3~9g。如治疗妇人经水过期而色淡痰多,药用当归、川芎、炒白芍、生地、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此共8味中药。

宋氏妇科在方药配伍上独具风格。妇科医家善用四物汤,而宋氏妇科在使用时常去熟地和川芎,加用党参、白术、黄芪、甘草等益气药。盖气血之间,血赖气行,气旺则血生。四物汤原方中熟地过于滋腻,川芎易动血,加用益气之品,则气旺血生。

宋氏妇科认为“治经先治带,带止经自调”[8],经、带均为气血所化生的津液,与脾密切相关。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而胶滞于下焦,带脉失约而至带下量多,带多则经少,可出现月经过少、闭经等,故治疗上以健脾为先,再调养气血。

3.4 陈木扇女科 陈木扇女科尤重视调经,认为妇人诸疾多由经水不调所致,而调经尤注重气血的调和。“妇人经水不调,多因气郁所致”“调经必以行气为先也”[9],陈素庵在“经血辨色方论”中指出,“女子以血为主”,擅用四物汤[10]。

陈木扇女科认为治疗月经不调,当寒者温之,热者清之,滞者通之,虚者补之,随证用之。月经先期,治当养血和血,清热凉血,方予大安营煎,方中四物汤养血以固本,随症加减,标本兼治。血热夹虚所致的月经先期,方用八珍汤补其气血,略加丹皮清血中伏火,栀子清肠胃屈曲之火,白茯苓、生甘草泻膀胱小肠之火,秦艽祛风除热[9]。血虚月经后期,治以健脾补胃,生血养阴,调补冲任,方用补中汤,全方共奏补脾土、养阴血、通利三焦之效[11]。血热、血虚之证,当治以清热凉血,行气和血,可服当归和血汤,此方有补血凉血、行气祛滞、祛风养阴之功,气行而血和。

4 结语

在月经不调的治疗上,浙派妇科四大流派皆善从肝、脾、肾三脏论治,旨在条畅冲任气血。肝气疏达,脾土健旺,肾气充沛,则冲任畅通,气血匀调,则月经以时下。竹林寺女科、宋氏妇科及陈木扇女科善运用四物汤治疗月经不调病。竹林寺女科擅治疗月经周期病,将其病因概括为月经先期因实热,月经后期者多因血虚,月经先后不定期多因脾土不胜,治疗上以四物汤为宗。何氏妇科在治疗月经不调上着重辨证,以临床病证为依据,辨证论治,创调冲十法,更加全面。同时,提出对阳虚火衰者应大胆运用温阳药、宋氏妇科提出经带关系密切,调经需先止带,治疗上从健脾入手,而在组方上用药轻灵简洁,并能根据气血损伤的轻重巧用四物汤。陈木扇女科尤其注重妇女气血的调和,认为调经当先行气,对于月经不调,随证治之。浙派中医妇科四大流派调经皆宗肝脾肾论治,且各有特色,并不断地丰富辨证论治内涵,为今日临床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猜你喜欢

宋氏何氏月经不调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分析
《明史·诸王世表·沈丘王》勘误
何氏“十全大补粥”
野餐记
《世纪》独家披露宋氏老宅百年风云广受媒体关注
对手
封建时代凤毛麟角的女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