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安全生产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
2019-01-03朱光明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江苏响水“3·21”特大爆炸事故引起社会高度关注,虽然事故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关于安全生产的讨论仍在持续,反思也在持续。如何有效地防范此类风险,做好应急管理?
朱光明(辽宁省抚顺市副市长):江苏响水爆炸事故教训深刻,对此我也有很多思考和体会。进入新时代,安全生产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着力做好安全生产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工作,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稳固的基础。具体来说,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命”字在心,坚守安全红线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是党中央在新时代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守住的政治“红线”,要切实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坚持“命”字在心,切实承担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安全生产与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有机结合,确保城市安全运行、企业安全生产、公众安全生活。
二是“严”字当头,落实问责机制不手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紧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切实做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明确责任、压实责任是贯穿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一条主线, 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灵魂,要严格按照责任制要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强督导检查、严格考核奖惩,特别是对因渎职、失职和玩忽职守等造成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必须坚决依法严查,以严格的追责问责,确保安全生产责任真正落实到位。
三是“防”字为主,筑牢安全防线不放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全生产,要坚持防患于未然。要加大隐患整改治理力度,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责任制,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务必见到成效”。要始终把“防范”工作放在首位,下好安全生产风险防范的先手棋,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要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全覆盖”,实行清单式管理、销号式推进,对重大安全生产风险隐患“零容忍”,切实做到安全监管到位、隐患清除彻底、始终防患未然,确保地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四是“实”字兜底,狠抓应急处置不懈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确保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要充分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要从严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全方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事故应急反应迅速、指挥得力、救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