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2019-01-03杨掌龙

关键词:硬膜外骨科药品

杨掌龙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医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400)

老年患者手术治疗后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精神活动障碍、人格障碍,这三种障碍在医学上统称为认知功能障碍(POCD)[2]。本研究我院64例施骨科大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种不同方式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2月我院骨科确诊需要进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68.3±7.2)岁,男19例,女13例,部位区分为:左侧骨折的18例,右侧骨折的14例,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上水平;观察组年龄62~80岁,平均年龄(69.1±6.7)岁,男20例,女12例,部位区分为:左侧骨折19例,右侧骨折的13例,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上水平。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麻醉方法

参与研究的64例患者麻醉前30分钟需要进行肌内注射,药品为苯巴比妥钠和阿托品,其中苯巴比妥钠的剂量为0.1 g,阿托品的剂量为0.5 mg。密切关注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出现异常,及时报告。

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进行术前麻醉,诱导药物为咪达唑仑,其剂量为0.05 mg/kg、另需下述药品①依托咪酯,其剂量为(0.2~0.3) mg/kg、②芬太尼,其剂量为3~4 μg/kg、③琥珀胆碱,其剂量为1.5 mg/kg,上述药品使用后,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机械通气,间断注射药品维库溴铵,持续注射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骨科手术结束前10分停止麻醉。

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进行术前麻醉,选取患者第1~2腰椎间的部位硬膜外穿刺,根据穿刺情况继续置管,患者平卧翻身后注射利多卡因3 mL,其浓度为2% ,确认导管进入患者硬膜外腔进的位置,确认无误后对患者进行追加罗哌卡因2~3 mL,其浓度为0.375%,控麻醉平面需要控制在第10胸椎以下,手术过程中间断追加罗哌卡因,浓度为0.375%维持手术麻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效果,涵盖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应答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开始前、后6 h、12 h、24 h的MMS评分,分值越低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方面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的DBP、HR麻醉前、中及后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6 h,12 h、24 h,观察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应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医疗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患者实施麻醉能帮助患者平稳度过手术过程,减轻患者疼痛,并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但麻醉药物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一定影响[3]。本文研究表明:在实施老年患者骨科手术中,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效果更为显著,更适合老年患者的手术中应用。

猜你喜欢

硬膜外骨科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数字骨科”专题文章导读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药品保存细解读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根据雾气现象判断硬膜外腔导管位置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