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血化瘀解郁方治疗气滞血瘀型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分析

2019-01-03陈俊玲傅如华

关键词:血瘀神经功能研究组

陈俊玲,傅如华

(河北省赞皇县中医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1230)

临床常见脑血管病症是脑卒中,常见病理表现为气滞血瘀型,发病时患者出现抑郁症状并伴有躯体综合征,早期给予对症治疗能控制症状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但病情加重则威胁生命健康,临床采用西医治疗能提高疗效,但易发生不良反应,中医认为该病症属"中风"范畴,给予益气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能控制病情,达到预期疗效目的[1]。为分析活血化瘀解郁方治疗气滞血瘀型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滞血瘀型脑卒中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8例。其中,研究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47~72岁,平均年龄(60.79±7.43)岁,病程2~6 d,平均(4.12±1.29)d;对照组男20例,女8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0.84±7.32)岁,病程2~8 d,平均(4.32±1.31)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草酸艾司酞普兰片(国药准字H20080599,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患者每日晨服10 mg即可,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活血化瘀解郁方,药方组成部分:黄芪30 g,酒当归、桃仁、广地龙、赤芍、白术、茯苓、白芍各10 g,川芎、红花各12 g,柴胡、炙甘草各6 g,生姜3 g,上述药物取汁煎煮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2]。

研究对象治疗时间均是1月。

1.3 观察指标

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抑郁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神经功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两组抑郁评分与神经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抑郁评分低,神经功能评分也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抑郁评分与神经功能(±s)

组别 神经功能 抑郁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28) 9.01±1.38 2.73±1.56 14.65±3.23 10.19±2.05对照组(n=28) 8.74±1.25 3.84±1.32 15.18±2.43 12.57±2.36 t 0.7673 2.8742 0.6938 4.0286 P 0.4462 0.0058 0.4908 0.0002

3 讨 论

有研究报道,活血化瘀解郁方治疗该病症患者能提高疗效,其具有补气或活血通络功效,药方中黄芪具有气旺血行或活血化瘀功效,柴胡具有通畅气机或疏肝解郁作用,白芍与当归具有养血柔肝作用,赤芍、红花与桃仁具有活血化瘀作用,诸药联合能调畅气血并通经活络,现代医学认为该药方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并扩张血管,充分发挥抗抑郁作用,便于达到治愈疾病目的,因此给予滞血瘀型脑卒中患者采用该项治疗措施能提高疗效,避免对机体产生副作用,具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前两组抑郁评分与神经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抑郁评分低,神经功能评分也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本研究与狄美琪,姜亚军,李超生等[3]文献报道相似,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对滞血瘀型脑卒中患者采用活血化瘀解郁方治疗降低抑郁程度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疗效确切,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血瘀神经功能研究组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话说血瘀证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观舌头辨血瘀程度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