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胰腺炎的内镜治疗

2019-01-03王丹胡良皞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胰管胰腺碎石

王丹 胡良皞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上海 200433

【提要】 内镜治疗及外科手术是慢性胰腺炎一线治疗手段。近年来,内镜治疗在处理慢性胰腺炎并发胰管结石、胰管狭窄、胆总管狭窄及胰腺假性囊肿方面进展迅速。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胰管结石进一步拓宽适应证,在处理复杂结石、术后结石复发及特殊人群结石的安全有效性上得到证实。新型支架应用于胆胰管狭窄及胰腺假性囊肿的引流,但仍需高质量研究以辅助决策并规范治疗流程。

慢性胰腺炎(CP)是由遗传、环境等因素引起的胰腺组织进行性纤维化,导致胰腺结构和功能不可逆损害的疾病。临床治疗目标主要是控制腹痛症状,处理并发症,延缓胰腺功能衰退。治疗主要针对CP特征性病理改变,如胰管结石、胰管狭窄,或合并胆总管狭窄、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s, PPC)等[1]。内镜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均为CP一线治疗方式。内镜治疗由于并发症发生率低、创伤小、恢复快、可重复操作,取代了部分外科手术治疗,已经成为临床首选治疗方式之一。近年来,以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和体外震波碎石术(pancreatic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P-ESWL)为主的微创治疗进展迅速,本文就CP合并胰管结石、胰胆管狭窄及PPC的内镜治疗进行阐述,以期在临床及研究工作中有所借鉴。

一、P-ESWL治疗胰管结石

胰管结石在CP病程中发生率高达90%,祛除胰管结石是降低胰管高压、缓解腹痛的重要环节。对于单纯的体积较小的胰管结石,ERCP通常能成功取石完成引流;而对于最大径>5 mm的主胰管阳性结石,欧洲CP治疗指南[1]和中国CP诊治指南[2]均建议需先行P-ESWL将结石粉碎后再行后续治疗。P-ESWL联合ERCP的主胰管结石完全清除率达72%,主胰管成功引流达90%[3]。笔者所在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P-ESWL,2011年初至今共治疗患者2 000余例,完成P-ESWL 6 000余例次,碎石成功率为100%,并针对P-ESWL疗效、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合并囊肿碎石、青少年及老年人碎石、胰腺术后患者碎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开展了系列研究。

据既往报道,P-ESWL并发症主要包括皮肤瘀斑、急性胰腺炎和出血[4]。笔者所在团队总结既往胰腺、泌尿系统及胆道结石ESWL并发症报道,结合中心经验,提出了P-ESWL术后不良事件分级分度标准[5]。依据术后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将不良事件分为一过性不良事件和并发症。一过性不良事件是指症状轻微、无需临床治疗和不影响后续治疗方案的情况,包括皮肤瘀斑、浅表组织损伤疼痛、血尿、急性胃肠道黏膜损伤(呕血和黑便)、高淀粉酶血症。并发症是指术后需要临床治疗、延长住院时间的临床事件,主要包括术后胰腺炎、出血、穿孔、感染和石街。P-ESWL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73%(按照ESWL次数计算,平均每例患者接受2.3次震波疗程),其中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为4.35%,出血为0.34%,感染为1.36%,石街为0.41%,穿孔为0.27%。胰腺石街并发症是指粉碎结石聚集胰管远端导致急性胰液流出障碍,CT可见胰管较前明显扩张,伴或不伴急性胰腺炎(AP)、止痛药不能缓解的剧烈腹痛,需行急诊ERCP或P-ESWL治疗。呕血和黑便被认为是急性消化道黏膜损伤所致,未被列入并发症的分类,而被认为是一过性不良事件。P-ESWL术后并发症目前尚无有效预防策略。研究发现,在每次震波次数不超过5 000次的前提下,未发现操作相关危险因素,而均与患者因素相关。男性、糖尿病、脂肪泻为P-ESWL术后并发症的保护因素,而胰腺分裂、CP确诊至行P-ESWL治疗的时间间隔长为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ESWL术后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患者相关因素:女性、未发生脂肪泻患者、胰腺分裂和病程中AP频繁发作。

我国CP并发PPC的发生率为17.8%[6]。胰管结石并发PPC通常存在胰管高压,单纯ERCP引流常常失败;而ERCP前先行P-ESWL有助于结石清除,增加主胰管引流成功率。P-ESWL应用于PPC患者是否会增加假性动脉瘤、囊肿破裂、出血等风险此前尚无研究。笔者所在中心对胰管结石合并PPC患者行P-ESWL的安全有效性进行了评估:59例PPC患者与790例对照组患者相比,P-ESWL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1.86%比16.41%,P=0.940)及结石清除率(67.24%比83.17%,P=0.10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5例PPC患者随访1年后,42例囊肿完全消失,疼痛缓解率达89%[7]。该研究打破了P-ESWL传统禁忌,在国际上首次完成前瞻性队列研究,明确碎石技术对PPC合并结石患者安全有效;此外,提出了囊肿与结石毗邻的三分类法:Ⅰ型为直接相关;Ⅱ型为间接相关;Ⅲ型为关系不确切。I型和Ⅱ型囊肿治疗后消失率为100%,Ⅲ型1年内消失率为57.1%。

ESWL于1987年批准应用于胰管结石治疗,直到2011年于国内开展,此前取石失败的患者多行外科手术治疗。既往研究表明,胰管结石患者外科手术后腹痛缓解率可达68%~89%,但仍有20%~40%的患者术后再发腹痛。对于这部分患者,术后粘连和消化道重建使二次手术极其困难,而P-ESWL提供了解决方案,但胰腺手术史造成的粘连是否会增加P-ESWL并发症发生率,胰肠吻合是否会影响结石清除等问题尚无定论。为了探究胰腺术后患者碎石治疗的安全有效性,笔者所在中心开展了前瞻性研究,纳入50例胰腺术后行P-ESWL的患者,与967例对照组相比,P-ESWL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0%比13.2%,P=0.88),随访1年后结石完全清除率达77.1%,腹痛缓解率为75%[8]。此研究将P-ESWL应用于胰腺外科术后结石复发复杂疑难病例,拓宽了胰腺碎石适应证。

青少年CP的发病率约为0.5/10万人[9]。目前对青少年胰管结石的治疗尚未达成共识,既往研究证实手术及内镜治疗均可作为一线治疗手段。但由于CP的不可逆性,长远看来,青少年患者治疗后结石复发可能大,而手术治疗后结石复发再行二次手术或内镜治疗均十分困难。因此,建议青少年CP患者行内镜治疗胰管结石。笔者团队一项纳入72例青少年行P-ESWL的研究显示,P-ESWL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仿(11.1%比12.8%,P=0.68),联合ERCP结石完全清除率达86.1%,随访3年腹痛缓解率可达89.5%,且有利于青少年患者生长发育[10]。此外,对>65岁老年患者行ESWL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后发现,ESWL可有效缓解老年CP患者腹痛,且与成年人并发症发生率相仿[11]。

此外,长海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制定了适合国人的P-ESWL治疗流程和麻醉新方法,通过分级麻醉、震波源个性化设置等流程优化,单个病患的治疗时间由欧美国家的150 min缩短至90 min,且更加安全有效[12]。

二、CP胰管狭窄的内镜治疗

CP胰管狭窄的发生率可达47%[1,4],主胰管狭窄的治疗原则为解除狭窄,充分引流胰液。ERCP胰管支架置入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欧洲内镜指南及中国指南推荐首选置入单根胰管塑料支架,可定期或根据患者症状更换支架,支架通常留置6~12个月[1]。单个胰管塑料支架置入成功率高,短期内腹痛缓解率高,但胰管狭窄易复发,需反复更换支架。因此,如10 Fr支架留置12个月狭窄未改善,可考虑置入多根塑料支架或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FC-SEMS)。

FC-SEMS直径更宽,与置入多根塑料支架相比操作更为简单,但支架移位发生率较高。覆膜是否会阻塞分支胰管的引流,金属支撑力是否会造成胰管二次损伤仍无定论。最近Tringali等[13]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探讨了胰管置入FC-SEMS的安全有效性。研究纳入15例经单根塑料支架治疗胰管狭窄失败的患者,置入6~8 mm宽,3~5 cm长 FC-SEMS治疗6个月后拔除,拔除率为100%。其中7例患者(47%)发生完全远端移位,且均为3 cm FC-SEMS,4例(27%)在支架喇叭口处新发狭窄,1例治疗失败,1例失访;9例狭窄解除随访3年疼痛缓解率达90%。该研究指出,FC-SEMS移位与继发胰管狭窄是主要问题,其安全、有效性还需进一步评估。

三、CP继发胆道狭窄内镜治疗

CP合并良性胆总管狭窄的发生率约为15%,其中约半数患者会出现相应症状。2018年欧洲内镜指南[14]建议临时置入多根塑料支架或一根覆膜SEMS治疗CP相关良性胆管狭窄。2016年一项纳入112例良性胆管狭窄(35例CP相关)的RCT研究显示,多根塑料支架和一根覆膜SEMS治疗效果随访1年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覆膜SEMS治疗方式ERCP次数少(2.14次比3.24次,P<0.001)[15]。另外一项2015年RCT研究纳入60例CP继发胆管狭窄,多根塑料支架和覆膜SEMS 维持时间均为6个月,移除后2 年CP相关胆管狭窄的狭窄解除成功率(88.0%比90.9%) 和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3.3%比28.6%) 相似,覆膜SEMS移除困难发生率为14.3%(4/28,3例支架断裂,1例嵌入组织)[16]。

四、CP继发PPC内镜治疗

PPC是胰液积聚并由完整囊壁包裹形成的囊性病变。与AP引起的PPC不同,CP并发PPC情况下囊肿极少会自发消退[17],但相对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约10%),在不治疗的情况下可能会长期无症状存在[18]。当PPC引起不适症状、出现并发症(感染、出血、破裂等)或持续增大时应予以治疗[1,19]。我国CP并发PPC的发生率约为17.8%[6]。对于无并发症的PPC,内镜治疗成功率达70%~90%,效果与手术相当,是首选的治疗方法[20-21];对于与主胰管相通、位于胰头体部的小体积(最大径<6 cm)PPC,首选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引流[22]。如前文所述,当胰管结石(≥5 mm)合并PPC时,ESWL联合ERCP可提高引流成功率;对于非交通性PPC,可选内镜超声引导下经胃十二指肠壁引流囊液。

目前,经胃十二指肠壁引流PPC多采用塑料双猪尾支架,与直型塑料支架相比,双猪尾支架引起的出血较少,但关于置入的数量及放置时间尚无标准。此外,SEMS以及双蘑菇头金属支架也有应用,但与塑料支架相比是否能改善预后尚无定论。

与置入多根塑料支架相比,单根SEMS置入操作更为简便安全,且较大的管径可减少管腔堵塞和感染的风险,但需权衡支架移位、出血风险以及较高的花费。2014年一项前瞻性研究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FC-SEMS组与塑料支架组,两组在操作成功率、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FC-SEMS组操作时间更短(15.0 min比29.5 min,P<0.01)[23]。2015年Sharaiha等[24]一项纳入230例PPC患者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显示,与双猪尾塑料支架相比,内镜超声引导下FC-SEMS置入临床预后更好(89%比98%,P=0.01),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31%比16%,P=0.006)。

近年来双蘑菇头金属支架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研究多集中于坏死性病变,宽大的直径有助于内镜附件通过管腔清理坏死物质。2018年一项国际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了205例PPC患者,其中80例使用双蘑菇头金属支架,125例使用双猪尾塑料支架。两组操作成功率相仿,双蘑菇头金属支架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引流成功率高,随访半年后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

五、小结与展望

笔者所在长海医院消化内镜中心针对CP药物疗效差、手术创伤大、无有效逆转纤维化方法的国际难题,开展了临床和转化医学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胰腺结石P-ESWL,创建“药物-胰管碎石-内镜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新体系和胰管碎石流程及麻醉新方法;在国际上率先提出P-ESWL并发症分类分级标准,打破国际传统禁忌,改良新术式治疗PPC合并结石、嵌顿结石、Whipple术后结石复发等复杂疑难病例,疗效显著。在胰管结石内镜治疗方面已形成标准治疗流程。在胰管狭窄、CP继发胆管狭窄以及PPC治疗方面,尤其是支架选择及放置后随访流程的制定,还需更多高质量研究来辅助决策。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胰管胰腺碎石
腹腔镜胰管切开取石+胰管T管引流术在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
碎石神掌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
从胰管改变谈胰腺疾病的诊断
胰管扩张的临床原因及影像学特征
《中华胰腺病杂志》稿约
CT,MRI诊断急性胰腺炎胰腺内外病变价值比较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取断裂鼻胰管一例
胰腺超声检查
悲壮归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