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2019-01-03

关键词:饮片配方颗粒

吴 煊

(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40)

传统的中药使用方法大都是沿用煎煮的方法,中药是以饮片形式,此过程中的变量如容器大小、温控水平等都会影响药物本身的效果,且未形成统一认知标准,具有任意性以及随意性,目前对于中药形式的选择并未统一,因此对于中药使用形式的统一标准需要进行验证。配方颗粒是由原始饮片为原料,采用科学提取、浓缩、干燥等工序精制而成的颗粒,与饮片相比,其不用煎煮、容易调配,影响因素少,且使用更加方便,应用性更强。对于两种形式的具体效果比较,未得到具体研究,研究者对于饮片形式以及中药配方颗粒形式的作用也进行关注[1]。为研究饮片形式以及中药配方颗粒形式的作用效果,本文随机抽取2018年~2019年我院收治的100例盗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传统中药饮片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8年~2019年我院收治的100例盗汗患者,纳入标准:(1)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所有患者都被确诊为盗汗患者。(2)患者或者其家属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其中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龄范围25~59岁,平均年龄(58.54±11.24)岁,平均病程为(3.09±0.63)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50例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范围25~58岁,平均年龄(56.29±4.19)岁,平均病程为(2.81±0.72)年;实验组50例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范围26~59岁,平均年龄(57.27±4.76)岁,排除标准:(1)排除哺乳期或者孕妇;(2)排除精神异常患者;(3)排除并发症患者如合并肿瘤等。比较组间一般资料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中药饮片煎药治疗,处方如下:防风10 g、麻黄根9 g、党参15 g、五味子9 g、浮小麦15 g、黄芪20 g,用水煎五百毫升,每天服用一剂,早晚两次服用完。

实验组采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防风、麻黄根、党参、五味子、浮小麦各一包、黄芪2包,冲服,每日1剂。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有效率

治愈:盗汗、乏力等症状都消失;好转:症状体征减轻;无效:症状都没有改善。

1.3.2 患者满意度

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标准。满意度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问卷采用单选形式,并由本研究组成员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数据用SPSS 22.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s)表示,用t进行检验分析。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经过统计分析,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93.13%)指标上的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81.1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经过统计分析,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满意率(95.63%)指标上的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80.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中药的历史悠久,如今中药的使用方式大多还是通过人工进行控制温度进行煎药过程的操控,虽然某些中医院出现了用仪器代替部分操作过程,但是大部分步骤依旧是由医务人员进行操作[2],因此过程中存在偶然性以及失误等几率。其过程出现疏漏可能会对中药本身的功效产生很大影响,使其疗效大打折扣[3]。因此对于中药的使用方式的统一化以及具体情况的选择需要进一步研究讨论。

中药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饮片形式的使用形式较多,但是饮片形式的制作过程繁杂,且药物的作用不充分发挥,人为因素对药物的影响较大,且煎煮中药的过程中不可控因素变量都会使药物整体不统一,因此配方颗粒形式逐渐开始被应用,中药配方颗粒的形式是智慧的产物,其较中药饮片具有更强的应用性,其体积小,使用更加简便,包装封闭性好,可利用价值更大。而且中药配方颗粒形式并未缺失药物本身的功效性,且提高了药物的使用功效,使药物能够充分发挥作用[4]。

本研究发现采用颗粒形式的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上显著优于采用传统饮片形式的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药颗粒形式患者更易接受且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中药配方颗粒的形式比饮片效果更好,且患者更易接受,满意程度更高,此药物使用形式在临床治疗上值得进一步应用。

猜你喜欢

饮片配方颗粒
夏枯草精准煮散饮片与普通饮片煎煮质量评价
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的颗粒换热模拟
白果饮片质量标准修订研究
银翘散煮散与饮片煎煮过程挥发性成分蒸发规律比较研究
山东临清测土配方助圣女果丰收
绝密配方(下)
绝密配方(上)
基于近场散射的颗粒粒径分布测量
镇咳宁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