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干预对截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2019-01-03胡桂荣
石 玲 胡桂荣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为了进一步探究康复护理干预对截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特意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主要分为观察组,例数为30例,对照组,例数为3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为(45.24±4.07)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39-64岁,平均年龄为(45.37±4.03)岁。所有患者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均签署许可同意书,2组患者的常规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其中包括:心理疏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等。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其主要步骤如下:(1)健康宣传教育。截瘫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不能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有效的管理,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1]。因此要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护理人员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2)心理护理。患者由于丧失活动能力,而且对该疾病也缺乏一定认识和理解,容易产生悲观、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准确分析患者的心理状况,采取有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及时的疏导,在整个过程中要鼓励、激励患者,不断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可以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更好的战胜疾病。从而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2]。(3)饮食护理。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在饮食过程中要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多食用一些清淡、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的事物,忌烟酒以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4)康复训练。先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在患者的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下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患者的康复训练计划,并由专业的护理人员陪同患者进行训练。做到循序渐进,多鼓励患者借助轮椅、拐杖练习行走[3]。
3 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情况,采用QLQ-c30生存质量评分量表,其中包括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观察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情况,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患者得分≥40分为非常满意,25-40 分为一般满意,<25 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5 结果
5.1 2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情感功能和社会功能分别为(46.53±2.79)分、(48.46±2.34)分、(60.76±2.82)分,对照组分别为(40.13±2.41)分、(44.6±2.37)分、(54.96±2.72)分,观察组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
5.2 2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比较:通过对2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的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是96.7%(29例),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是63.3%(19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
讨 论
高位截瘫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是指胸椎以上脊髓发生横贯性病变,从而引起的一种截瘫,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患者的生活无法自理,而且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而且还会伴随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比如:感染、肺部感染、压疮、便秘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来讲,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使医护人员引起了高度的重视[4]。经过探讨,在治疗之后需要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以多个方面进行入手,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饮食指导、康复训练等,及时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的身体循环,提升患者的免疫力,在此基础上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
综上所述,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