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联合局部化疗对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临床影响
2019-01-03王晓晓李清杰
王晓晓,李清杰,张 妍
(商河县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1600)
口腔颌面部肿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肿瘤疾病类型,其中以唇癌、口腔癌最为常见,患者发病后可出现皲裂、溃疡等症状,并伴随着明显的疼痛感,导致口腔颌面部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该疾病常见于中老年群体中,因老年人身体自然衰老,抵抗能力下降,治疗难度相对较大[2]。本文采用手术联合局部化疗的方式对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进行治疗,作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此研究经医学伦理会批准,患者年龄≥65岁,对此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其中,参照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65~83岁,平均(72.31±2.14)岁,类型:牙龈癌5例,舌癌11例,唇癌15例;治疗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66~82岁,平均(72.45±2.22)岁;类型:牙龈癌6例,舌癌10例,唇癌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牙龈癌与舌癌患者行根治术,唇癌患者行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增加局部化疗,在第1~3天静脉滴注顺铂(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0813),用量为30 mg/m2。在第1~5天静脉滴注5-氟尿嘧啶(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0593),用量为500 mg/m2。化疗以21天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5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2个月后观察比较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若患者症状全部消失,未发现癌变组织残留则为显效;若患者肿瘤体积明显减小(≥50%),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则为有效;若患者肿瘤体积无明显减小甚至增大,则为无效[3]。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组中有显效10例(32.26%),有效12例(38.71%),无效9例(29.03%),治疗有效率为70.97%。参照组中有显效6例(19.35%),有效10例(32.26%),无效15例(48.39%),治疗有效率为51.61%。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口腔颌面部肿瘤通常为癌症,可影响患者的语言功能、咀嚼功能等,对其身心健康产生较大影响[4]。手术治疗与化疗均为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常用治疗方式。外科手术通过彻底切除病灶或清扫淋巴结以治疗疾病,而化疗则通过注射药物,利用药物毒性杀灭肿瘤细胞。但临床研究及实践发现,单一采用手术治疗或化疗的整体治疗效果并不非常理想[5]。为提高该疾病治疗效果,本文应用手术联合化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可见手术联合化疗治疗的效果相比单一使用手术治疗的疗效更佳。在手术治疗后采用顺铂与5-氟尿嘧啶进行化疗,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炎性因子水平,缓解患者手术应激反应所产生的炎症反应,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手术治疗效果,改善预后,从而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应用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