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在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9-01-03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骨瓣开颅外伤

孙 丽

( 辽宁省盘锦市人民医院 , 辽宁 盘锦 124221 )

颅脑损伤是指直接或间接由外力引起的头部组织损伤。根据损伤后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连,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患者可出现血肿、脑挫裂伤等伤害,可影响患者运动、思维等,病情复杂多变,如果不及时治疗造成功能性永久性损伤,严重者可致死亡[1]。临床上采用开颅血肿清除和减压颅骨切除术治疗颅脑外伤患者,这2种手术方法有许多缺陷,创伤大,风险高等,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也比较长,因此,必须为患者实施有效和舒适的护理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本研究将我院收集2017年1月-2018年5月的78例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用护理常规,观察组用舒适护理。比较2组满意度、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围术期舒适度、护理前后心理应激以及生理应激程度、手术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舒适护理在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将我院纳入2017年1月-2018年5月的78例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年龄21-63岁,中位(34.24±2.13)岁。体质量42-81kg,平均体质量是(62.67±2.78)kg。因交通事故而出现颅脑外伤24例,因坠落而出现颅脑外伤15例。文化程度小学文化是5例,初中文化10例,高中文化12例,大专和以上文化12例。颅脑外伤到手术实施时间1-12小时,平均(6.37±1.25)小时。男23例,女16例。对照组年龄21-63岁,中位(34.21±2.12)岁。体质量42-82kg,平均体质量是(62.62±2.13)kg。因交通事故而出现颅脑外伤23例,因坠落而出现颅脑外伤16例。文化程度小学文化是6例,初中文化10例,高中文化12例,大专和以上文化11例。颅脑外伤到手术实施时间1-13小时,平均(6.32±1.55)小时。男24例,女15例。2组基础资料可比。

2 方法:对照组用护理常规,观察组用舒适护理。(1)术前护理:评估颅脑外伤患者的损伤,定期观察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询问颅脑外伤患者的不适原因和位置,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缓解不适。保护伤口,给予无菌辅料包扎。给予吸氧,检查气道畅通无阻,并清除颅脑外伤患者的呕吐物或肿块。为颅脑外伤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动作轻柔,注意询问颅脑外伤患者是否舒适,避免反复穿刺引起的不适,给予静脉留置针。护理人员密切监测颅脑外伤患者的脉搏,血压,体力活动和瞳孔,并在发生异常时报告医生的治疗情况。 术前禁食,胃管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给予胃肠减压。(2)环境舒适护理: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介绍医院环境和主治医生,最大限度地减少陌生感;合理控制病房的温度和湿度,合理调节光线。为患者营造安静,温馨的医院环境和休息环境。合理控制病房的温度和湿度,合理调节光线。(3)术中护理:密切观察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确保手术室温度和湿度适当,并配合医生的手术。手术中监测颅脑外伤患者的中心静脉压力,给予妥善固定头部。(4)术后护理:观察颅脑外伤患者的术后状况和体征,观察瞳孔变化和肢体活动,进行呼吸护理,必要时进行雾化治疗。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切口清洁。定期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颅脑外伤患者以确保颅脑外伤患者口腔清洁。术后强化呼吸道护理:术后颅脑外伤患者生理反应缓慢,容易引起痰液阻塞呼吸道,护理人员定期进行颅脑外伤患者拍背和吸痰,保持呼吸顺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术后多数颅脑外伤患者因担心康复不良,可出现焦虑和悲观心理,需结合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和日常表现,提供心理评估,并做好心理干预工作,减轻颅脑外伤患者心理负担。确保病房干净整洁,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定期帮助他们翻身,加强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并用温水擦拭患者的身体进行局部血液循环。如果患者有语言障碍,通过手势,写作等方式与他们沟通。在沟通过程中,要注意热情,避免不耐烦;对于昏迷的颅脑外伤患者,可借助轻声呼唤颅脑外伤患者的名字、播放轻音乐和全身按摩等方式刺激颅脑外伤患者神经系统进行唤醒。(5)康复护理:给予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运动功能训练,从近端关节到远端关节进行锻炼,逐渐增加强度和时间。另外,对于失语的颅脑外伤患者需要根据失语程度给予颅脑外伤患者听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能力训练[2]。训练期间,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绝望,抑郁,焦虑,紧张和恐惧等负面情绪,对预后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医务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认真观察患者的反应,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患者提供护理干预,确保患者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有家庭成员的患者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和照顾,陪同,及时询问患者的意见,确保他们感到受到尊重并增强他们对治疗的信心。

3 观察指标:比较2组满意度;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围术期舒适度;护理前后心理应激以及生理应激程度;手术并发症。

4 统计学方法:SPSS21.0软件分别开展t、x2检验, P<0.05为差异显著。

5 结果

5.1 2组满意度对比: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满意度更高,P<0.05。观察组满意39例,满意度是100%,对照组满意30例,满意度是76.92%。

5.2 2组心理应激以及生理应激程度对比:护理前2组心理应激以及生理应激程度接近,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应激以及生理应激程度的改善幅度更大,P<0.05。护理前观察组的血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分别是(52.56±3.21)μg/L、(24.19±2.35)μg/L、(22.74±2.31)分、(24.72±2.25)分,对照组分别是(135.25±13.56)μg/L、(68.21±5.21)μg/L、(67.57±7.25)分、(68.25±7.24)分,护理后观察组的血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分别是(136.68±13.96)μg/L、(68.25±5.28)μg/L、(67.35±7.21)分、(68.21±7.51)分,对照组分别是(89.56±10.21)μg/L、(39.19±2.55)μg/L、(38.46±4.78)分、(36.21±2.65)分。

5.3 2组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围术期舒适度对比:观察组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围术期舒适度更好,P<0.05,观察组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围术期舒适度评分是(95.26±3.01)分,高于对照组的(83.21±3.22)分。

5.4 2组手术并发症对比:观察组手术并发症更少,P<0.05。观察组有4例出现并发症,而对照组有10例出现并发症。

讨 论

在临床上,颅脑损伤是由交通事故,意外跌倒,脑血管意外等引起的,具有死亡率高,进展快,病情严重的特点。创伤性脑外伤是肉眼可见的损伤,并且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3-4]。通常,颅脑损伤,头皮损伤和脑损伤在颅脑创伤中共存,常常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性永久性损伤。目前,颅脑外伤通常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该疾病。外科手术可分为2种方法: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但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创伤较大,需要做好患者的合理护理,以促进患者康复。舒适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是护理发展的必然产物。护理模式注重护理中患者的个性化和针对性需求,通过采取各种护理措施,以个体患者为主体,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其身心愉悦程度,达到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改善康复效果的目的,促进患者疾病康复[5-7]。

本研究中,对照组用护理常规,观察组用舒适护理。数据显示,观察组满意度、心理应激以及生理应激程度、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围术期舒适度、手术并发症方面相较对照组更好,P<0.05。

总之,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理想。

猜你喜欢

骨瓣开颅外伤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双侧平衡去骨瓣对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观察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