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期并发症的护理研究现状

2019-01-03费雪芬

关键词:麻醉药躁动低血压

费雪芬

(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上海 201100)

1 全身麻醉复苏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

由于麻醉方式不断改进,全身麻醉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全身麻醉是指经呼吸道吸入或经静脉、肌肉注射等方式将麻醉药进入机体,从而暂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其临床表现为意识消失、全身痛觉消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1]。当药物被代谢或从体内排出后,患者的神志及各种反射可逐渐恢复。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并发症,如躁动、低血压、低氧血症、误吸等[1]。临床全麻复苏时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26.32,躁动的发生率约为5.26%,低氧血症的发生率约为7.90%[2]。而麻醉护士在病人在复苏期间对并发症的预防起到重要的作用,护士对并发症的了解和对预防的预见性都可以降低复苏时并发症的发生率[3]。

2 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

2.1 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的相关因素

躁动是全身麻醉后苏醒期的常见并发症。研究[4]表明年龄、性别、术前焦虑、性格与其躁动的发生无关,而手术史、手术大小、术后疼痛、麻醉维护、左旋美托咪啶、氯胺酮、术后镇痛与其躁动有关。李法安等[5]对500例全麻患儿的调查分析。术后躁动153(30.60%)例患儿出现躁动,Logistic分析得出结论患儿体质量、术前焦虑分级、气管插管、七氟醚麻醉可以增加患儿麻醉手术后躁动发生率。

2.2 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低血压发生的相关因素

全麻术后苏醒期低血压发生的主要与患者术前禁饮禁食,术中失血、失液,术中补液不足,且青年患者基础代谢旺盛消耗水分较多有关。这些因素使患者处于血容量不足的状态,加之术中麻醉药物的应用掩盖了患者血容量的不足。当患者进入术后苏醒期,术中麻醉药逐渐被代谢掉,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的表现更为明显,从而表现为低血压[6]。许菁等[7]对100例老年患者腹股沟斜疝,其麻醉复苏期间32(32.00%)人发生低血压, Logistic回归分析低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术后使用丙泊酚。

2.3 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苏醒延迟发生的相关因素

全麻术后苏醒延迟的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主要原因在于中老年患者的肥胖比例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老年人肥胖发生率已经达到35.91%[8]对于肥胖患者,术中需加大麻醉药物剂量,且麻醉药物易存留在肥胖患者的脂肪组织中,代谢率较慢。

2.4 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误吸发生的相关因素

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期误吸的发生主要与患者未按要求禁饮禁食有关,当进食呕吐时食物残渣易被误吸。此外,患者呼吸道、口腔分泌物未及时吸出和术中喉返神经损伤引起的吞咽反射受损也会增加误吸发生的风险。麻醉反流的发生率约为4%~26%,其中62%~76%出现误吸症状,误吸大量胃内容物的死亡率达70%,特别是急诊饱胃患者[9]。

3 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通过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期常见并发症的分析,其护理内容的着力点清晰可见。

3.1 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护理

对于麻醉术后苏醒期的躁动,首先术前应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注重沟通与交流,为术后苏醒期的交流配合做铺垫。其次医护人员应及时评估患者发生躁动的可能性。做好患者肢体制动,避免患者坠床等意外伤害;严防气管插管,引流管,尿管的意外拔管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陈银英等[10]将249例全麻复苏患者分为观察组125人,对照组124,观察组使用无痛尿管,结果发现观察组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躁动发生率也低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全麻复苏患者减少对患者的刺激,使用无痛尿管可以降低患者躁动的发生率。

3.2 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低血压的护理

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患者低血压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循环血容量不足,因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是苏醒期护理的关键,尤其是注意观测血压的变化,根据病情需要通过输注晶体、胶体或输血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及时纠正患者低血压的症状。对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前小剂量静脉预注药物也能预防全身麻醉诱导期低血压的发生。王景义等[11]研究指出预滴胶体比晶体更利于预防全麻复苏期低血压。

3.3 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苏醒延迟的护理

术后苏醒期苏醒延迟的患者以肥胖患者为主,因此,术中麻醉药的使用应考虑到积累在脂肪组织中的部分,临近手术结束时应有预见性的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同时选择起效快、代谢快的麻醉药品,避免在手术结束时,患者体内仍有较大的麻醉药荷载量。同时可以根据需要使用适量的麻醉拮抗剂,促进患者苏醒。杨昌雄等[12]对58例苏醒延迟的患者,术后加强保温、呼吸道管理以及吸氧,58例患者30 min全部醒了过来。

3.4 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误吸的护理

为了避免术后苏醒期误吸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实时监控患者的禁饮禁食情况,向患者家属普及误吸的预防和急救。此外,监测呼吸功能的指标变化,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口鼻的分泌物,对喉返神经受损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对于术前不能禁食的患者,比如急诊需要全麻手术的患者,在术前给患者静脉注射纳洛酮0.4 mg和托烷司琼5 mg,可以将患者麻醉复苏的误吸发生率从10%降到0%[13]。

4 结 论

全麻患者术后在复苏室行之有效的护理可以避免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详细了解常见并发症的发病因素能帮助实现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麻醉药躁动低血压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麻醉药和麻醉药品是一回事吗
道路躁动
常见麻醉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咪达唑仑抗焦虑治疗对择期腰椎手术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
躁动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