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地栖居:旅游人地关系的哲学阐释
2019-01-03屈小爽
屈小爽,王 科
(1.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5;2.邯郸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
旅游学科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研究广度和深度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科学性带来的固化思维和知识形式潜藏着侵蚀探索智慧的风险。值得庆幸的是,旅游研究凸显自我反思的趋势,而反思本质上是一种哲学态度。科学与哲学本是人类获取知识来源的两种不同路径,要凸显旅游研究的张力和创造力,旅游研究必将走向哲学与科学的贯通与融合[1]。旅游的本质是什么?人们为什么要旅游?旅游发展为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什么?人与地以何种关系相处?哲学分析是旅游本质研究的主要视角[2]。旅游哲学就是为回答这些基本性问题而存在的。旅游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旅游主体与旅游客体的矛盾为中心,揭示旅游现象最普遍、最基本、最稳定、最独特的属性[3]。在旅游哲学中,最基本的问题,要回答旅游是什么?人们为什么要旅游?理想的旅游方式是什么?归根究底是旅游的本质和价值观的问题。目前我国旅游发展存在三个突出问题:第一,对旅游主体精神层面的研究不够,特别是心理诉求和精神体验关注度不足;第二,对旅游客体缺乏人文的、诗意的、对等的互动,而仅仅将旅游客体作为被开发利用的物;第三,连接旅游主体与客体的媒介缺乏发现美与创造美的能力,使得旅游主体体验性差,旅游客体价值未能充分展现。“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将“思”与“诗”相结合,创造性提出诗意生存的观点。这一思想为从哲学与艺术角度阐释旅游发展中人与地的生态伦理关系,对于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解决旅游开发与规划中人地关系矛盾和协调问题,具有深远的启发意义。
一、旅游人地关系的哲学思辨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社会及其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人类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经历了从以“地”为中心的一元化关系,到“资源”为核心的无序多元化关系,再到如今探索有序多元化人地关系的转变。从混沌原始共生到紧密相连,到矛盾频生,再到追求和谐共生[4],人地关系的演变充分体现了人地关系理论形成和发展是辩证法战胜形而上学的过程[5]。20世纪中叶,出现了全球性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一系列人地冲突问题,迫使人们对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重新审视与思考。人文地理学家吴传钧院士指出,人地关系表现为动态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具有社会和历史特性的辩证关系[6]。旅游人地关系系统是由人、旅游活动、地理环境等要素构成,是旅游活动中的人与目的地二元结构动态演化博弈形成的开放性系统,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开放性、脆弱性、敏感性等特征[7]。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关注人与地之间的生态伦理关系,关注人与地理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关注旅游者、旅游开发商、旅游地居民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关注当地资源环境开发与保护的对立统一关系等,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系统中人的角色、地的地位[8],即将落脚点放在人与地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协调发展问题上[9],通过人地关系的思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复杂的资源环境问题[10]。
(一)人的角色
旅游人地关系中的“人”,是指与旅游活动相关的个人或群体,包括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旅游管理者。从起源上看,“人”是自然演化的产物,晚于“地”的出现,人从属于一定的环境,依赖环境获取生存与发展。但从人地关系的动态作用上看“人”的角色,人具有能动性,处于主动地位,能够主动地认识、利用、改变、保护和影响所处的周边环境,从而实现人的目标,满足人的需要,包括旅游体验的满足、旅游利益的获取、旅游地的长久发展等。因此,研究人的落脚点应是提高旅游者旅游体验质量及满意度,提高旅游经营管理效果,改变人居环境。旅游者通过消费旅游产品远离尘嚣,获取身心愉悦;旅游规划者和经营者是旅游地的设计者,通过满足旅游者审美情趣和怡情休闲的精神诉求而获取经营效益;当地居民具有“人”与“地”双重属性,既是被旅游者凝视的对象,作为“地”景观的一部分,又同时具备人的属性,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因此,“人”是旅游人地关系的主导因素,决定着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约束人的主体行为的道德观念由此而生。
(二)地的地位
旅游人地关系中的“地”,是指与所有旅游活动息息相关的地理环境,包括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其整体风貌。“地”是旅游审美、愉悦的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客体。传统观点认为,旅游活动是旅游主体对旅游客体认识、征服的结果,旅游主体与客体是对立的、分离的。现代哲学与审美反对主体与客体的二分,强调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的融合,从而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旅游是旅游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旅游者追求天地自然与人文之美,实现人与物的交融与契合[11]。旅游者通过旅游活动作用于旅游地,旅游地反过来也会影响和制约着旅游的发展,对人类旅游活动的形式、内容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地”是人地关系的关键要素,要充分尊重旅游地的人脉、文脉、地脉,维护旅游地居民的话语权与参与权,遵循旅游地的客观发展规律。
(三)人地生态伦理关系
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是生态伦理的两种不同认识范式。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自然本位和人类本位之争,要发展还是要环境[12]?旅游人地关系中同样存在着道德价值问题,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决定人地关系的关键。“逍遥游”“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君子比德”等传统哲学思想对旅游人地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如“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道法自然”是处理人地关系矛盾的行为准则,为旅游开发提供了一种理性的生态价值追求。人地关系是否协调既取决于“人”又取决于“地”,但最终还是取决于“人”的因素。旅游人地关系的生态伦理观,就是要求人们改变人有权主宰万物的思想,树立“人”与“地”共荣共生的和谐观念,引导和强化旅游开发规划者与旅游者的生态责任,妥善处理好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人地共同发展的机制和“天人合一”的格局。
二、旅游是什么——旅游是一种诗意地栖居
(一)旅游——异地身心自由的体验
所谓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现象多种多样,变化无常,而本质却是永恒不变的,具有终极性的认识价值。旅游本质,是指旅游这一活动本身所固有的,能够阐述旅游现象,决定旅游性质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关于旅游本质,众说纷纭,学者们有多种不同的理解。陈刚认为旅游的本质是审美[13];马耀峰、白凯认为旅游的本质是人的一种自觉活动或经历[14];刘松等认为旅游的本质在于其休闲性[15];陈才认为旅游的本质是审美与娱乐[16];谢彦君认为旅游的本质是体验[17];张凌云提出旅游的本质是非惯常环境下的体验[18];杨振之基于海德格尔现象学提出,旅游的本质是人诗意地栖居[19];曹诗图提出旅游的本质是旅游者异地身心自由的体验[3]。这些观点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关注旅游的现象与本质。从人地关系的视角,笔者更认可后两种观点。因为从动机上讲,旅游是人寻求的一种超越寻常环境与生活的、短暂的、理想的、诗意的栖居;从内容上讲,旅游是人在异地经历的一种身心自由的体验。哲学矛盾论观点认为,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本质。旅游动机激发旅游行为,尽管旅游动机有多种类型,如身体、交往、休闲、社会交往、文化、商贸等,旅游形式千变万化,但就其旅游活动的本质都可以概括为:旅游,是人在异地进行的身心自由的体验,是人生旅程中一种诗意地栖居。旅游特有的矛盾“身心补偿”,即身心自由的需求无法在常住地得到满足,为了寻求身心补偿,就以休闲、审美、求知等精神愉悦为主要目的到异地寻求精神上与情感上的慰藉,获取各种形式的身心自由体验。
(二)旅游体验——诗意的生活状态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何等的浪漫与美好,旅游也是如此。旅游活动从精神层面上来讲,就是将旅游活动视为区别于现实生活,理想中的、诗意般的生活。通过旅游活动,人们可以获得身心真正意义上的放松。“诗意”的境界是“自由”的境界,其追求身心自由的休闲体验是旅游的根本目的,通过各种旅游活动形式逃离工作、家庭事务、压力、责任等身心的束缚,前往旅游目的地追求消遣、放松、自由、求知、认同等需求的实现,获取身心放松、精神自由、心情愉悦。旅游体验包括两个层次:一方面,低层次的物质体验,旅游者畅游于自然的过程,希望领略到不一样的奇异景致、奇风异俗,移情于自然的过程也是与自然进行诗意对话的过程;另一方面,高层次的精神交流,主客体置换的心理活动,“天人合一”的审美体验方式,以诗意的态度对待万物,用诗意审美的眼光关照自然,从而通过主客体的交融,实现身心的彻底解放,达到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
(三)异地空间——诗意地栖居
“异地性”,是旅游活动与一般休闲体验活动的显著区别,决定了旅游者旅游活动的空间环境与日常生活是完全不同的。旅游者通过异位空间的转移,实现社会角色的转换,摆脱现实生活的各种束缚,在旅游目的地被赋予了新的社会角色,获取的体验也会与日常生活截然不同。异地行为决定了旅游活动的短暂性,而短暂性的回忆是有限的、非常态化的,迥异的环境和短暂性的时间会营造一种场景化的体验空间,为旅游者拥有超越日常生活的美妙体验提供前提,旅游者在异地空间践行和体验与日常生活不同的活动,往往能够获得超乎寻常的身心体验。比如,迪斯尼主题公园,通过设施、环境、人物、小品、服务等元素为游客模拟一个“剧场化”的活动空间,满足游客感官和情感上的体验。旅游活动中这种异于日常生活的环境和氛围,能满足愉悦,寻求刺激、好奇、求知和审美等心理需要的体验场景也被称之为“旅游场”[20]。
三、为什么旅游——寻求诗意的栖居
混沌理论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可以解释旅游人地关系中人们为什么旅游的问题。混沌不是纯粹的无序或混乱,而是一种无序中的有序。奇异吸引力使得有序渗透于表面的无序中[21]。基于混沌理论的观点,旅游动机与目的地景观是旅游活动系统中两个奇异吸引子,“地”形成强的吸引磁场,促使“人”的流动,人与地两者的联系与互动产生了旅游现象。
(一)人具有寻求诗意生活的强烈动机
诗意,是一种态度。诗意的生活,更多的是来自于心灵的宁静。从古到今,人类从未放弃过追求诗意生活的愿望,也从未放弃过对未知美好世界的向往与好奇。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秦观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等,都描绘出了一幅幅诗意生活的画卷。人类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种诗意的心态,可以让平凡的生活诗意盎然。人们在旅行或旅游的过程中,除了感受到不同的景色与风光外,更多的是自然所带来的生理与心理的触动与震撼。比如,气候的四季交替、大自然的风云变幻所带来的不同感受,未知事物引起的人生思索和追寻,美丽景观所引起的愉悦,以及在达到希望之乡的狂喜等。人们在旅游目的地得到的体验尽管是短暂的,但却是难忘的、诗意般的体验。体验的内容既包括感知的体验,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各种生理和感官体验,还包括认知体验,如了解大自然奇妙景观的成因,体验独特的民风民俗等[22]。旅游既是一种审美体验,也是一种心灵的旅行。当心灵带着身体一起去旅行时,人们将会体验到一种如诗如画的境界,为大自然的美丽、魅力和神秘而折服,为物我合一而感动。
(二)旅游是超越现实,更好的生活方式
旅游,是合乎人性的存在。生存论认为,作为人在世界上生存和生活方式的旅游,不过是人在从事一种被人自己命名为旅游的空间移动[23]。人类一直在探索“家”以外能够带给人情感依恋的空间[24]。卢梭说过:“人生来自由,却发现自己处处被套在枷锁之中”[25]。旅游作为人所独有的一种活动和生存方式,让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压迫与约束的身心得以解脱,情感和心灵得以释放。因此,旅游成为不同时代人们梦想的生存方式。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旅游是让人原形毕露的过程。旅游的过程,也是人发现自我、探索自我、反思自我、感悟自我、自我成长的过程,这成为很多旅游者旅行意义之所在。旅游是一种超越性活动,超越角色化的现实生活,超越贫乏的精神生活,从而趋向于一种更好生存的可能性[23]。
四、旅游应该怎么样——营造诗意的栖居
一个宜居的地方,通常会是比较好的旅游目的地,比如,良好的环境、便利的交通、友好的居民、丰富的文化生活、健全的公共设施等,旅游规划的目的不仅仅是服务游客,而应该更多地考虑当地的居民,旅游是提高人居环境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营造诗意的栖居环境应作为旅游发展与规划的终极目标。
(一)树立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协调人地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也必须以优化人地关系为基础,人地关系矛盾的协调主要体现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协调。首先,人地关系协调有赖于建立“生态伦理道德”,树立对自然极度尊重的态度,提高旅游者、旅游经营规划者、旅游地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26];其次,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在保证游客旅游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旅游地原生自然环境、原生文化状态的破坏,提高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科学性、有序性;再次,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建立可持续旅游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注重环保的绿色消费方式;最后,要处理好公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妥善处理好旅游者与当地居民资源分配的公平,保证旅游目的地居民合法享有资源与环境的权利。
(二)优化生态环境,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度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生态适宜性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与破坏,旅游环境中没有一个对象能够在孤立的状态下得到充分的欣赏。旅游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功能上相互配合的生态系统,因此,要将旅游环境塑造成相互适合的整体。比如,香格里拉纳帕海湿地公园,神秘幽静的高原湿地、极具特色并错落有致的藏式土掌房与淳朴的藏族人民生活情景相得益彰,塑造了美丽的高原景致。因此,旅游景观的塑造是一个系统性规划,在充分尊重自然与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旅游体验的生态适宜性[27]。按照国际宜居标准进行城市建设,推进宜居城市建设进程,改变只重视景点不重视城市的旧观点;人造设施和自然景观契合,功能体现以人为本,展现人居环境中“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等理念;景区景点开发尽可能保持自然风貌,符合人居标准和人性化设计。
(三)建设“宜居、宜游、宜养”城市,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聚集地,游客对城市的期待,是一种能够比乡村或自己生活的地方过得更好的期待。宜居城市是一个全面宜居的概念,是一个有着物质、空间、行为、消费、文化等循环链结构的有机系统[28]。一个适宜人们居住的好城市应当是合乎人性的,应当对人们有一种亲和力,栖居在这里的人们有归属感,不会感到陌生和紧张。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城市服务、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改造和城市景观的塑造,来提升城市宜游度,从而为城市的综合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源动力。城市的宜养性需要城市综合环境的改善,展现安全、舒适与健康的生活状态。第一,城市要提供良好的环境,气候适宜,空气质量高,绿化环境好;第二,培养良好的城市人文社会环境,让人觉得安全、文明,生活惬意、舒适;第三,要有良好的公共服务设施,高效、便捷的养老服务机构和服务水平。空间的塑造可考虑与海绵城市、湿地景观及山地林地相结合,建设“城中有山水,山水中有城”的魅力型城市[29]。总之,良好的宜居、宜游、宜养的城市环境,可以满足人们追求美好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愿望,实现诗意地栖居。
(四)美学融入,打造乡土景观机理之美
乡土景观独特的地域性赋予其鲜明的朴实之美,追求自然之美已成为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的核心理念。乡土景观是乡村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有机结合形成的乡村地域形态,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30],因此,乡土景观设计需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特征和地域特征。文化特征包含当地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场所的归属感,地域特征包含乡土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作为旅游规划设计者,应在美学思想指导下,根据景观美学的设计原理进行合理配置,也要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整体的生物体系构建。具体来讲,要努力打造景区历史文化特征,最大程度上保持原有街区、古民居、建筑的空间尺度和机理,严格控制周边风貌与新建建筑与原有乡村风貌的一致性与协调性。乡村绿化环境设计与村庄的整体风貌相协调,把握自然、古朴的整体风格,以乡村原生植物景观为主,利用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因素,通过植物的组合、搭配,加入园林设计理念与技术,努力营造一种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的和谐氛围,在乡村中创造一种返璞归真、自然、恬静、如诗如画般的田园生活模式。
总之,从古到今,人类都在不停地寻求更好的栖居环境和生活方式,而旅游就是一种追寻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在满足了最基本的物质需要的基础上,人类还有更高的精神需求,“生活不仅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旅游不仅仅是身体空间上的位移,更是精神上的放飞与超越。人们在旅行的过程中,希望领略到不一样的风景,希望获取异于现实生活的体验,希望在诗意般的环境里身体与灵魂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