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张四维的诗歌

2019-01-03白建忠邵施慧

关键词:诗人诗歌

白建忠,邵施慧

(山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张四维,字子维,号凤磐,世称凤磐先生,山西蒲州(今山西永济市)人,是生活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的山西作家,著有《条麓堂集》三十四卷,其中有诗歌229首。目前学界对张四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张四维的史学地位方面,具体探讨张四维与张居正的关系,分析张四维在明蒙关系“俺答封贡”历史事件中的作用,如:郭慧霞《张四维年谱》(2007年)、熊敏《张四维与张居正关系研究》(2012年)、周文《张四维与“俺答封贡”研究》(2015年)、王美珏《明代“俺答封贡”再研究——以张四维〈与鉴川王公论贡市书〉为视角》(2016年)等,而关于张四维诗歌方面的研究,至今仍付之阙如。本文试图结合张四维的生平与家世,从以下三方面对他的诗歌创作及其风格特征作一些探究,这对于进一步促进、繁荣明代山西文学与文化研究不无裨益。

1 张四维的生平与家世

张四维,生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卒于万历十三年(1585年)。祖父张谊早逝,由祖母雷夫人抚养其父张允龄,张允龄幼年便学习管理家务,足迹踏遍天南海北,有独到的商业眼光。他笃信重义,不重金钱利益,足迹所到之处,受到当地人的尊重与称誉。张四维的母亲王氏是蒲州王氏家族的才女,“端惠温人,天性至孝。先母性敏慧耳,而识之即成诵。故维兄弟始知学,时读《千文》《孝经》《庸》《语》诸书,悉先母口授”[1]770。张四维在母亲的熏陶与培育下,积淀了深厚的儒学基础。张四维的叔父张遐龄,游商于吴越之间,性格坦率。其舅父王崇古,深谙军事策略,《明史》称“崇古身历七镇,勋着边陲”。他们对张四维的成长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张四维“生而颖异”,解夫人曾问四维:“儿所欲”,四维大声地回答:“欲谊当明主,康济天下”[1]767。可见张四维从小就胸怀大志。张四维十五岁,举茂才高等,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举乡试第二,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又考中进士,以庶吉士第一读中秘书。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俺答封贡”后,张四维被授予翰林院编修,开始他的仕宦生涯。后因母亲王夫人逝世,张四维曾一度于家中丁忧。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张四维充会试同考官,重录《永乐大典》,任编修分校官。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张四维复充会试同考官及廷试掌卷官,分校《永乐大典》。隆庆元年(1567年),因《永乐大典》的杀青,张四维升为右春坊、右中允。同年,张四维主试应天,进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隆庆四年(1570年),张四维进吏部右侍郎转左侍郎。隆庆六年(1572年),张四维教习庶吉士。万历三年(1575年),张四维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开始了与张居正共事的七年时光。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去世,张四维在五十七岁时成为内阁首辅,后因亲人相继离世,再加上自身鞠躬尽瘁,于万历十三年(1585年)离世,死后赠太师,谥文毅。[注]关于张四维的生平与家世,本文主要参考了《条麓堂集》卷三十四《张文毅公神道碑》 《张文毅公墓志铭》 《张文毅公墓表》 《张文毅公行状》 《明史·张四维传》等。

2 张四维的诗歌所蕴含的情怀

张四维出身家底殷实的晋商家族,再加上他从小就受到了儒学思想的熏陶,这些因素都为他的诗歌创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张四维的古体诗有25首,近体诗有204首。下面主要探究张四维诗歌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与家国情怀。

2.1 古体诗

张四维有的古体诗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如《悯农诗》:

北陆曜炎曦,南亩事耘耔。荷笠锄午禾,锄湿汗成水。金风肃霜节,田家初罢耒。私逋偿舍翁,公租归官理。日暮空柴庐,无能饱糠枇。宸襟轸稼穑,豳风构崇址。虞弦协遗歌,省助多方喜。所希玉烛调,击壤咏千祀。[1]258

这首诗可分为前后两层。第一层写在烈日炎炎下,老百姓戴着草帽在田里劳作,锄头都浸满了汗水,到了秋风肃杀的季节,农事才结束,可大部分粮食都得上交,拖欠未交的粮食供养家里的老人,傍晚时分柴房空空如也,只能吃糠皮饱腹;最后一层以远古三代亲民爱民之政作为对照,写诗人希望风调雨顺,让农民能有更多的收成。这首诗继承了《诗经》 汉乐府以来现实主义的传统,自然质朴,不事雕琢,刻画了劳动人民艰辛贫苦的生活。张四维对劳苦人民的关注,显露了其悲天悯人的同情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张四维有的古体诗属于感怀之作,如《秋感三首》:

其一:蓐收御六极,凉飈万里至。萧萧一夜声,减此千林翠。大化运玄机,寒暑纷相易。百年谅非远,隙影骋六骑。念茲惜芳时,勋业怆心事。

其二:騄駬遭孙阳,辉动盐軏下。亦有登李客,龙门重声价。我师莅西服,振铎兴文化。葑菲幸品题,执经侍春夏。秋风迫离期,眷念心如谢。山高流水深,邈矣青騘驾。

其三:秋夜一何长,秋思一何苦。思苦不欲眠,夜长不欲曙。桐影暗窗月,蛩声集四宇。对此凄清时,壮怀纷若缕。悠悠撩我心,的的不堪数。推枕起夷犹,披衣听晨鼓。[1]259

第一首写秋风肃杀,一夜之间万木萧条,大自然寒暑相易,循环往复,诗人感喟功勋未成。第二首表达诗人对其老师的知遇之恩以及离别时的恋恋不舍之情。如果说第一首主要是写景,第二首主要是叙事,那么第三首主要是抒怀,表达了诗人在漫长的秋夜中,难以入眠,其忧国忧民之情体现了诗人仁民爱物的精神内涵。这三首诗将悲秋的主题与诗人的忧虑自然地结合起来,以景衬情,且声韵流转,无拼凑之痕迹。

在张四维的古体诗中,还有题画诗,如《恭题画鹰》:

蒹葭露冷金天碧,晨风应候猎原泽。惊乌毛羽落纷纭,草间狐兔深无迹。飈腾电发势绝伦,尺绡凝睇若有神。皇情非事从禽乐,为忆鹰杨净塞尘。[1]264

首联写狩猎的环境,颔联写狩猎的场景,颈联刻画了雄鹰坚定的眼神和敏捷的速度,尾联点出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情志,即怀念像老鹰一样守卫边塞、平定战乱的功臣名将。

2.2 近体诗

在张四维现存的近体诗中,有五律98首,七律54首。张四维的五律大多是写与官员赠答唱和,涉及官员上任、调职等内容,表达了张四维对同朝官员的关心和体恤。如《送张凤原之任二首》:

其一:怜君临四邑,已是十年余。到处棠阴满,兹行麦秀初。佩刀还易犊,炊甑更生鱼。汉殿旌循吏,东方降玺书。

其二:燕市秋风始,悲歌又送君。心期金可断,岐路袂仍分。驯雉当年异,鸣蝉此夕闻。请尊宁恋别,把剑看星文。[1]269

第一首主要写张凤原任职县邑的时间和所做出的累累业绩;第二首写送别的时节和心情,语句平淡质朴,表达的情味却很醇厚。

还有几首是诗人寄寓情怀的诗歌,如《渔父二首》:

其一:霜重雁初飞,秋江浸翠微。缆迁疏苇合,樯外远山围。漫任鲦鱼乐,全忘鸥鸟机。垂纶不设饵,日暮放船归。

其二:遗迹浮沉外,沧浪岁序长。梦余看碧嶂,醉后倒银觥。雁影孤舟月,芦花两岸霜。信知秋水乐,萧洒忆蒙庄。[1]264

这两首诗塑造了一个“放浪形骸之间”的渔夫形象。第一首一、二句写景,一个“浸”字,描绘出江水与青山浑融一体的景色;三、四句用“合”“围”二字,极其生动地写出了“疏苇”与“远山”的形态之美;最后四句写渔夫钓鱼不放鱼饵,而是观看鲦鱼欣喜跳跃的姿态,饶有趣味。第二首主要写渔夫怡然自得、无忧无虑的生活。在这两首诗中,诗人以渔夫自喻,表达了自己率真随性,追求山水之乐和潇洒自然的生活态度。

张四维近体诗中七律的内容与五律的内容大致相似,下面试拈举几例。如《送陈五岳太守之淮安》:

朝闻仙子赋临岐,遥向淮阴把一麾。共羡少年能折狱,更看暇日解吟诗。风闲四野颁条处,春到百城露冕时。长孺政成三辅最,汉家玺问岂应迟。[1]277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既有对陈五岳少年时的回忆,也有对陈五岳后来政治业绩的赞扬,字里行间流露出了诗人对陈五岳的信任和肯定。又如《咏路旁孤松》:

羡尔亭亭偃盖姿,孤高宁是路旁枝。不逢柏竹谁为伴,及遇风霜世自知。樛干盘云龙卧处,乔柯挂月鹤归时。徂来未必能相胜,立马高吟有所思。[1]274

这首诗托物抒怀,描写了一棵生长在路边的松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抱负和胸怀。

与五律不同的是,在张四维的七律中,还有几首怀古诗,表达了他对古今历史胜衰兴亡深邃的思考。如《汾阳祠怀古》:

睢原庙宇枕汾涯,想像前朝驻翠华。不见龙游屯桧栢,尚余鼍碣卧尘沙。野人采藻祠春燕,渔子鸣榔起暮鸦。今古山河千里目,高楼吟望对明霞。[1]278

汾阳祠里前朝往事历历在目,在“想像前朝驻翠华”与“今古山河千里目”的思绪转换之间,流露出诗人对朝代更替、时间流逝的无奈与伤感。

在张四维的近体诗中,除了五律与七律,还有五言绝句与七言绝句。张四维的绝句共有34首,内容涉及赠答、应制、拟古、写景等内容。其中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耳聋自嘲口号五首》:

其一:六十何缘耳便聋,应嫌声入与心通。道人授我长生诀,却听原来第一功。

其二:喧诨真非野性堪,世途双耳饱鲁谙。从今不用临流洗,槁润萤辉任杂谈。

其三:当年进履圯桥公,提耳传书戒用聪。策蹇昨由桥上过,无端野老戏龙钟。

其四:塞允辞纷老境宜,五湖深处学鸱夷。安眠但觉扁舟稳,风浪掀天总不知。

其五:雅郑无心别派流,潜神虚室是真修。耳根清净浑如许,穴蚁由他画斗牛。”[1]281

这首组诗是张四维晚年自嘲所作。张四维晚年受“三教合一”思想的影响,后来逐渐形成了一种无欲无求的生活态度,从诗中“任杂谈”“总不知”“浑如许”“由他画”等词眼可以明显地看出。这表面上看是一种豁达洒脱的生活方式,但实质上更是一种自欺欺人、无可奈何的退避,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明代后期士大夫复杂矛盾的心态,既想全然隐居,忘却污浊之尘世,却又心怀世事,难以割舍。

综上所述,张四维在学习前人诗歌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明代中期蹈袭诗风的影响。不过,由于张四维身居高位,难免多作应制唱和之诗,这些诗虽无较强的审美性,但仍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3 张四维诗歌的特点

陈经邦《条麓堂集序》载:“先生尝语邦曰:‘谈文何易?夫作者当湛浸六籍,网罗百氏,然后发而为之,以自成一家之言,不蹈前吻乃足术也。诗之用抒怀写物,以韵致为高。而今之称诗者,第争奇于骈偶之间,互相剽袭承学耳食,遂跻之壇坫之上,奉鞭弭而从之,非余所知也。’其笃论如此。”[1]1陈经邦又评论张四维的诗歌曰:“辞情双美,直逼唐人。”[1]1笔者试从两方面论析张四维的诗歌特点。

3.1 “韵致”

“韵致”类似钟嵘所谓的“滋味”、司空图所说的“味外之味”,还有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形容盛唐诗歌说:“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2]26“韵致”是指绵长深厚的韵味,能给读者留下耐人寻味的想象。在明代中后期,“前、后七子”所倡导的复古主义诗风,在创作上逐渐陷入了摹拟因袭之路,张四维在一定程度上能摆脱“七子派”诗歌主张的局限性,提出了“诗歌抒怀写物以韵致为高”,体现了张四维求新求变的创作思想。要之,张四维的“韵致”是对诗歌审美价值的重视,强调诗歌的韵味和美感,不是一味拟古不化地模仿,而是在学习前人诗歌精髓的基础上,融入诗人的真情实感。张四维的诗歌创作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诗学主张。如《平陆渡陕》:

游子驱车越陕,关河四顾茫然。柳外汉唐驰道,草间虞芮闲田。虎踞地雄百二,鸡鸣客度三千。往事几迁陵谷,水声依旧潺湲。[1]274

这是《条麓堂集》中惟一一首六言诗。一、二句写游子驱车越过陕西,在河边茫然的四处张望,“茫然”体现了游子复杂的心情;三、四句借用“虞芮闲田”[注]“虞芮闲田”最早出自《诗经·大雅·棉》中“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一句,意为虞芮两国结成同盟是由于文王以善德感动了他们。的典故,表达诗人的愿望,希望家国和睦;五、六句描写秦关的地理位置与当时人才之兴盛;末尾两句笔锋一转,以问句的形式戛然而止,由眼前看到的情景想到千百年来人事沧桑变迁,而河流依旧像往常一样缓缓东流,留下的是无限的感叹,可谓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3.2 “辞情双美,直逼唐人”

无论是《悯农诗》的悲悯之情,亦或是《秋感三首》的惆怅之感,都是诗人的真情实感。又如《寓晋省弥陀寺宿》:

一剑天涯客,孤灯寄上方。梦回乡骤远,思发漏偏长。榻影留寒月,钟声帯晓霜。无端清境曙,风堕梵天香。[1]264

这是一首表达乡思的诗歌。首联点题,塑造出了客子的形象,“一剑”“孤灯”刻画出了诗人孤单的境况;颔联写情,梦见回乡,反而顿觉路途遥远,思情浓郁,时间偏偏过得很慢,更加烘托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颈联与尾联写景,景中含情,也从时间上写出了诗人彻夜未眠。从这首诗也可看出张四维很讲究诗歌的炼句、炼字,如“榻影留寒月,钟声带晓霜”,对仗极为工整,诗人用“留”“带”两个动词将四个名词连缀起来,仿佛榻影和钟声有了情感,浑然一体,无堆砌痕迹,为整首诗营造出静谧安宁的氛围,同时也散发着淡淡的愁绪,其中“寒”与“霜”二字写出了诗人的心境凄凉。颈联中的“曙”“香”二字又与全诗孤凄的色调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唐人诗歌多用“月”的意象。在张四维的诗歌中,也有多首描写月的诗。如五言律诗《中秋对月》:

皎皎中秋月,三年此地看。兔毫应可数,桂影倍生寒。青眼人情别,黄花故径残。有怀霄汉上,把酒倚庭栏。[1]267

这首诗刻画了诗人倚栏饮酒赏月的情景。三年过去,月亮皎洁如初,诗人不免有很多感慨,多年的宦海浮沉,胸怀壮志却也只能借酒消愁。诗中“桂影倍生寒”中的“倍”字,体现出了诗人感情的变化和深入,“寒”字精准地表达出了诗人当时的心态。其它写月之诗如《十四夜对月泛湖》 《中秋无月志感》《十五夜对月泛湖》等。张四维的诗歌对月亮意象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他善于学习唐诗的精髓,正与他提出的诗学主张相一致。

“韵致”是对诗歌内容与形式的整体要求,体现了张四维的论诗主旨与审美趣味。明代庶吉士选拔以《唐诗正声》《唐音》为参考教材[3]27,张四维的诗歌创作可以说受到了系统的学习和教育,更推崇唐诗的意蕴。张四维在“复古”的同时“求真”,重视情感的真实,体现出张四维师古而不拟古的创作追求,在当时的诗坛上具有一定的开创性。

4 结 语

综上所述,张四维的主要建树是在政治方面,他创作的诗歌数量虽然不算很多,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联系他的生平,对他的诗歌作了初步的探索,可以发现,受明代宗唐复古主义诗风的影响,张四维的诗歌也主要是学唐,但他能在学习唐人的同时,以真情实感来创作,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模拟蹈袭之窠臼,对晚明所出现的“独抒性灵”的诗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猜你喜欢

诗人诗歌
诗歌不除外
最帅的诗人
“诗人”老爸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是光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歌岛·八面来风
诗歌论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