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分析
——以兴化市为例
2019-01-03王伟
王 伟
(兴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泰州 225700)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噪声已然成为了职业病中主要主要危险因素,如今我国有超过1000万人员在噪声环境下工作,因此对从业人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1],现通过对兴化市噪声接触对从业人员听力损伤的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噪声环境监测结果由兴化市疾控中心提供,噪声健康监护资料则通过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来进行获取。参与噪声作业专项检查的人员共15000例,其中男12150例,女2850例,年龄19~61岁,平均(45.3±10.74)岁。
1.2 方法
根据兴化市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和职业病监测方案,对噪声作业的从业人员进行监测,检查结果按照人口学特征(工龄、年龄、性别)等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和汇总数据,高频听力损伤的标准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数据,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用(±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性别听力检查结果
在15000例中噪声作业男12150例(81.00%),女2850例(19.00%)。在1622例高频听力损伤人员中有男1458例,女164例,各12.00%、5.75%,噪声作业高频听力损伤中主要以男性为主。
2.2 不同年龄听力检查结果
从事噪声作业劳动者的年龄阶段主要集中在20~29岁、30~39岁、40~49岁,各4700例、5100例、5000例,而劳动者高频听力损伤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年龄小于20岁中有1例发生高频听力损伤2.00%(1/50),20~29岁中有261例发生高频听力损伤5.56%(261/4700),30~39岁中发生了512例10.04%(512/5100),40~49岁中发生了830例16.60%(830/5000),50~59岁中发生了13例13.00%(13/100),60岁以上发生了5例10.00%(5/50)。
2.3 不同工龄听力检查结果
在15000例从事噪声作业的劳动者中,工龄在0~3年6244例,工龄4~6年4350例,工龄7~10年2960例,工龄11~14年580例,工龄15~19年396例,工龄20~24年250例,工龄24年以上220例。在上述工龄中高龄听力损伤率依次为7.98%(498/6244)、10.51%(457/4350)、13.99%(414/2960)、15.00%(87/580)、18.69%(74/396)、19.20%(48/250)、20.00%(44/220),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随着工龄的延长,高频听力损伤发生率会逐渐上升。
3 讨 论
噪声是一种职业病危害的重要因素,从业人员长期在噪声的环境下进行工作,而没有采取任何的防护措施,则会损害到他们的听觉系统,甚至会对他们的心理、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都造成损害[2]。通过本次在兴化市中对噪声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调查后发现,造成接触的人员较为广泛,危险程度大,且男性损伤率要远远大于女性,噪声接触的工龄和噪声接触的强度是导致噪声从业人员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3]。
本次研究结果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应当收集更加全面的数据开展噪声调查,以此来有效控制和掌握兴化市的职业危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