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神经内科临床医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2019-01-03薛韬
薛 韬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内科素有“医学之母”称谓,是目前临床医学专业主干课程,在整个卫生医疗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1]。本文主要就医学院校神经内科现行临床医学教学模式与临床实践的现状与改革建议展开综述分析,以期为我国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意见,报道如下。
1 医学院校神经内科现行临床医学教学模式与临床实践的现状
在我国医学院神经内科教育中,其模式主要为“八年制”教育,其教育目标定位于着力培养我国卫生事业优秀医务工作者,并具备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潜力型人才,该教学模式对于临床实践、理论知识、科研等多方面具有较高要求。开展“八年制”教育的高校主要通过全国高考招生录取,在校内予以专业化培养,依据“科学+医学+临床”的教育思路进行培养。但该模式仍存在较大局限性,突出体现在延长的教学制度多倾向于理论知识,对于临床实践教育力度不足,在学生完成教育往往无法直接达到医疗机构需求水平。以“2+3+3”的教育模式为例,在学生进入学校前2年,其科学基础教育主要侧重于综合性理工大学教育,其内容较为宽泛,旨在增加学生科学底蕴,提升学生科研素养;随后3年与传统5年制教育相似,即以理论为主,虽然此举确也符合现今学生学习习惯,但随着临床医学专科不断分化,随着深度与种类的增加,课堂教学时间也逐渐延长,对于学生而言,从其思想中偏重于理论知识,缺乏对于学习的知识加以重组、自学、实践,影响学生整体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拓展。最后3年以临床实践为主,旨在给予学生充足临床经验,以此具备科研能力,但部分学生在经过此阶段后仍然无法适应临床,需要一定时间磨合,耽误学生进一步科研深造,且不利于发挥其基础优势。
2 临床医学教学模式与临床实践教育的改革
2.1 加强“八年制”临床实践教育
依据上述提及的现状问题,并结合当前我国教育部提出的培养原则(即“八年一贯、整体优化、强化基础......”[2]),因此对于八年制教学模式应提出重视理论与实践双重培养思路。纵观整个医学发展史,通过加强神经内科临床实践教育可达到举一反三的教育目的,同时也为其他学科临床实践改革提供重要参考。虽然现阶段国内对于提升神经内科临床实践教育改革借鉴经验不多,但均提示教育需立足于学生兴趣以及增加学生学习时间两方面,借助前人经验的积累,提升整个教育的适用性、稳定性,不宜全盘颠覆,可从共性问题着手,在加强师资培养之余,对八年制神经内科临床实践教育进行改革与探索。
2.2 落实神经内科学实践教育模式的改革
2.2.1 纵向小组式与横向讨论式教育
(1)依据神经内科教学核心制定教学科数,在教学期间将学生分成兴趣小组形式,各小组由固定学员组成,并由副高职称、高年资医师担任指导教师,予以施教;(2)在神经内科教育中应针对专科特点,选择核心神经内科常见疾患,统一制定教学大纲,内容包括系统系统名称由来、病因以及诱因、疾病发生机制、临床典型症状与体征、诊断标准、治疗原则以及预防措施;(3)科室指导教师应依据课程进展备课,强调以实践为主体展开小组式讨论,由各兴趣小组轮流发表意见或看法,其他小组可进行纠正或补充等形式,提升学生兴趣;(4)各个专科学生在进入见习后,应由指导教师展开床边实践教育,结合授课内容与课程大纲,以临床实践为主旨进行教学,兴趣小组在每轮次完成后可自主选择参加课间学习,如此反复培训与联系,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2.2.2 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作为现代综合信息载体,不仅包含了文字符号等传统信息技术,同时可提供流动性声音与画面,对于临床医学而言意义重大,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特别对于基础能力较差者,多媒体以其直观、画面感强、生动等优势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及理解能力,因此教学中应将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充分结合,进行医学动画以及动态神经内科教学,以此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3 小 结
对于神经内科的教学,近年来也愈发受到我国教育部门重视,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以来,加上多元智能等思想的影响下,我国整体教育发生着巨大变化,但从全局角度来看,由于我国起步较晚,神经内科的教学仍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力度,才能与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接洽。对此本文依据现状提出了加强“八年制”临床实践教育、落实神经内科学实践教育模式的改革等思路,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拓展与进步,定会培养出一批具备高素质的科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