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坡生态防护工程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9-01-03吴春光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9年1期
关键词:植被边坡效果

吴春光

(广西地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0)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较大,丘陵、山区地形所占比重相对较高,因而地质灾害与环境问题多发,尤其是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问题经常发生,严重影响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工程项目的建设。在工程建设工作中,一般会对原有的环境造成破坏,导致原有边坡、坡地出现裸露问题。因此,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提高边坡生态防护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边坡生态防护工程现状分析

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公路、铁路以及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对边坡稳定性问题引起重视,通过做好设计、施工等工作,提高不同地质条件下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在进行边坡防护时,仅依靠物理工程不能确保边坡的防护效果,还要注重生态防护措施的应用,以此来提高边坡生态环境质量,提高边坡景观工程的视觉效果。生态防护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提高工程环境质量,使边坡防护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还可以降低边坡防护治理的经济成本。边坡生态防护工程涉及的领域较广,包括农学、园林学、工程学以及生态学等领域的内容,还涉及到土木工程、力学工程等学科。做好边坡生态防护的研究,可提高边坡植被恢复的质量与效果。国内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发展起步相对较晚,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边坡生态防护主要借助于撒草种、铺草皮以及构筑片石骨架工程来进行绿化,这些方法相对简便,但所取得的效果不够明显。随着工程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也积极引进了一些先进的边坡生态防护技术与模式,如现阶段应用较多的边坡喷涂绿化技术。此外,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也有用到土工网、土工格栅以及三维植物网等设施。但对于硬质岩石边坡的生态防护以及不良土质边坡的防护,仍需要加强进一步的研究。

在进行边坡生态防护工程建设工作时,要对不同种类和特点的边坡进行分析,采用不同的防护技术和施工方法,选取不同类型的植物品种。目前的边坡防护技术可以分为两种:边坡植物防护技术,高陡边坡植物护坡技术。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种:(1)利用草皮进行护坡。通过在边坡坡面铺筑相应的草皮,以此来达到护坡效果;(2)采用沟穴种植法进行防护。施工环节中需要人工开挖沟穴,之后再选用合适的灌木、藤木进行种植,进而达到边坡防护与加固的效果;(3)采用植生带绿化法。该方法先要将草种、肥料以及保水剂等进行拌合,之后再将其种植在无纺布等材料上,通过应用滚压以及针刺等方式来起到固定作用,进而能够形成植生带;(4)边坡生态防护工程也可采用浆砌框架法,提高边坡防护与加固的整体效果。

生态防护能够起到良好的边坡加固作用,主要是由于植被具有相应的力学效应以及水文效应。一方面,植物的根基具有一定的锚固作用。随着植被根系的不断生长,根部可以穿过边坡的松散风化层到达相对稳定的边坡土层结构中,进而充当锚杆作用。如小灌木、藤本植物,其根系能够深入到边坡内部1.0~1.5 m处,起到良好的边坡防护作用。同时,借助于浅层根系错综盘结作用,也能对边坡表层起到良好的固结效果。另一方面,植被的水文效应主要体现在减小边坡孔隙水压力以及截留沙粒、雨水的重要作用。降雨是导致边坡失稳的一个重要原因,栽种植被能够及时吸收边坡内部土体的水分,并通过蒸腾作用降低土体含水量,进而可以提高土体结构的抗剪强度,改善边坡的稳定性。同时,边坡上的植被可以起到截留泥沙、减弱雨水溅蚀的作用。

2 边坡生态防护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

边坡生态防护主要是指利用植物进行边坡的防护与加固,这一环节中要用到其他种类的非生物材料。随着植被的不断生长,根茎与土体之间的附着作用将会显著提高,使得边坡的抗冲刷能力与稳定效果提高,减小降水等因素对于边坡的侵蚀与破坏。生态防护工程施工中,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应采取生态措施,尽可能降低对原有植被的破坏,将当前的环境保护问题与工程建设长远目标相结合,提高防护工程的生态化质量。此外,还要对生态系统不同生物之间存在的食物链关系进行分析,防护工程建设时要充分尊重周围的生态环境。

2.1 加大对边坡生态防护的投人

不管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还是公路、铁路、建筑等设施的建设,工程设计、施工环节中要注重对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应用。相比于其他类型的边坡防护,生态防护的成本较低,但是施工环节中生态防护工程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因此,要提高生态防护工程的施工建设标准,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建设。在进行项目预算与施工组织设计时,要将生态防护成本纳入到预算范畴中,加大对生态防护的投入。

2.2 注重边坡植被退化问题的防治

种植在边坡上的植被如果管理不善,将导致边坡植被发生严重的退化。因此,要重视植被退化问题,采取合理可行的工程措施进行防治。边坡生态防护工程建设中,要将乔木、灌木、草结合使用,在选取植被种类时,尽可能选择一些乡土植物品种,这样可以对当地的植物群落进行有效的模拟,进而提高植被的成活率,提高边坡生态防护的效果。在贫瘠边坡土质或石质边坡上,生态防护工作中可以采用相应的喷播植生技术,可以将灌木树种与草种进行混播,进而提高生态防护的立体效果,提高边坡的稳定性。此外,还要加强边坡植物的后期管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以及水肥管理工作,防止边坡植被发生严重退化。

2.3 做好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一直以来,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致力于边坡生态防护的研究,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但是,由于边坡生态防护工程所涉及的领域与学科较多,设计施工环节中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因此,现阶段要加强对工程力学、工程地质学、岩土学以及水文学等方面的研究,同时还要加强对植被生长习性的研究,提高生物学以及景观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质量,研发新型的工程材料、工艺与设备。此外,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生态防护技术,并结合国内工程实际进行创新,进而有效提高防护工程的技术含量。

2.4 充分尊重当地自然环境

边坡生态防护工程设计施工环节要充分考虑工程建设对于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尽可能降低工程建设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破坏。一方面,边坡设计与施工中,要尽可能避开价值较高的土地,针对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做好边坡形式的设计。另一方面,如果工程建设需要穿越风景区或保护区,要对当地的建筑以及自然景观进行保护。此外,施工工作要做好规划,防止因为施工不当而出现水土流失以及水资源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

3 结语

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程项目数量急剧增多。工程设计、施工环节中,要提高边坡生态防护质量,促进边坡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在边坡防护施工中,要对防护工程的具体特点进行分析,合理选取施工技术与方法,最大限度地保持边坡原有的自然植被状况,确保边坡防护工程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此外,还要对当地的地质、水文以及气候等条件进行分析,合理选取乔木、灌木品种,进而有效提高边坡生态防护工程质量。

猜你喜欢

植被边坡效果
水利工程施工中高边坡开挖与支护技术的应用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建筑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探析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陡帮强化开采边坡立体式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追踪盗猎者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