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模式的优化策略和改进措施

2019-01-03

中国金属通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用电工程质量施工现场

林 骁

(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15)

土建工程的现场管理模式对工程的施工速度、质量水平等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足够合理,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以及技术水平足够高,才能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施工的整体质量水平,获取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由于土建工程项目大部分都在室外环境中进行,而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多的立体交叉联合作业,且操作过程过于繁杂,容易出现施工事故,因此优质的现场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减少施工事故的产生。同时,优质的现场管理模式还可以减少施工人员的错误操作,减少因错误操作而对施工材料造成的浪费[1]。

1 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施工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低。随着时代的发展,用于构建土建过程的操作设备越来越现代化,然而很多施工场地都存在技术人员不足以及施工人员的专业度低的问题,大多数施工人员都是没有经过专业系统学习过专业知识的农民工,工人的整体专业水平不高,这严重影响了土建工程的建造进程。更重要的,由于操作人员的专业性不高,容易在操作设备工作的出现错误性操作,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会对土建工程的建造进度产生影响,同时也会早成材料职院的浪费,甚至可能会对土建工程的工程质量造成重大影响。而错误的操作也可能对工程所需要的机械设备造成严重影响,而设备一旦损坏,又是一笔严重的资金浪费。

(2)施工现场监管力度不够,监管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土建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性问题是土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第一大问题,因为其直接与土建工程的资金投入挂钩。近年来,频发的安全事故不仅带走许多工人的生命,也给许多土建工程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这已经给土建工程施工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敲响了警钟,但是由于在实施土建工程作业时劳动人员过多且劳动人员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自身的安全意识薄弱,给施工现场的监管带来了很大的问题。而有的企业对现场安全管理重视不够,采用的设施安全性低,再加上现场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使得工程的安全隐患大大增加,加大了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2]。

(3)材料分配管理模式的有效性较差,材料利用率不高。众所周知,土建工程的所需要的材料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种类繁多,而且土建工程的建筑材料一般是在施工之前就已经大量采购过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合理有效的使用以及对材料合理的堆放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使用不当,则会不仅不造成材料的浪费,还可能对工程的进度造成影响,而如果相关人员没能对材料进行合理有效的摆放,则可能因天气原因对只能在干燥存放的材料造成影响,亦可能因堆放不当导致材料之间互相反应,使得材料不能再用于施工过程中,这些原因都可能造成材料的浪费。而另一部分原因则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由于土建工程建筑的建筑模式比较单一,很容易被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找到施工过程的漏洞,从而投机取巧,为牟取自身利益,借助工作所带来的便利,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易,之后用劣质的材料补足材料空缺,从而导致工程质量大幅下降。

(4)施工时对环境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现阶段,施工环境已经成为了土建工程建造过程中的一大难题,施工人员长期在嘈杂、脏乱的环境下工作,严重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而随处乱放的垃圾,也有可能对扛着重物的施工人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脏乱的工作环境不仅仅是由于施工单位相关的监管部门的失职造成的,也有部分施工人员的个人生活习惯以及工程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有关。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足,企业为节省成本购用噪音强的机械设施,使得工人们的工作环境质量大幅下降,工作时不仅要接触强噪音,工作环境中还可能布满粉尘。这样脏乱差的工作环境不仅对施工人员造成影响,也可能影响到施工现场周围的居民的出行以及生活。

(5)施工现场存在用电安全隐患。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不走都要用电,由于土建工程的施工大都在户外,因此,施工用电多采用临时拉设的方式进行[3]。大部分的土建工程作业只需短时间用电,因此往往被管理层忽视,而在施工过程中因用电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非常多,因此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电线进行合理排线以及对用电机械进行科学管理,然而,施工现场的劳动人员较多且施工项目较为繁琐,现场的专业人员往往不能首尾兼顾,此时,便易因个别人员的失误操作引发用电安全问题,而一旦安全隐患爆发,不仅会影响工程的工作进程,严重时可能对其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2 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1)经济原则。所有的商业项目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作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土建工程更是如此,因此在土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在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确保工程以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的基础上尽量节省施工成本,可以通过培养技术人员的以及建立优质的材料分配管理模式来完成。

(2)科学原则。从项目设计到项目实施,从项目执行到项目优化,以及项目优化方案是否可行,这些都是土建工程非常关键的过程,而这些过程中,必须遵循土建工程的科学原则,建造过程不科学,则影响土建工程的工程质量;材料分配不科学,则可能造成材料浪费;施工现场管理模式不科学,则可能造成安全、管理等多个问题,因此科学原则是土建工程的根本原则,土建工程的工程质量、材料分配的合理性以及施工现场管理模式的优化都与土建工程的科学性原则密切相关。

(3)规范原则。在土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项目的操作是否规范化不仅影响到工程的工程质量,还可能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比如,在使用短时用电器械时,规范化的操作方式可以预防很多用电隐患的产生。如果施工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按照规范化进行,不仅能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还能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加快项目进程。

3 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模式的优化策略和改进措施

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模式还存在许多问题,根据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遵循的原则,可以现场管理模式提出以下几点优化方案。

3.1 培养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提高土建工程现场的技术人员专业水平是加快项目进程,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最好的方法,如此一来,不仅能减少操作人员的失误型操作,还可以使的操作人员的操作方式规范化,因此,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非常重要。在施工过程中,管理层可以对技术能力较低的农民工们进行集体培训,也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对他们的错误操作进行规范化的指导,以此降低基层施工人员工作的失误率,同时也设立鼓励老员工指导新员工的指导机制,如此一来,不仅使老员工的操作技术更加熟练,也可以做到新员工在操作中学习的效果。另外,施工单位可以聘请专业人员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技术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施工单位在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时,以将“质量为上”的观念传输给实施技术操作的每一位员工,使得每一位员工在工程作业时均以工程质量为重,从而实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3.2 投入安全性设施,同时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对整个土建工程都有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工程的工程质量,也可规范化工人的操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加快工程的建造进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对负责施工现场工作安全的监管人员和负责用电安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意识培训,以增其安全防范意识,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施工人员才能培养出自身的安全意识。同时,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投入能够有效增加员工安全性防护设备,防止员工因操作失误而引发安全问题。

3.3 构建合理的材料管理模式

施工现场所需要的材料应在购入到工地的第一时间进行材料的分类,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放置,防止材料间相互反应导致材料特性丧失以及受到天气影响。同时,在施工材料的采买过程中,一定只能购入经过专业验证且质量合格的产品,防止劣质材料流入工程,降低工程质量。同时,对分类堆放整齐后的材料进行详细记录,以避免工作人员在寻找材料时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

总之,施工现场作为土建工程所有建筑人员主要的活动场地,为其设计出安全、有效、科学的管理模式并实时进行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加快工程的建造进度,还能提高土建工程的工程质量。

猜你喜欢

用电工程质量施工现场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安全用电知识多
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的几点思考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用电安全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