疍民水文化水风俗研究
——以中山神湾疍民生活为例
2019-01-03徐燕琳胡伊萍
徐燕琳, 胡伊萍
(1. 华南农业大学 人文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2; 2. 广州大学 广府文化研究中心, 广东 广州 510642;3.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民族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2)
0 引 言
疍民又称“水上人”, 主要分布在中国广东、 广西、 福建、 海南一带。 疍民的历史源远流长, 过去世代以船为家, 以渔为生, 建国后陆续上岸。 水是疍民生存的根基, 深刻影响着疍民的习俗、 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 也是疍民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以广东省磨刀门水道旁中山市神湾镇疍民生活为主要研究对象, 通过2016~2017年间所做实地调研和相关思考, 探讨疍民水文化水风俗。
本文描述的神湾镇情况来自25位本地疍民的口述实录。 他们是: 竹排村陈容妹(84岁)、 吴在丁(83岁)、 何添(74岁)、 陈秋叶(65岁)、 梁光荣 (67岁)、 梁善雄(40岁, 司机)、 罗纤妹(50岁)、 欧金爱(60岁)、 陈芳(45岁, 工人)、 胡明根(60岁)、 胡曼萍(20岁, 大学生); 外沙村陈少洪(55岁)、 陈少媚(54岁)、 梁金秀(76岁)、 郭牛(78岁)、 苏年娣(60岁)、 陈乐梅(22岁, 大学生); 大排村郭丙友(59岁)、 陈根好(58岁)、 何积妹(32岁, 工人); 冲口市场何芳(46岁, 经营纸扎祭品店)以及4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长者。 上述村民教育程度主要是小学和初中, 个别为在校大学生。
1 磨刀门水道神湾段及疍民情况
1.1 磨刀门水道神湾段情况
磨刀门水道位于广东省中南部, 西江主流南段, 在中山市、 珠海市与新会市、 斗门县界上, 北起新会市大鳌镇百顷沙头, 南至珠江市南屏镇企人石的磨刀门口。 水道因口门名。 磨刀门是珠江八大出海口门之一。 原口门在中山市神湾镇磨刀山与斗门县六乡镇小托山之间, 两山夹峙如门。 相传磨刀山名来自明代山上驻军, 将军磨刀镇海妖, 门因山名。 今口门外延至珠海市南屏镇企人石至鹤洲东北, 宽3.6公里。 磨刀门水道长54公里, 宽460~1 200米, 河口处宽达3 600米。 河中有鲫鱼沙、 六全沙、 海心沙、 大排沙、 磨刀沙、 竹排沙等江心洲。 年平均径流量约785亿立方米, 占西江干流马口站的33%, 或占西、 北江水量的28.3%。 灯笼山站最大洪峰流量10 000立方米/秒(1970年7月2日), 最小流量5 810立方米/秒(1967年1月27日)。 平均潮差0.86米, 最大潮差2.04米。 灯笼山以北枯水期航道底宽50米。[1]159-160
磨刀门水道是珠江三角洲主要的排洪和通航河道, 也是传统的疍民生活区。 神湾镇位于磨刀门水道东岸, 2005年总面积达59.59平方公里, 总人口达 34 053人, 其中户籍人口有16 899人, 辖外沙、 宥南、 神溪、 海港、 竹排5个行政村及神湾社区。[2]144磨刀岛和竹排岛均位于磨刀门水道上, 竹排岛为泥沙堆积而成的岛屿, 在人工堆积和流水堆积的作用下, 两座岛屿面积不断扩展。 这一带河网密布, 填泥造地的情况很多, 因而地名都以“某某顷”和“某某围”为主。 “顷”(粤语拼音读king2)是市制田地面积单位, “围”则反映着当地居民围垦滩涂的情况。
1.2 疍民认定的原则
对于疍民的认定, 本研究主要依据两项原则: ①保留或部分保留疍民生活习俗和信仰; ②使用疍家方言。
神湾镇上的疍民主要分布在竹排村、 大排村、 磨刀村、 渔业村、 冲口市场周边街道以及外沙村部分街道。 由于建国以后对生活贫苦、 备受歧视的疍民的平等待遇和上岸安置等政策, 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许多疍民已经改变了以船为家的生活方式。 因此, 在我们的研究开始之前, 需要对所调查的该地域的疍民进行认定。
1.2.1 认同疍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信仰
疍民上岸后, 从茅寮(即草屋或茅草棚)住到砖瓦房, 但他们的生计还是没有离开船、 离开水。 神湾镇的疍民群体中, 虽然以捕鱼为生的并不多, 但大部分仍然会选择承包鱼塘, 偶尔出海捕鱼, 或者在周边的河涌捕鱼捕虾, 过着和传统疍民相似的生活, 他们传统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信仰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很多与水直接相关。 比如, 凡有岁时节日的祭祀, 都必须祭祀渡头的水神; 七夕这天天亮前, 要用七仙女的洗澡水(即河水)洗身, 祈求身体健康, 等等。 直到今天, 这些疍民的传统文化信仰仍然作为疍民的文化特征保留着。
1.2.2 使用疍家话
疍民的语言属于粤语的次方言, 被称为“疍家话” “水上话”或“邓家话”, 是疍民身份的重要标志, 不同地方的疍家话也有着自身的特色。 在神湾镇竹排村, 有不少疍民的祖辈因为逃避战乱而从佛山顺德逃难到中山, 他们原先讲的顺德话受到中山本地方言影响, 已经和顺德话不太一样, 但在音调语气方面还是存在相似。 疍民在历史上一直被视为贱民, 甚至疍家话也受到歧视, 被看作是粗俗、 野蛮的语言, 过去在神湾镇读书的讲疍家话的学生, 在学校里有时会被讲客家话和广府话的人嘲笑。 现在虽然人们已经不像过去那样歧视疍家话, 但由于水陆交流、 社会发展, 年轻疍民使用疍话也逐渐减少, 不少疍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教疍家话, 而是教广府话和普通话。 在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今天, 作为疍家文化传统之一的语言传承也是亟待关注的一个问题。
2 神湾镇疍民对水的认知与相关水文化
疍民“以水为田”, 直接靠水谋生, 对水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们将最直接影响生活的“钱”比喻为水, 称收钱为“收水”, 多少钱为“几多够水”, 路费则称为“水脚费”。 在他们心目中, 水的形态也非常具体。 比如粤语“冲凉”, 即洗澡, 疍话读作“冲浪”(粤语拼音读cung1 long4), 这是因为过去疍民居住在船艇上, 空间有限, 洗澡直接在河涌或者海中进行, 就延留下来这个说法。 大海上每天的潮涨潮落则分别叫做“水大” “水干”, 很具体地表现了严重涨潮和退潮时水位起落的状况。
《太平寰宇记》卷一五七 “新会县”条记载, 疍民“生在江海, 居于舟船, 随潮往来, 捕鱼为活”[3]3020。 随着疍民上岸以及社会地位的提高, 疍民的生产民俗也发生了变化。 在外沙村后隆街, 这里已经没有靠捕鱼为生的疍民, 大部分人会选择承包鱼塘、 虾塘。 冲口市场南商业街的疍民, 是因为从前运送货物到冲口市场与陆上居民进行交易买卖而逐渐定居在冲口市场附近的。 他们除了语言和生活习惯还保留疍民的传统, 已经改为从事商业活动了。 竹排村和大排村情况相似, 部分疍民还出海捕鱼, 但大部分都是选择更为安全稳定的承包鱼塘、 虾塘的方式。 承包鱼塘养鱼养虾, 偶尔在河涌里捕虾钓鱼。 渔业村顾名思义是以渔民为主的村子, 但这里只有不到30户人家, 而且政府有休渔期的限制。 因此, 村民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完全依靠捕鱼为生。 从捕鱼到耕种, 是疍民在物质生产民俗方面发生的改变。 无论怎样的改变, 疍民的物质生产始终离不开“水”, 疍民“亲水” “依水”的生存方式还是没有改变。
“以船为家”是疍民的居住习惯。 尽管上岸已久, 但疍民对水依然有着深厚的感情。 外沙后隆街、 大排村、 竹排村的疍民在选择居住地点时, 仍然“以水为先”。 村子有一条河涌东西横穿, 居民都分布在河涌两岸, 家家户户在河涌都设有渡头。 原本生产生活都没办法离开的船艇, 如今只作为疍民出海捕鱼的临时休息场所。 茅寮和水栏则一般会建在鱼塘旁边, 作为存放饲料和守夜的临时住所。
3 中山市神湾镇疍民的水风俗
疍民的一生都贯穿着水, 水对于疍民来说有独特的涵义。 在神湾, 婴儿出生以后, 人们会把煲猪脚姜时刮下来的姜皮晒干, 然后姜皮加入柚子叶煲水给孕妇和孩子洗澡, 认为姜皮对身体有益, 柚子叶则有驱邪的作用, 能够保佑孕妇和孩子都健健康康。 姜和柚子叶水还会被用来洗祖先神位、 观音菩萨像等。 凡是重大的节日祭祀活动, 疍民都会把柚子叶和姜放在盆里, 加上水(冬天用热水, 夏天用冷水), 用新的毛巾擦洗观音像和祖先的神位。 这种水在疍民看来是万能的, 可以在祭祀和仪礼当中使用, 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 凡有感觉自己遇到“不干净”的东西或者有什么不好的征兆, 用柚叶姜水洗澡可以帮助驱邪。
因为敬畏水, 疍民对于洗头发也有一定的禁忌, 许多传统节日都不可以洗头发, 包括农历初一和十五、 春节年初一至初三、 鬼节、 家中有人生日等都不可以洗头发。 春节前三天不洗头是因为年初一洗头会把一整年的好运“洗掉”。 鬼节当天不洗头, 甚至整个农历七月都不宜剪头发, 因为疍民认为七月是一年当中最不好的月份, 建房子、 结婚等都不会挑选在七月。 家中有人生日也不宜洗头, 认为这对过生日的人来说是不吉利的。
还有许多习俗禁忌也与疍民长年在江湖海域出没的生活有关。 比如处于本命年的或者运程较低的人, 在出海之前都会扔红包到海里作为奉献。 在船上吃饭的时候, 吃完鱼的一面后不能翻过来吃另外一面, 因为这与翻船是同一个意思。 同时, 在船艇上禁止打火锅, 因为火与水相克, 火也会使得木造的船只燃烧, 都是危险的。
神湾镇疍民祭祀的神明一般有观音菩萨、 祖先神位、 地主财神、 天官赐福、 灶君、 渡头、 土地以及上述的船头公、 塘头公等。 与一些地方信奉蛇神的疍民不同, 这里的疍民不信奉蛇神并且认为蛇不吉利。 他们认为, 如果孕妇看见蛇会生下畸形的孩子, 要么找神婆驱邪, 要么把孩子打掉; 普通人见到蛇, 则可能会生病或有灾祸发生。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地方禁忌, 其中的原因暂时无法查考, 大部分受访者说蛇有毒还会伤害人, 祖祖辈辈都认为蛇是不好的, 就遵循下来了。
由于南海观音住在南海比较近, 又是最大的领导, 所以神湾镇疍民家家户户的神龛或神台的位置上都会有观音像。 神台上观音像在前, 祖先的牌位放在后, 以示对观音菩萨的崇敬。 人们认为, 海上风大浪大, 如果遭遇灾难, 只要一心称念菩萨名号, 菩萨就会及时前来相救。 疍民依据传统给祖先和观音菩萨上香, 且会放一杯水在神台上, 以供观音菩萨洗漱。 这是因为观音是坐着的, 不能“走动”, 而祖先可以“自行走动”去洗漱。 几乎所有的祭拜祭品中都需要加上观音衣, 以示重视。 在调查过程中, 不少疍民表示, 文革期间因要求破除封建迷信不允许摆放祖先神位, 但不少人还会悄悄在家里供奉观音菩萨, 观音信仰也一直没有断绝。
除了奉祀南海观音外, 疍民对船头公、 塘头公以及渡头水神也非常崇拜。 疍民相信船头公会保佑他们出海安全顺利并有好的收获。 塘头公是掌管鱼塘的神明, 没有固定的神位, 疍民根据习惯在鱼塘头找一个位置进行祭拜仪式。 每次“刮鱼”之前疍民都会祭拜塘头公, 祭品还会有葡萄, 葡萄亦称“提子”, 寓意捕获到的鱼会很多, 钱财收入会提升。 对渡头水神的祭拜则是家家家户户都进行的祭祀, 疍民即便在上岸居住以后也保留了渡头, 以便停靠船只和上船下船。 除了节日祭祀活动会祭拜渡头, 每天的上香都少不了渡头的, 而船头公和塘头公则不需要每天上香。 疍民在祭祀这三位神明的时候, 一般使用鸡、 猪肉、 水果、 冥币等纸祭品, 不会用鱼虾等海鲜河鲜来祭祀。 这是因为疍民认为鱼虾都是这些水神的“手下”, 为这些神明服务的, 如果用鱼虾作为祭祀用品会被视为对神明的不敬。
疍民的祭祀需要择吉时。 祭品一般会有鸡、 鸭、 猪肉、 水果, 香烛是必不可少的, 而纸祭品根据不同的节日和祭祀的对象而略有区别。 一般来说, 一份祭祀纸祭品包括: 百解符, 除了祖先神位不烧百解符, 祭拜其他神明都要烧百解符; 贵人衣, 有大小贵人衣之分; 金宝与冥币, 两者作用一样, 都是给神明和祖先的金钱, 祖先得到这些金银财宝可以在阴间买东西; 土地衣, 祭拜土地时才需要; 观音衣, 白色为主, 上面印有观音像, 祭拜神台的观音和当点祭拜天官的时候会烧观音衣, 特别是观音诞的时候; 禄马扶持, 绿色的纸品, 寓意财运亨通; 五色纸做的纸笼, 圆柱形状, 是鬼节特有的祭品。 还有鬼节烧路衣, 即烧衣服给鬼, 也是鬼节特有的习俗; 月光衣, 中秋节祭拜月神所烧的纸衣; 龙衣、 土地衣都是祭拜鱼塘、 冲口土地时用到的。 食物祭品在祭祀完都可以食用, 但代表疍民敬意的纸祭品能“送到”鬼神手上, 鬼神可以直接使用, 这也是疍民十分重视纸祭品并会在祭祀前早早做好准备的原因。 由于疍民生活与各路神祗关系密切, 因此, 疍民对作为人与鬼神之间起沟通作用的“神婆”也十分尊敬。
磨刀门水道一带河网密布。 虽然疍民没有祭祀河神的习俗, 但对河神十分敬畏。 特别是竹排村原竹排小学旁边的一条河, 过去是村民把稻谷运往打谷场的重要交通河道, 曾发生过多次溺水事件, 而且多蛇出没, 因而村民最为敬畏。
疍民的节日风俗也与水紧密联系。 大年三十祭祀前, 船头必须贴上“红钱”和“一帆风顺”等春联, 家里春联也多有“风调雨顺” “一帆风顺”等词语, 祈求出海捕鱼平平安安。 晚上一家人齐聚一堂吃团年饭, 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是鱼这道菜, 而且鱼一定要吃剩, 寓意年年有余。 疍民在年三十到年初三都忌讳洗头发, 特别是年初一, 认为这样会洗去很多的福气和好运。 正月十五元宵节, 除了祭祀仪式和丰盛的食物, 疍民还会唱咸水歌, 特别是青年男女在这一天会对歌, 以传情达意。
其他的重要祭祀还有农历二月初二, 这是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 疍民认为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 因此, 这一天要祈求风调雨顺。 农历三月二十三是妈祖祭典(即妈诞、 娘妈诞), 但因为神湾镇疍民比较少信奉妈祖, 因而少有人做祭祀活动。 另外还有农历六月十九的观音诞和七月三十的地藏王菩萨的成道日, 也有部分疍民会进行简单的祭拜。 比如七月三十是地藏王返回人间的日子, 疍民会上“路香”, 在屋子的墙根和甬路一根根地插上香烛, 向地藏王表示虔诚, 因而这一天也被称为插香节。 但到了现在, 疍民对这些节日都是一切从简, 改为在早上上香的同时给神明奉上茶水以表敬意。
有趣的是到了与水更密切的一个节日——端午节时, 神湾镇疍民反而不进行祭祀活动。 这是因为农历五月被称为恶月或毒月, 还有疍民认为这一天的河水、 江水都是“不干净” “不吉利的”。 但他们却相信“龙头水”是吉利的。 这一天他们会打一桶河水, 从龙舟的船头(即龙头)由上往下冲洗龙头, 并接下这些冲过龙头的河水, 用来洗澡。 他们认为这样会使得身体健康。 可惜赛龙舟的活动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原因现在本地没有举办, 只有斗门沙田的龙舟会途经村子, 所以, 神湾镇的疍民在端午节期间一般以包粽子、 吃粽子的形式度过端午节。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 传说七姐或称七仙女这一天下凡在人间的河流里沐浴。 疍民在七月六日将祭拜七姐的水果摆好过夜, 称之为“幕仙”, 一般是时令水果, 无需鸡鸭等肉类。 第二天, 妇女们进行祭祀仪式, 烧纸祭品给七姐以示敬意。 另外, 疍民还在天未亮的时候打一桶河水, 相传这时候的水是七姐沐浴后的水, 存放一百年仍是甘甜的, 而且还有“七月七, 洗屎窟”等说法, 人们相信用这水净身就不会得痔疮等疾病。 有意思的是他们认为天亮以后的水就没有这样神奇的功效。 七夕之夜, 青年男女坐在船艇上互唱咸水歌, 歌曲多以爱情为主题, 与牛郎织女的爱情相呼应。 农历七月十四是鬼节, 七月被称为鬼月, 因而疍民在这个月里很多活动都会避忌, 例如嫁娶、 搬家、 建房、 剪发等。 疍民把鬼节放在仅次于春节的位置上, 疍民称过鬼节为“过节”, 祭祀仪式称为“做节”。 妇女们首先会提前准备好祭祀用品, 鸡、 鸭、 水果、 五色纸笼、 鬼仔衣、 米饭、 水煮的土豆片等等, 在白天的时候先对祖先神位和土地等进行祭祀, 到了入夜的时候则在路边烧鬼仔衣和纸钱, 米饭和斋菜等给鬼食用。 晚上的祭祀被称为“烧路衣”, 即在路边祭祀从阴间来到人间的鬼, 让它们吃饱并且拿足够的钱财回到阴间。 疍民最忌讳的是水鬼, 因而在祭祀与水相关的鬼神时会特别虔诚, 纸钱和祭品都会相对加量。
疍民的水上婚礼也是水上生活的重要礼仪。 传统的水上婚礼主要环节包括纳彩、 问名、 纳吉、 纳征、 请期、 水上船艇迎亲、 三朝回门(即归宁)等, 突出水上环境的特点。 婚礼的重点在迎亲部分。 新郎会把鸡、 鸭、 水果等聘礼放在新造的船上, 去迎亲的队伍人数必须是单数, 接到新娘以后返回男家时人数必须是双数, 讲究成双成对。 过去的疍民都是打赤脚的, 在出嫁这一天新娘才会穿上鞋袜, 发展到今天, 新郎必须找到被藏起来的新娘鞋, 亲自为新娘穿上才可以。 新娘“出门”(吉时到, 前往男家的意思)上了船就开始唱咸水歌, 意在祝福并告知邻里新娘出嫁。 神湾镇哭嫁的形式不多, 人们认为婚礼是以开心为主, 不宜哭, 这与其他地区的疍民哭嫁的习俗不一样。 迎亲成功后, 便由船只载着新人返回男家。 到达男家, 新娘需要跨过火盆, 意在驱邪。 然后由新郎的妹妹(亲妹妹、 堂妹、 表妹均可)端上一盆有柚子叶和姜的水, 让新娘洗脸洗手, 意在洗去新娘在一路上沾的尘土, 然后才可以拜祭祖先和给长辈敬茶。 疍民上岸后, 新娘除了要祭拜本家的祖先, 同时还要祭拜土地和渡头。 土地是保佑村民平安健康的, 渡头则是敬奉水神。 新娘会把祭祀的喜饼放在土地的祭坛面前, 老人家会让小孩子捡起来吃, 因为他们相信吃了土地公“吃过”的喜饼, 孩子会变得更加聪明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 在这里疍民所有祭祀土地的祭品除了新娘的喜饼可以吃, 其他都不能拿来吃的, 因为那是对土地的不敬。 祭祀和敬茶结束后, 便开始婚宴。 这时候宾客们大唱咸水歌表示庆贺, 同时也给未婚男女提供传情达意的机会, 有的会唱一整夜。 水上婚礼是疍民的重要传统习俗, 虽然现在内容有许多简化或变迁, 但还是有不少保留了下来。
疍民整日面对苍茫的江海, 很少有娱乐活动, 因此, 咸水歌成为他们抒发情感、 互相沟通的主要方式。 有的表达生活的艰辛, 如“好天之时日又晒, 落雨寮仔水瓜棚。”[4]63住的是茅寮, 破破烂烂, 风吹雨打, 人在里边, 天晴时被日晒, 下雨时又遭雨淋。 有的调笑打趣, 如“你是钓鱼仔定是钓鱼郎罗嗬, 我问你手执鱼丝咧有几多十壬长?几多十壬在海底, 几多十壬在手上, 还重有几多十壬在船旁”[5]15等等。 咸水歌包含了疍民对现实和精神的态度和追求, 深受神湾镇老一辈疍民热爱, 他们大都推崇坦洲镇群联村的咸水歌歌手李容妹和坦洲镇同胜社区的梁三妹所唱的咸水歌。 尽管今天能唱咸水歌的疍民不多, 但承载着疍民历史和情感的咸水歌还是常在节日庆典、 文艺表演中出现, 有关部门单位和学校也做了不少努力, 让咸水歌不断传承发展。
4 结 语
疍民生活与水密不可分。 疍民的水文化产生于疍民长期以来的生产生活, 是历史积淀而成, 也是疍民精神和现实生活的文化精髓之一。[6]中山市神湾镇磨刀门水道附近的疍民生活浸染在水中, 也体现着疍民的水文化水风俗, 其中既有疍民文化的共性, 也有本地自己的特点, 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