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江传统捕鱼方法

2019-01-03■陶

红岩春秋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中华鲟川江鲟鱼

■陶 灵

◇川江上扳罾网捕鱼

川江传统的捕鱼方法分文帮和武帮,文帮以网、钩、钓的方式常年性作业,武帮则用水老鸦、水猫子和刺网、旋网,进行季节性捕捞。但千里川江,河道与水流变化不断,每个江段的捕捞方法并不完全相同。三峡地区滩多水急,捕鱼人都喜用手舀子舀鱼。上川江江面较宽,在水缓的地方,人们一般借助渔船,用丝网、围网、拦网捕鱼。

舀鱼

水老鸦学名鸬鹚,一种大型食鱼鸟。水猫子学名水獭,鼬科动物,善于游泳和潜水。捕鱼人把鸬鹚和水獭驯养后,将其放入江中捉鱼。为防止它们把鱼吞食,捕鱼人在它们的颈子上紧系一根细绳。由于水猫子性野一些,捉鱼的时候,捕鱼人还要用一根长绳将它拴住,以防游跑。水猫子还怕雄野鸡尾巴上的羽毛,捕鱼人在船头一插上,它便不敢乱动。

水老鸦和水猫子捉了鱼,不会轻易松口,虽然颈子上系了绳子,还是要往肚里吞,不过都卡在喉咙里。水老鸦吞了鱼,捕鱼人把它倒提起,用力甩,鱼就会掉出来。水猫子吞了鱼,捕鱼人使劲踩它的尾巴,痛得它张嘴吐出来。

每次水老鸦或水猫子含着大鱼游出水面,回到渔船,捕鱼人要解开它们颈子上的细绳,并奖赏一两条小鱼。空嘴回来时,是没有这个待遇的。

手舀子是竹竿做成的丫形架子,网袋绑在丫口上。舀鱼人站在岸边,双手握住竹竿下端,顺流慢慢舀下去,直到双手够不着的时候再提出水面。手舀子由一人操作,简便,灵活。

舀鱼站的地方有讲究,站对了才有收获。川江水流湍急,礁石横卧,形成了很多的回流深潭,俗称“深水凼”。凼里水温较高,是川江鱼的越冬场所,洄游和半洄游性的鱼也都选择在这里产卵。鱼习惯从靠岸边的滩头逆流冲进深水凼,就是民间所说的川江鱼喜欢斗滩。人们舀鱼就站在滩头岸边,这类滩头被称之为坊、背、嘴,如川江上的白鱼坊、聚鱼坊、舀鱼坊、青鱼背、团鱼背、鳌鱼嘴、鲟鱼嘴。然而,川江人习惯把适合舀鱼的地方统称为坊,比如渔坊,具体的舀鱼点又叫漕口。

旧时,川江西陵峡一带的舀鱼坊属私人或宗族财产,每年秋冬枯水季将近时,都要进行整修,以便舀鱼。葛洲坝蓄水前,可见秭归新滩猫子石上,刻有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间,对北岸舀鱼坊进行整修的文字,其中写道:“若无漕口,即不能生活,更不能完国稞矣……始建成永久衣食之基。”

这个舀鱼坊属于一聂姓私产,而秭归茅坪一带的舀鱼坊属韩姓所有。清光绪年间,韩姓嫁女到一户龚姓人家,将野背以下的舀鱼坊作为嫁妆,陪嫁到了龚家,于是,茅坪一带舀鱼坊有了韩坊和龚坊。1949年后,所有舀鱼坊收归集体所有,成立了渔业合作社。后由秭归县人民政府资助,建成较大的舀鱼坊五座、漕口108处。

腊月一过,旺季到来,渔民纷纷下河舀鱼,可以说坊不离人,网不空时。因舀鱼坊的每个漕口只能站一人,渔业社社员便轮流舀鱼。每人能舀99网,却不能舀100网,因与“白舀”谐音。在新滩舀鱼坊漕口,网网都不落空,因此新滩人舀的鱼多,他们就熬制鱼油点灯。

重庆江北区五宝镇有个李老头,识水性,会看鱼坊,全年都在下梁一带舀鱼。土改时分地,他没要,执意打鱼为生。一年的夏秋两季,他睡在下梁河边背风的崖嵌下。睡到下半夜四更天时,听到崖上石板路有人说话或走路的声响,便醒来。抽完一根烟,他就拿着手舀子下河了。

◇民国时期新滩舀鱼人

◇排队舀鱼

◇1961年,爱尔法德·巴顿医生手绘白鲟

李老头最多舀99网,必有收获。每次舀到一两斤鱼,他都会拿些来放生。有时,尽管他正在和人聊天,也会突然说:“我去去就来。”边说边拿起手网直奔河边。有时,他扛着手网走到舀鱼坊,听一会江水的动静,不下一舀就回来了。他说,今天鱼过了。有时,他舀着舀着,突然停下来。一旁的人问他为什么,他说,给“连二石”让路。这是舀子里进了大家伙,手里感觉像砌房子地基的连二石那样重,人纵有千斤力气也拉不出水。

李老头一生未娶,活了80多岁。最后几年扛不动手网了,就帮生产队照看保管室。他说,我一辈子舀鱼,不该有后。

捉鱼

川江鱼的种类多,其中鲟鱼就有很多种。川江上主要是白鲟和中华鲟。白鲟,俗称箭鱼、象鱼。头部较长,像一把剑,也像大象的长鼻子。清朝末年,很多来川江的外国人记载,川江末端河段白鲟多,渔民大量捕捞。

川江上有句谚语:“鲶鱼跟着象鱼走。”意思是依赖别人,跟着沾光得好处。白鲟在礁石缝里捕食小鱼虾时,先用长头把小鱼虾赶出,但因嘴巴短,又在头部下方,进食较慢,食物常被跟着的鲶鱼抢走。

中华鲟,俗称腊子鱼。每年大批的中华鲟从长江口洄游到川江与金沙江尾交汇一带产卵,第二年再带着幼苗顺江而下,游到大海生活。中华鲟长到8至14岁性成熟后,会洄游故乡产卵。葛洲坝截流后几年,坝下常见中华鲟的尸体,它们都是为了到上游产卵而撞死的。

中华鲟洄游产卵一带,过去每年寒露至霜降时节,有渔民专门用滚钩捕捞。一副滚钩长几十米,食指粗的麻绳上,每隔一二十厘米绑一根铁钩。铁钩用筷子粗的钢条磨尖,烧红后弯成钓鱼钩形状,但无倒刺。滚钩一头拴在岸边的岩石上,另一头绑着两百斤左右重的石条。渔民用小划子装起划到江心,再投入江中,等着腊子鱼上钩。腊子鱼过路时,滚钩会深深刺入肉里,不易滑脱。当然,几百斤重的腊子鱼不会乖乖就范,它挣扎着想把小划子顶翻。渔民划着小划子跟它来回游动,慢慢消耗它的体力,等它游到没劲的时候,再用绳子套住它的头和尾,拖到岸边。

我不再称这种方法叫捕捞,而是“捉”。20世纪40至70年代,川江涪陵、万州一带,渔民在回水沱多次捉到几百斤重的中华鲟。人们在嘉陵江下游一带,也捉到过鲟鱼。《重庆市农牧渔业志·水产志》清楚地记录着,重庆渔业合作社1972年至1981年,共捉到535条鲟鱼,总重达9.3万多公斤。1979年捉得最多,有122条。这时的重庆,还不包括江津、涪陵、万县地区所属的沿江县市。

1981年,重庆还将鲟鱼子制作成1400多公斤的鲟鱼子酱,外调北京款待外宾。也是在这年,四川开始严禁沿江各县捕捞中华鲟、白鲟。不过这以后,人们很难见到它们的踪影了。

鱼泉

川江喀斯特地貌多洞穴,里面的阴河与泉水常有鱼涌出,因此被称为鱼泉。川江沿岸鱼泉多,各地旧志均有记载。清咸丰《开县志》载,东河上游官渡河至白马泉约30多公里的河段,有鱼泉20多处。

距巫山县城60多公里的抱龙河岸,有一个形似宫殿的天然大石洞。洞内有深潭,潭里的鱼为长条形,细鳞,每年下春雨打春雷的时候,水位上涨,鱼直往外跳。

城口县内多鱼泉。旧志记载,城西几公里的崖上有个跳鱼洞,常年水流倾泻而下,如瀑布。每年春夏秋三季,可见洞内的鱼顺流而下。小鱼可跳一米左右高,几斤重的大鱼能跳几米,有时又跳入了洞口。遇久晴将下雨,或久雨将晴时,鱼跳得最多。有乡民在洞边支网接鱼,每次收获不少。

再往西去约30公里的地方,有韩家泉和老鸦泉两个鱼泉。清乾隆年间,春季常有鱼从两个鱼泉流出。清嘉庆七年(1802年),当地匪乱不断,乡民为躲避土匪,不能耕种,以致缺少食物。自冬至春,两泉涌出无数的鱼儿,小的两三斤,大的十多斤,难民就靠鱼泉所赐的鱼活了下来。

猜你喜欢

中华鲟川江鲟鱼
《川江往事》
100岁的鲟鱼
让鲟鱼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