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分钟步行圈 八条线路探访鼓楼周边
2019-01-02程奥冰
程奥冰
线路一 美丽的什刹海后海
1 遥望鼓楼。
2 钟楼上的永乐大钟。
3 走廊通道。
4 银锭桥。
从鼓楼出发漫步后海前,不妨先看看眼前的这座鼓楼。拾阶而上,经过69级台阶,来到鼓楼的击鼓厅,立刻被眼前的景色吸引。击鼓厅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不仅宽敞,而且建筑装饰也非常考究:室内彩绘遍布,脚下是整齐厚实的方砖。站在护栏处向远处望去,景山、故宫、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北海白塔尽收眼底。鼓楼的北面是钟楼。钟楼采用的是无梁式砖石结构,有非常好的防火作用。登上鐘楼,可以看到铸造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的大铜钟。铜钟高7.02米,口部直径3.4米,重达63吨,是迄今为止我国体量最大的铜钟,钟声悠远可至十里之外。
下楼后沿地安门外大街往南,从路西侧的烟袋斜街直通什刹海后海。烟袋斜街因走向酷似烟袋而得名。这条商业街不到300米,却是北京最具特色的八条商业街之一。相传当年这里住着的八旗子弟,他们喜欢抽旱烟、水烟,于是这里开起了大量的销售烟袋、烟叶的商铺。如今在烟袋斜街上,除去两旁现代化的特色小店外,还有不少历史遗迹。
1 老字号烤肉季。
2 宋庆龄故居。
3 漫步在什刹海畔。
穿过烟袋斜街来到银锭桥。桥本身并不起眼,其风韵在于环境。从地理位置看,银锭桥处于前、后海这个“葫芦”的细腰处,站在桥上往西眺望,水面渐渐开阔。银锭桥畔不远是一座古香古色的二层小楼。门口高悬的牌匾写着“庆云楼”。据记载,这里是北京最早的高端鲁菜酒楼,始于1820年。如今的庆云楼根据历史资料复原了几十道传统鲁菜,如三不粘、醋椒鱼、葱烧海参、锅鳎鱼盒等。而且,为了顺应古都国际化大都市的趋势,这里不光经营传统鲁菜,还有越南菜。
银锭桥往西沿后海北沿一直走,就可以来到一座三层高的木质楼阁——望海楼,虽说是复建的,但也是一处赏景的绝佳位置。继续往西就是昔日的醇亲王北府,如今门前悬接着“国家宗教事务局”的牌匾,禁止参观。但透过大门,巍峨的银安殿还是遥遥可见,飞檐斗拱,不减当年的气派。再往西,不远便是摄政王府马号,也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如今为北京市第二聋人学校。
醇亲王北府西侧是宋庆龄故居。进入院内,绕到院子西面,发现园中前厅的濠梁乐趣、后厅的畅襟斋、侧厅的听郦轩、东厅的观花室,现在都成了展室,陈列着宋庆龄生前的许多照片、书信、实物。房间里仍保持着宋庆龄生前工作居住的原貌。面对这样一个伟大的女性,我更想探究她“儿女情长”的一面,那就是她与孙中山先生的坚贞爱情。遍寻各处,一把手枪映入眼帘,这是孙中山先生送给她的结婚礼物。在人们的脑海中,婚礼应该是充满鲜花.彩带、浪漫的。而只有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才有这样特殊的结婚礼物,让这场婚姻充满了传奇色彩。走出展室,右侧就是秋干架。继续沿着300多米的长廊散步,可见恩波亭、南楼,南楼西边假山上有听雨屋。顺东侧小路向南,可见葡萄架。今天,宋庆龄故居已经成为什刹海边的一道风景线,众多的游人慕名前来,只为心中那一份对历史的眷恋和对伟人的景仰。
TIPS
钟鼓楼
时间:9:00-16:3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
门票:鼓楼10 元,钟楼15 元
银锭桥
时间:全天开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烟袋斜街甲75号
门票:无
庆云楼
时间:11:00-14:00 16: 00-23:0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前海东沿22号
人均消费:125元
望海楼
时间:7:00-19:00
地址:西城区后海北沿49号
门票:无宋庆龄故居
时间:9:00-17:30
地址: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
门票:20元
4 望海楼。
从醇亲王府北面的小八道湾胡同向北可以来到小石桥胡同。小石桥胡同中部有一座金碧辉煌的牌楼,匾额上昔日的“盛园”已改为“竹园”。这座曾是清末中国首富盛宣怀的宅邸,如今大部分已改建为高档的四合院宾馆。据记载,盛宣怀在全国各地有不少房产,在京的宅邸也不只一两处,但位于小石桥胡同东的这处宅院无疑是最精致、保存最完整的。走进竹园宾馆的朱漆大门,绕过虽不高大但很秀丽的假山,仿佛转瞬间来到了烟雨江南,这里不仅雕梁画栋,而且园林更是最大限度地保留和恢复了旧貌,尽显苏州园林的特色和精华。
线路二 神秘的什刹海前海
在北京,说到前海和荷花市场,恐怕没有人不知道。这里遍布酒吧、茶馆、网红店,游客们可以乘着船赏荷,也可以坐着三轮车游览胡同……
过了烟袋斜街沿地安门外大街继续往南,我被马路对面一座红墙碧瓦的建筑吸引,与周围青灰色的院落相比,这里实在醒目了许多。沿着朱红色高墙没走几步,抬头就看到黄金匾额上七个红色大字“敕建火德真君庙”。虽然是火神庙,从这个名字上就知道来历不凡,“敕建”说通俗点就是皇帝下令修建,能和皇家沾边,肯定大有来头。
据说,这座寺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但时至今日,这座建筑丝毫也找寻不到唐朝的样子。关于这座寺庙,有年代记载的是元朝忽必烈时期,那时出现了一些传说逸事,但故事最多的时期还是明朝。崇拜真武大帝的明成祖朱棣,將这座道观定为“京城九庙”之一。
5 金锭桥。
6 漫步在后海北沿。
7 火神庙。
这个华丽的转身,让这座寺庙的地位大为不同。到了明朝万历年间,这座寺庙迎来了鼎盛时期,尤其是震惊朝野的工部王恭厂火药库爆炸事件之后,对火神的祭祀更加频繁。每逢火神诞辰日举办的盛大活动,便成为京城一景。斗转星移,建筑残破了,重新修建,故事却从未停止上演。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事发生在清朝,光绪皇帝大婚前夕宫里发生大火,慈禧大惊,亲自跑到这里敬香。老佛爷都来了,难怪这座火神庙的香火鼎盛得不得了!
如今,这座火神庙保持着明清的建筑风格,香客们进进出出,人气旺盛。走进寺庙,徐徐的香味扑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缕缕香气,几丝青烟阻挡着视线。几个身穿道袍的道士,手拿法器,鱼贯进入大殿。顷刻间,耳畔响起音乐声,叮叮当当不绝于耳,成了熙熙攘攘的什刹海独特的风景。
从火德真君庙出来,看到一座汉白玉的石桥,叫万宁桥。桥的柱头上的莲花形态不一,有些已被雨打风吹得看不出莲花瓣的形状,变成了一个浑圆的球体。轻轻地摸上去,平滑的表面下带着沙沙的颗粒感。桥上的石护栏新旧不一,北边第一块洁白如初,第二块却成了灰色,风沙、泥土化身为装饰物,镶嵌在深深浅浅的雕花图案上,留下了岁月抹不去的痕迹。很难想象,这座建于元朝的万宁桥,至今桥上依然车水马龙,车辆和行人把桥上的石板磨成了“镜面”。
8 大运河界桩。
1 周末的荷花市场。
2 荷花市场牌楼。
沿着岸边走到桥下,绕过垂柳,来到桥拱处。传说,在这座桥下有一根石柱,上面刻着“北京”二字。每年雨季,若是什刹海的水位把这两个字淹没了,北京就可能发生水灾。我没有找到这根石柱,却在桥拱中央看到了一尊小小的兽头石刻,已风化得看不清模样。水边钓鱼的大爷说,这是水兽,传说它能吸水。
3 老字号同和居。
距离万宁桥几步远的水边,有一尊巨大镇水兽,明朝的物件儿,保佑北京平安的。手扒着铁栏杆,仔细端详镇水兽,它的头探向水面,二目圆睁,聚精会神的样子,好像时刻都在警惕地关注着水的变化。水兽的背上有鳞片,扭曲着腰身,尾巴垂到河岸下,姿态很美。
沿着前海东沿漫步,发现路旁有一座古香古色的茶馆。最吸引人的是雕刻着花纹的木窗,非常宽敞漂亮。屋内的太师椅、茶几茶具、多宝阁等;窗上悬挂着一串串红色的中国结,典雅中多了一份喜气洋洋的氛围。走进茶馆,坐在窗边,一泓平静的湖水近在眼前。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偶尔有几只游船经过,悠闲自在。窗外就是前海南沿,闻听铃声清脆的三轮车飞驰而过,抱着顽童的大爷大妈有说有笑地遛弯闲聊……
来到位于前海南岸的荷花市场,发现这里人潮涌动。到处是风格各异的店铺,有的大门紧锁,可能正酝酿着一场璀璨的晚宴;有的开门营业,在水边的杨柳下摆放着桌椅,营造出一点小情调。荷花市场的尽头,有一座码头,各种游船停在水面上.随着水波轻轻地摇荡。在码头的对面有一栋仿古的建筑,门口端坐着两只石狮子。里面一扇垂花拱门,上面悬挂着黑匾,书写着“同和居”三个金色大字,落款为“溥杰”——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弟弟,我国著名的书法家。
与外面的古朴不同,同和居内部的装饰融合了现代元素,金光闪闪的水晶吊灯、宽敞透亮的橱窗、餐桌中心的郁金香,以及粉红色的餐巾折花……这些元素让这座开业于清朝道光年间的饭庄充满了活力。但据说,当时这座饭庄并不坐落于此,是后来才搬迁到了这里。这家鲁菜饭庄,曾经是“八大居”之一,现已被列入“中华老字号”名列中。早在民国初年,同和居的掌柜请宫廷御膳房师傅来此掌勺。宫廷菜的引入,使得同和居名气更大,备受食客追捧。如今,在同和居依旧能吃到当年御膳房师傅们的拿手菜,如“三不粘”,这道菜已经成了这里的招牌菜。
TIPS
火神庙
时间:9:00-17:3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77号
门票:无
荷花市场
时间:全天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51号
门票:无
同和居
时间:11:00-21:00
地址: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51-2号
人均消费:119元
线路三 小资的北锣鼓巷
沿鼓楼东大街北侧向东行百米,就来到了北锣鼓巷南口。它与南锣鼓巷隔街相对,街口是黄瓦财神庙遗存,并不对外开放。拐进北锣鼓巷,这里立刻安静下来了。
4 黄瓦财神庙遗存。
5 麦新鲜餐厅。
6 好彩。
往北走不远是VOYAGEGOFFEE。走进去,室内保留着三角形屋梁和老北京的韵味。和别的咖啡店不同,这里的咖啡豆全部都是生豆,所有的烘焙都是由自家的咖啡师们完成的。VOYAGE GOFFEE制作的咖啡主要有两种:手冲和冰滴。手冲咖啡是指将研磨好的咖啡豆放在滤纸上,经由咖啡师的手一遍一遍地用热水将咖啡滤出来,咖啡渣则会留在滤纸上。而冰滴比起手冲咖啡,常常需要等待上几个小时,才能喝到一杯。手冲“红樱桃”是十分奇妙的,清淡的回味里带着一点淡淡的果香。干净的红樱桃味有着酸甜的果香,冰滴则是又不一样的体验,味道上清新有余而浓郁不足。静坐在这老北京的屋檐下,难得品尝一口醇厚的甘甜。
不远处是一家名为“天堂时光”的书店。它在北锣鼓巷众多店铺中并不十分显眼,似乎只是静静等待有缘人的来访。屋外木质的门楣透着岁月的沧桑,上面除了刻有店名外,还有“拾贰”两字,让人颇有些不解。后来才知道,只因该店是“天堂时光”的第12家分店。
轻轻推门进入,里面明明放着音乐,却显得特别宁静。店里的原创明信片很是让人喜爱,颇有深意的取景配上意味悠长的语句,总会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明信片画面绝大多数再现了藏地风情,与随处可见的藏饰相得益彰,突出了此间店铺的与众不同。明信片上呈现出明亮的阳光、深红色的僧袍、稚气未脱的小喇嘛。虽然上面的语句不是原创,但摘引更为用心。
作为一家书店,主角自然是书。书架上摆满了密密麻麻的旅行、摄影与灵修相关的书籍。在这里,无论是装潢书籍,还是音乐、明信片、书签,总是给人淡然宁静而又温暖的感觉。与其说这是一家书店,不如说是书者旅途中的驿站。
7 天堂时光。
8 北锣鼓巷風景。
9 北锣鼓巷风景。
10 北锣鼓巷风景。
1 网红店方糖。
2 蒋介石行辕。
书店的对面是一家写着白色招牌的小屋“MaiFresh”。门口虽不起眼,推开小木门才发现后面别有洞天。小院儿里种着葡萄和石榴,给院子带来一片绿色。不少人来这里是为了打卡一碗果昔。靓丽红果昔酸酸甜甜,有草莓、香蕉等十分丰富的水果,粉粉嫩嫩的颜色看起来也特别亮眼。此外黄瓜船、烟熏三文鱼、班尼迪克等也受到美食爱好者们的一致好评。这里有楼梯可以通往屋顶露台,在北京气温最舒适的季节里,还可以上房顶赏景。虽然地方不大,在微凉的小风里还是感到十分惬意。
往北走,北锣鼓巷北口不远是一家粉红色的饮料店——方糖。方糖可以说是北锣鼓巷比较知名的一家网红店。旁边都是北京的老四合院,粉色的小屋子矗立在胡同清一色的灰墙中,显得格外耀眼。店铺不大,但是很精致、小资。室内的陈设清新简洁、让入耳目一新。人气饮品是荔枝银河。底层蓝色的是蝶豆花泡出来的水,中间的白色是荔枝果蓉,最下方的红色是荔枝酱,喝起来,酸甜的口感十分滋润。
线路四 热闹的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的每条胡同有自己的名字。东边有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西边有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这些胡同整齐地排列在南锣鼓巷,就像一只蜈蚣伸出的足,所以南锣鼓巷也有蜈蚣街的别称。
步行南锣鼓巷,在挑选胡同上需要提前做一些功课。从鼓楼出发沿鼓楼东大街步行百米之后才能来到南锣鼓巷北口。
3 南锣文化市集。
4 茅盾故居。
5 展厅里的茅盾介绍。
6 茅盾像。
沿南锣鼓巷往南先来到路东侧的后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里面,曾云集过众多达官显贵、社会名流。茅盾故居位于后圆恩寺胡同13号院。比起旁边的深宅大院,这里充其量算是个小门小户了。四合院大门前有一对长方形门墩。石墩不大,侧面都绘有吉祥如意的花卉纹饰,是典型的老北京中产之家风格。步入院门,迎面雪白的墙壁上镶嵌着由邓颖超亲笔题写的“茅盾故居”四个大字,格外醒目。这是一套不太规矩的三进四合院。院子里丝毫没有奢华繁复的装饰,既没有抄手游廊也没有影壁戏楼,只有规规矩矩的二十余间住房。前院南侧有一棵大葡萄树,其藤蔓攀爬在一丛高大的葡萄架上。葡萄架下是两畦长方形的花圃,茅盾先生生前一直在此种植花草,正应了古诗“花木成畦手自栽”之句。正房台阶前,左右各有一棵白蜡树,高傲坚挺,象征着主人的品质。
绕过院内茅盾先生的汉白玉半身像,直接进入陈列室。里面展示了茅盾先生的一生。再往里走是后院,也是故居最值得看的地方,可惜门锁着。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里面是按照原样布置的茅盾先生的书房、卧室。屋内的床头案上摆放着书籍、收音机、台灯,还有一排药罐;一张铁床上面铺着蓝白格的床单,看起来有些陈旧,但很整齐。
茅盾故居往东不远,有一处建筑极其引人注目,那便是蒋介石行辕。1945年12月11日,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来到北平,就住在这座宅院。这里曾是清朝庆亲王奕勖次子载旉的府邸。后圆恩寺胡同的这座宅院,是载旉为了讨京城名妓“红宝宝”的欢心,特意为其建造的。但谁知没过几年,载旉又将这所豪宅输给了他人。后来宅子几经转手,如今成了一家企业的办公之处。
继续往南来到了秦老胡同。秦老胡同很安静,偶尔有三轮车驶过。走到绮园的门前,就能看到保存极为完好的砖雕。简直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历经百年风霜,它们还能完好如初。就在此时,一辆载着游人的三轮车在门前停下,车夫满口的京腔,手拿一把折扇指着门道:“这座宅子是索额国家的,索氏后代是曾崇,曾崇的儿媳妇为清朝末代皇后婉容的姨,所以这座房子叫‘皇后的姥姥家。这儿最有名的是门口的砖雕,是北京胡同砖雕中的精品,门楼上有三层砖雕,每层的图案不同,寓意也不同。葫芦与‘福禄同音,代表着富贵吉祥;蝙蝠和兽头代表的福寿双全;牡丹花是平安富贵的意思;中间是花中四君子中的竹子和梅花,之一,代表人品高洁;最上面层,一只猴子骑在马上,是‘马上封侯,加官晋爵的意思;旁边的宝瓶则是平平安安的意思,表示不管做了多大的官,都希望家人平安。这座大门的砖也不是普通的砖,是黄山用来做砚台的石头。由此可见内务府总管索大人家是多么富裕……”车夫一面了如指掌地说着,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眉毛眼睛以至整个五官都活动起来,一面手舞足蹈地比划着,热闹非凡,倒也平添几分樂趣。听过他这么一说,再看砖雕还真是生动了几分。
秦老胡同往南,再走两条胡同就来到了东棉花胡同。这里应该是南锣鼓巷中最热闹的地方了,人流涌动,摩肩接踵。随处可见青涩又靓丽的脸庞,他们具有极强的镜头感,举手投足都充斥着饱满的情绪,这让东棉花胡同虽穿着古色古香的皮囊,骨子里却有一股不老的青春力量。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这条胡同的中央戏剧学院。
7 绮园砖雕。
1 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
2 中央戏剧学院大门口。
中戏的门庭开阔明朗,传统的暗红色基调,让它不像一所学校,更像一家大户人家的宅院。事实上,这里的确曾住过一位大人物——曾在段祺瑞政府担任陆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职务的靳云鹏。这位军阀跟所有喜欢玩弄权术的政客一样,对权力和名利有着执着的追求,也通过不少手段敛聚了大量的不义之财,并通过自己的府邸将这些赤裸裸地展现出来。所以他的宅子必然具有高大威武的气派,更有奢华的富贵之态。当年他买下这里,把整个四合院一分为二,一半保留了中式庭院的方正,一半修成了切合当时潮流的西洋楼房。
沿着东棉花胡同走过中戏,从第一条小巷子往北走,抬头就会看到用繁体字写的“蓬蒿剧场”的蓝色标志,在灰色的胡同中十分抢眼。这条窄窄的巷子,一边是中戏的围墙,墙上贴着的各种戏剧海报给原本平淡的胡同增添了文艺气息;另一边是居民院子,家家户户的门前种植着藤蔓植物,旁边停着自行车,一派安静祥和的生活氛围。蓬蒿剧场就在其中,正如剧场的名字一样,“蓬蒿人”就是普通人的意思。
再往南,过了板厂胡同就是炒豆胡同。炒豆胡同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为它曾是僧格林沁的王府。僧格林沁是元代皇族后裔,又是清初孝庄皇后的娘家嫡孙,在历史上更有显赫的身份,是走向衰亡的大清帝国最后一个抗击外国侵略的常胜将军。承袭科尔沁郡王的他,因战功频立而被加封为亲王食双俸。这样一来,其最初拥有的一般郡王府,也随着主人地位的上升而日益扩张,最终发展成“前门在炒豆胡同.后门在板厂胡同,中、东、西三路各四进院落”的巨大建筑群。
如今挂牌的文保单位“僧王府”在炒豆胡同77号,是昔日僧王府建筑群的主体部分。顺着斑驳的朱漆大门往里瞅,院内树木葱郁,随风飘摇的除了树枝树叶外,还有细铁丝上挂着的白色大汗衫——总之怎么也不像昔日王爷府邸的模样。与王府住宅区一正一反比肩而立的僧忠亲王祠,虽然不比王府本院的五脊六兽、高屋华厦,面积略小却也是三路四进的最高规格。如今它改为了侣松园宾馆,取名是源自原先祠堂门前的两棵树,一棵是松树,另一棵也是松树。当年两棵松树如情侣般比肩并立,虽非同年同月同日生,却同年同月同日死,也算凄美忠贞。今天这里依然保持着腰厅、垂花门、上房院、后罩房错落有致,抄手游廊相互连通的旧貌。
TIPS
茅盾故居
地址:东城区后圆恩寺胡同13号
时间:9:00-16:00(周二-周日)
门票:免费
蔣介石行辕
地址:东城区圆恩寺后街7号
绮园
地址:东城区秦老胡同35号
僧王府
地址:东城区炒豆胡同77号
3 僧王府旧址。
线路五 古老的玉河沿线
沿地安门外大街东侧往南,走过后门桥向东,沿玉河往南走,就来到了帽儿胡同口。看标志牌子上的简介让人大吃一惊——婉容、文煜、冯国璋等人的府邸都在此。没想到一条百米长的胡同竟然与这么多名人有联系,还有可园这样的私家园林。沿着胡同往里走,一辆辆三轮车从身边飞驰而过,一阵“叮铃铃”的清脆铃声打破了胡同的宁静。文煜的宅子门脸最大,有四个门当和一对门墩,但大门紧闭着。北洋政府时期,冯国璋购得此宅;日伪时期,冯国璋将此宅售与北平伪军司令张兰峰。
往胡同里面走,游人少了许多,逛胡同也变得惬意起来。走到一扇小门前,看到上面挂着“旧宅院”的牌子,紧接着是“清末帝溥仪之妻婉容的婚前住所”指向牌,以及关于婉容的介绍等。这扇小门开着,沿着狭窄的过道走进去,是一扇雕花精美的垂花门。这扇门要比刚进来的小门宽敞很多,朱红的大门两边各有一个长方形门墩,上方挂着圆润的垂花,颜色已经褪尽,露出原木本来的肌理。上面的彩绘颜色依稀可辨,但却布满了灰尘。雕花保存得极为完好,花瓣、花叶饱满的质感触目可及。有的叶子的颜色还未全褪,盈盈的绿色深入木纹,似乎凝固成了永恒。垂花门的里面是一方小院,但已不是老房子了。沿着门旁的小路继续往里走,墙上写着“私家宅院,禁止参观”,于是匆匆返回。
4 玉河沿岸风光。
5 冯国璋旧宅。
帽儿胡同南面是雨儿胡同。再往里走,不远就是齐白石旧居纪念馆。进门先见一座影壁,西进的月亮门后是抄手游廊,院子是长方形的,院内正中是建馆时雕铸的齐白石老人铜像。北房四大间,就是老人曾经居住的地方。现在的北房按照老人居住时的原样复制了下来。东一间是老人的卧室,中间两间是起居与会客室,西边一间是画室。据说老人在世时,室内装饰是由画家郁风设计的,均为民族风格。门帘、窗帘都是民间图案的纯棉面料,现在已经看不见了。如今,这里已辟为齐白石旧居纪念馆。东厢房内可看到白石老人的生平。齐白石因自小体力不济,不堪田耕重活,故在学画之前,父亲先让他学习木匠手艺,之后又改学雕花木工,逐步学会了花雕手艺。展览馆还陈列了白石老人1881年出师时雕刻的床柜图片。
6 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7 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8 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9 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1 大运河遗址。
沿着玉河穿过雨儿胡同后,发现河两岸种植着古槐、高柳、苍松、翠柏等树种,越走各种树木越发密集,不时有太湖巨石点缀在花草之间。往河里看,菖蒲、芦苇生长茂盛,一些盆栽荷花也点缀其间,形成了一道水乡风景。如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条水系,只是古老玉河的一小部分。在历史上,这条玉河源自什刹海前海之水,它向东流,穿过今天地安门大街上的万宁桥。沿着弧形的河道奔着东南一路扎下去,再穿过东不压桥和地安门东大街进入皇城,然后一真奔南,经过今天的北河沿大街、南河沿大街,再过东长安街沿正义路出城墙水关注入护城河。明清两代,因为这条河水源自玉泉山,系皇家御用,因此称为玉河。
来到玉河的南端,可见这里还矗立着历史考古学家徐苹芳题写的“通惠河玉河遗址”的石碑。通过介绍得知,这条河不仅是明清时期皇家御用河道,它还有另一个显赫身份——元代通惠河,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别看如今修复后的玉河只是条三四米宽的河沟,其实在元代,这里是可以行走粮船的河道。那时这里两岸绿树成蔭、河水潺潺、绵延数里,是达官显贵夏季消暑的好去处。新中国成立前夕,这里因长期战乱年久失修,玉河已基本断流。两岸杂草丛生、蚊蝇滋生,当年风光无限的水乡,成了一条臭水沟。1954年,北京市政府将这段玉河完全改造成了暗沟,万宁桥也一起被埋进了地下,所以大部分北京人都没有见过这条神秘的河流。直到2009年,这段玉河由暗渠改明河,才得以再次与世人见面。
2 东不压桥。
这次重修,修复了东不压桥,使其再次出现在了玉河之上。这座桥位于地安门东大街的北侧,是一座东西走向的单孔石拱桥。因为位于地安门以东,且皇城墙没有从其上跨过,因此得了“东不压桥”这个奇怪的名字。这座桥与通惠河同龄,也是正经的元代古迹。此次挖掘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东不压桥桥面虽为元代砖石,但桥基却为一水儿的明代城砖。专家推测,应该是明朝时,这座桥梁曾大修,换过基石,才会出现这样明显的混搭特点。据附近老住户说,东不压桥桥孔龙门券上石雕的龙首十分精美,20世纪50年代拆除时,不少老百姓都来围观。这次修缮,也专门增修了券脸,桥上还加装了精美的玉石栏杆,成为玉河上的一道重要风景。
东不压桥路北,还有一座小巧别致的四合院,这便是清代古刹玉河庵。从《北京寺庙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出,玉河庵建于清嘉庆八年,曾经有房十五间,佛像六十余尊,是一座小庙。据老人说,新中国成立前,这里出售治疗风湿的药膏,不少来玉河游玩消夏的人都会进庙求药。如今小庙保存完好,山门西侧还立着青石碑一座,两进院落均有正殿三间和东西配殿。
3 地安门雁翅楼24小时中国书店。
4 东不压桥胡同。
玉河庵往西南过十字路口,在地安门西大街与地安门内大街交叉口矗立着雁翅楼(复建),这里现在是中国书店。中国书店的金字牌匾在蓝绿色调门梁彩绘的映衬下,显得庄重古朴。踏进楼里的一瞬间,便仿佛走入了另一个世界,里面与门外的车水马龙完全隔绝开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书店内可闹中取静。西侧一层为大众图书的陈列销售区,内容涉及古籍、文史、艺术、传统国学等图书类别。文房四宝、现代文具以及充满北京特色的兔儿爷、绢人、京剧脸谱等工艺品,也是店里的特色产品。临窗的四张实木桌子和十六把椅子组成一个小巧简洁的阅读休闲区。大部分时间这里都坐满了读者。拾级而上,二层主要陈列着古籍、旧书。除阅读区外,还设有活动区,古籍展览、文化讲堂、读书会、研讨会等区域,为举行各种文化活动提供了舒适的条件。
5 玉河庵遗址里的夹杆石。
6 玉河沿岸風光。
TIPS
婉容故居
时间:无
地址:东城区帽儿胡同37号
门票:无(不开放)
冯国璋旧宅
时间:无
地址:东城区帽儿胡同9号
门票:无
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时间:9:00-17:00(周二-周日)
地址:东城区雨儿胡同13号
门票:免费
玉河庵
时间:无
地址:东城区东不压桥49号
门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