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的中国国家公园研究综述

2019-01-02丛丽

风景园林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数量公园期刊

丛丽

1 中国国家公园研究年谱分析Chronological analysis of national parks in China

2 1980 2017年中国国家公园研究文献来源类型数量年度分布图Number of source-based research literature on Chinese national parks (1980 2017)

1 研究背景

在过去40年中,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国外国家公园探索、建设之路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和分析,然而百家争鸣、众说纷纭,国家公园体制建立的核心问题尚未达成共识。中国如何吸取国外经验,打破现有困境,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体制是国内研究者们共同关注的命题[1-6]。本研究旨在对中文语境下国家公园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理清现阶段主要研究进展和现存问题,更好地指导中国国家公园的研究和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

2 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学起源于情报学科,最早出现于1969年,主要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等计量研究方法,研究文献情报的分布结构、变化规律、数量关系和定量管理等[7-8]。文献计量学是进行定量化分析某一领域研究现状和趋势非常直观的一种方法,现已在很多学科领域得到运用,例如,野生动物旅游研究、环境土壤学研究、环境管理、材料学等[9-11]。普赖斯定律和布拉福德定律是文献计量学中2个重要定律。赖斯定律是针对作者分析的一个定律,主要观点为同一学科研究主题中,高生产力作者撰写了该领域半数的论文,高生产力作者数量约等于全部作者总数的平方根[12]。布拉福德定律是定量描述科学论文在相关期刊中集中与离散状况的一个规律,具体阐释如下: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遵循布拉福德定律,将某一研究领域的载文期刊划分为3个区域 (核心区、相关区、离散区),如果3个区域的期刊数量之比满足n1∶n2∶n3=1∶a∶a2(其中n1、n2、n3为3个区域的期刊数量,a 为布拉福德系数,a >1),则它的分布规律符合布拉福德定律[13]。

本文作者以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简称CNKI)作为信息统计源,运用文献计量法,以“国家公园”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了1980年1月1日—2017年11月14日的所有载文,把所下载的全部文献导进Note Express文献管理软件,剔除重复文献,最后共得到1 695条国家公园相关文献。然后把这些文献逐一按照题目、作者、出版年、文献来源、关键词、内容类型、案例地、资助和摘要等条目整理到Excel文件中,汇成本文分析的数据库基础。笔者以1 695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国家公园研究现状进行定量分析和综合述评。

3 文献计量分析

3.1 文献年谱分析

在搜集的1 695篇文献中,中国学者对国家公园的关注开始较晚。在经历长达十几年的少数探索研究阶段之后,2003年左右出现了跳跃式发展,研究数量逐渐增多(图1)。2008年,年总文献数量增至64篇,并且呈现增长趋势,2014年文献数量较2013年实现近双倍增长,达到144篇。从中国知网的学术趋势统计来看,中国对于国家公园的学术关注度呈现由缓慢增加到陡然增加的态势。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2015年8月—2017年11月共有776篇文献,仅2年的时间发表文献数量占总文献数量的一半左右(总文献数量的45.8%)。

3.2 文献来源

1980—2017年中国国家公园研究文献来源类型数量年度分布如图2所示。在1 695篇文献中,包括1 033篇期刊文章(60.9%)、53篇硕博士论文(3.1%)、55篇会议论文(3.2%)以及554篇报纸文章(32.7%)。1 033篇期刊文章共刊载于412种杂志上,刊载文献数量最多的10种期刊包括《中国园林》《环境保护》《林业建设》《世界林业研究》《风景园林》《林业调查规划》《旅游纵览》《森林与人类》《旅游学刊》和《生物多样性》(图3)。53篇硕博论文分别来自云南大学(5篇)、北京林业大学(4篇)等40个高校和研究机构,其中博士论文9篇,硕士论文44篇。554篇报纸文章来自129种报纸媒体,其中刊文数量排名前5名的报纸媒体分别为:《中国旅游报》(62篇)、《中国绿色时报》(36篇)、《青海日报》(32篇)、《三江源报》(21篇)和《云南日报》(18篇)。

依据布拉福德定律对1 033篇刊载文章所属期刊进行进一步分析,刊载文章在11篇(含)以上的期刊划归为国家公园研究核心区期刊;刊载文章数量在3~10篇的期刊划归为国家公园研究相关区期刊;刊载数量为2篇及以下的期刊划归为国家公园研究离散区期刊。其中核心区信息密度最高,每种期刊平均刊载22篇论文;相关区次之,每种期刊平均载文4.6篇;离散区最低,每种期刊平均刊载1.2篇论文。经计算,布拉福德系数a=5。核心区共14种期刊杂志,共载文312篇,相关区共69种期刊,共载文322篇;离散区共329种期刊,共载文400篇,3类期刊各载文约1/3左右。国家公园研究核心区14种期刊主要来自包括风景园林学科、旅游学科、林学、环境学、野生动物保护学科等。

3 1980 2017年中国国家公园研究刊载文献数量最多的10种期刊Top 10 periodicals in quantity of literature on Chinese national parks (1978 2017)

4 1978 2017年中国国家公园研究期刊关键词词频前20Top 20 keywords in frequency of national park research in China (1978 2017)

3.3 关键词分析

1978—2017年国家公园文献中有关键词的共1 185篇文章,包含2 514个关键词,共13 601频次。把关键词按照出现的频次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分析现有研究热点话题。频次排名前20的主要有“国家公园” “风景名胜区” “风景园林”“生态文明”“生态旅游”“生态保护”“黄石公园”“公园管理”“地质公园” “自然保护区”“美国国家公园”“美国”“保护地”“管理”“国家公园体制”“黄石国家公园” “主体功能区” “生物多样性”“管理体制”“三江源”“森林公园”等(图4)。其中“资产管理”等2 049个关键词频次仅为1,占总关键词的45.2%。

3.4 核心作者群分析

核心作者群是指那些发文量较多、影响较大作者[14]。普赖斯(Price)提出核心作者群N1=0.749(Nmax)1/2。N1为核心作者至少应发表的论文数;Nmax为统计年段内最高产的一位或多位作者的论文数,发表论文数在N1以上的作者,被称为核心作者[14-16]。除去报纸类型,对1 185篇期刊、硕博士论文及会议论文的作者进行分析,共有1 420名作者,共2 021频次。其中有110位外国学者,如大卫 卡尔 施耐德、David W. Schindler、Priya Shyamsundar等参与合作114篇文献。第一作者有774位。1 185篇文献中,独立作者文献约占50%(509篇)。依据作者生产力(发表文章总数)排序前5的作者分别为:苏杨(28)、唐芳林(27)、杨锐(18)、王梦君(11)和吴承照(11)。因此也得出Nmax=28,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核心作者至少应发表的文献数N1=3.96,即4篇文献为核心作者群门槛值,进入核心作者群核心共有96位作者。该核心群体共发表论文330篇,占论文总数的16.3%,这与普赖斯定律的50%还有很大距离,说明中国高影响力国家公园研究的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核心作者人数仍偏少。

3.5 资助情况

1 695篇文献中,14%的文献有项目资助,其中获得国家自然和社科基金资助的文献共占6.3%(107篇),来自英国和加拿大资助的基金项目4项,此外有来自国家部委的教育部(7篇)、环保部(6篇)、住建部(3篇)和交通部(2篇)的资助。中国地方基金中,云南省地方基金资助15篇,福建省7篇,北京市7篇,青海省6篇,此外四川省、广西、湖南省、黑龙江省、湖北省等各有2~4篇资助。省部级赞助课题来源与国家公园试点所在区域基本吻合。对受资助的文章关键词进行词汇云图构建(图5),可见受资助的课题主要研究对象围绕美国国家公园、国家公园体制建立、风景名胜区、风景园林、自然保护地、社区参与等方面;而研究问题逐渐深入,涉及功能分区、有效性评价、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游憩价值评估、管理体制、发展模式等。

3.6 针对性研究案例空间分布

在1 695篇文献中,其中50%(781篇)文献涉及案例地的针对性研究,主要内容分为3个部分:国外发展经验介绍、国内实践探索经验总结以及试点国家公园建立的要点探讨建构。19%的文献涉及国外发展经验,共覆盖25个国家。依据文献涉及案例地频次由多到少排列,美国以209篇占据了绝对优势,排在第1位,此外,加拿大(25篇)、英国(17篇)、南非(11篇)、澳大利亚(10篇)、新西兰(9篇)、日本(6篇)、泰国(5篇)、巴西(4篇)、波兰(3篇)、智利(3篇)等依次排后,还有17篇文献针对多个国家公园的管理经验进行综合分析比较。

25%的文献结合中国国家公园试点中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案例地涉及中国现有27个省市自治区,依据文献涉及案例地频次由多到少排列,排名前十的省市自治区分别为:云南(133篇)、青海(72篇)、台湾(30篇)、浙江(28篇)、四川(20篇)、黑龙江(15篇)、贵州(12篇)、吉林(12篇)、北京(9篇)、湖北(9篇)。同时也发现,迄今辽宁、天津、上海、宁夏、甘肃、江西以及澳门和香港8个省市自治区尚未涉及(图6)。

5 1978 2017年中国国家公园研究受资助文献的关键词词汇云图Keyword cloud chart of funded literature of China national park research (1978 2017)

6 1978 2017年中国国家公园研究各省市自治区案例地频次分布前10Case studies of top 10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parks in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in China (1978 2017)

4 研究内容

结合论文题目和摘要内容,分析现有研究文献,总体上呈现3个阶段特征。

第1阶段:20世纪80年代—2002年,前期探索研究阶段。这一时期共有177篇期刊文献,前瞻性地介绍了以美国为主的国家公园发展概况,引起学界和业界的关注。风景园林学科的中国学者对这一现象关注的较早,也是最多的。如1982年孙筱祥的《美国的国家公园》[17],1987年夏义民的《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的新趋势》[18]。 该阶段主要以国外国家公园发展经验介绍为主,地域范围以美国为主,后来扩展到澳大利亚等世界多个国家。研究视角围绕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第2阶段:2003—2012年,国外经验引介阶段。这一时期共有403篇文献。以杨锐博士论文《建立完善中国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体系的理论与实践》为主要标志[19],开启了中国学者对国外经验的多角度关注和深入分析。同时学者的学科背景从风景园林扩展至野生动物保护、林学、地理学、旅游等。研究对国外的经验介绍逐渐深化,深入到国家公园的旅游规划[20]、国家公园立法[21]、制度保障[5]、管理体制[16-19]等许多方面。值得肯定的是,这一时期24篇硕博士论文为中国后续国家公园研究奠定了研究基础,拓展了研究思路。国外经验的介绍也涉及多个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韩国、新西兰[22-32]。基于云南和黑龙江、青海等地方国家公园试点经验的分析和总结,为试点积累了本土化经验[33]。

第3阶段:2013—2017年,本土发展探索阶段。共1 109篇文献。2013年以后国家公园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呈喷发式增长,如《中国园林》《旅游学刊》《生物多样性》等核心期刊,先后多次以专题形式探讨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风景园林、旅游管理、人文地理、野生动物保护、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学者都开始从不同角度探索国家公园体制建立途径[34-37]。不同学科百花齐放,说明国家公园研究进一步深化,涉猎学科和话题进一步拓展。包括对国家公园的内涵与特征探讨[36-37]、保护地现存问题分析[38]、国家公园管理体制[28]以及社区参与模式[39]等方面。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通过文献计量的分析发现中国国家公园研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风景园林学科研究源远流长,近5年成为多学科研究新热点[40-41]。依据文献年谱分析,中国国家公园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现已经历了从前期探索研究阶段和国外经验引介阶段进入本土发展探索阶段。2003年和2013年为国家公园研究的2个重要时间节点,2003年之前,国家公园研究数量较稳定,年度数量不足10篇,2013年随着国家公园体制建立的政策出台之后,旅游、林学、野生动物保护等学科争相开始探索国家公园发展策略,国家公园研究成为学界和社会实践共同探讨的研究热点,文献数量呈直线爆发式增长。

2)聚焦国外发展经验和国内实践总结,研究问题逐步深入。现有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国外经验借鉴、国内试点总结和国家体制建构3个方面,尤其在国外经验的学习过程中,以美国国家公园为研究的对象多达209篇,占据了绝对优势;而日本、韩国、越南、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则较少涉及。刊载国家公园研究的1 695篇研究文献,覆盖412种期刊,139种报纸媒体和40多所高校的硕博士论文涉及1 420名作者。一些作者围绕国家公园研究课题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研究问题深入,涉及功能分区[42]、有效性评价、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游憩价值评估、管理体制、发展模式等。

3)核心期刊比例低,科学定量研究方法相对缺乏。在现有文献中,60.9%的文献来自期刊,依据布拉福德定律分析发现,在布拉福德系数为5的情况下,3类期刊上刊载文献数量大约各占1/3,所有期刊被划分为核心区、相关区和离散区3种类型。然而,国家公园研究核心区期刊数量仅占总期刊数量的3.3%,而离散区期刊数量占总期刊数量比例多达79.8%;在核心区的14种期刊中被列入国家中文核心期刊、CSCD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或CSSCI中文期刊目录的期刊仅有《中国园林》和《旅游学刊》这2种;很多国家核心期刊由于刊载文献数量不足5篇,分布在相关区和离散区,例如,《地理科学》《山地学报》《自然资源学报》《城市规划》等。刊载国家公园的研究文献中,博士论文占总文献比例非常小,仅占总量的3.1%,而报纸占文献来源总量的33.7%。对论文关键词中所涉及的研究方法分析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经验分析和建构方法,这也与国家公园研究阶段和研究问题相关,科学定量研究相对缺乏。

4)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文献合作度不高。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群门槛值为4篇文献。96位核心作者共发表论文占文献总数的16.3%(330篇),这与普赖斯定律的50%还有很大距离;78.9%的作者(1 121位)仅发表一篇文章。作者群尚未稳定,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总体研究数量不足。此外,作者中50%的文献为独立作者,在剩下合作的50%文献中,主要是同一单位机构之间的合作;这与很多学科中文献的合作达到70%以上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肯定的是,共有6.7%(114篇)文献作者与国外学者进行了合作。

5)针对性研究空间分布不平衡,需求侧研究缺失。现有研究中25%的文献结合中国国家公园试点中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案例地空间分布呈现不平衡的特征,云南和青海省进行了较多的尝试,而仍有8个省市自治区迄今为空白。现有针对性研究内容主要针对具体试点公园体制建设中试点经验总结、体制构建策略、社区参与、功能分区等,根据中国目前学术研究的现状,建议未来进一步深入探讨中国情境下国家公园的内涵和特征,但这些研究主要是从国家公园供给层面的研究,而针对国家公园的访客游憩需求,游憩使用者及游憩行为空间特征研究缺失。

5.2 未来研究建议

中国的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我们还面临诸多问题,特别是作为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发展压力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我们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的模式做法,需要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机制。目前国家公园研究正处于发展阶段,试图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价还为时过早,建议未来更多学科和学者以更加多元的方式来关注和讨论,如何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体制这个问题。结合现有定量分析结果,建议未来研究要运用恰当:运用恰当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去深入分析现有问题背后的影响机制要运用恰当。逐步加强国家公园研究的深度化;增加研究的合作度和合作率,增加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以及国内外学者之间的合作。

学术研究适当关照需求侧研究。加强对国家公园的访客游憩需求,游憩使用者及游憩行为空间特征研究,加强对环境承载力管理、相关者的利益保障机制、自然遗产回归公益等问题研究,进一步增加国家公园研究文献总量。

注释:

图1~6由作者绘制。

猜你喜欢

数量公园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在公园里玩
期刊问答
统一数量再比较
头发的数量
一见如故
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510家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