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传感器光电经纬仪图像增强系统研究

2019-01-02谢泽峰

激光与红外 2018年11期
关键词:经纬仪数字图像图像增强

谢泽峰

(中国人民解放军92941部队,辽宁 葫芦岛125000)

1 引 言

光电经纬仪是靶场光电测量的重要设备,主要用于靶场的导弹、卫星等航天器发射、测控任务,以及运载段的观测与控姿,同时可用于常规靶场的武器精度鉴定及性能检测工作[1]。

靶场光测经纬仪发展的两大趋势,一是提高经纬仪本身的测量能力,主要手段是结合雷达、遥测、激光测距、各种探测器以及图像处理等技术;二是提高测量的可视化程度,主要手段是借助各种探测器和图像处理技术。显然,探测器和图像处理技术在光测经纬仪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探测器发展相对缓慢且提高性能的成本相对较高,而图像处理技术发展较快,应用灵活,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2-3]。光学经纬仪中的图像处理技术主要涉及到目标识别、增强显示和特性测量等领域,目标识别和增强显示对于测控方面具有直接的实践意义[4],目标识别主要用于目标的识别、脱靶量的输出和自动跟踪,增强显示主要用于辅助人眼跟踪和提高测量的可视化水平。目前,目标识别技术研究较早,应用广泛,但是复杂背景下的目标识别技术依赖于图像场景,图像增强技术研究火热,基于单幅图像或静态图像的图像增强算法研究较多,而动态图像的实时增强算法研究相对较少。图像处理和图像增强都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图像的增强显示[5-6]。

本文简要介绍光学测量系统原理,分析各波段光学系统的性能,给出图像增强系统方案,介绍各种图像增强算法,仿真实现了等间距图像增强算法。

2 光学测量系统简介

2.1 光学测量系统原理

多传感器经纬仪的光学测量系统主要由光学系统、成像器件、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存储系统和图像增强系统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目标通过光学系统成像于成像器件(主要有可见光相机和各波段红外相机),成像器件输出数字视频(部分相机可同时输出模拟视频),通过光纤通讯系统传输给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存储系统和图像增强系统。其中,一路数字图像与测量信息(时间、角度、帧频)传输给图像存储系统进行同帧存储,用于事后数据处理;第二路数字图像传输给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对数字图像进行处理后输出脱靶量信息给伺服系统,用于自动跟踪;第三路数字图像传输给图像增强系统,用于实时增强显示和辅助人工跟踪。

图1 光学测量系统原理图Fig.1 Principle diagram of optical measurement system

图像处理系统由上位机和下位机组成,下位机处理图像获得脱靶量后发送给跟踪系统,上位机用于选择自动跟踪方式、目标选择等,并将选择项传输给下位机,上位机与下位机同时处理图像,上位机处理图像依赖于操作系统和Visual C++编程软件,并在图像处理软件中显示8 bit图像,下位机通过下位机板卡处理完图像后,生成10 bit图像并以SDI格式输出图像。图像处理系统采用拉伸的形式对图像进行处理,注重目标的识别,对图像的成像质量没有特别要求,因此下位机输出的图像比上位机显示的图像具有更好的可视性,特别对于弱小目标,下位机输出的图像显示效果更好。

图像处理系统只处理短波红外图像和中波红外图像,并且只采用拉伸方式对图像进行处理,与图像处理系统不同的是,图像增强系统不仅处理短波红外图像和中波红外图像,还处理可见光CCD图像,图像增强系统所使用的图像增强算法比较多。图像处理系统与图像增强系统的不同之处还有,图像处理系统因为自动跟踪需要,要处理100帧的数字图像,而图像增强系统只用于显示,只需要处理25帧的数字图像,两者都需要对高帧频图像进行抽帧处理。

2.2 各波段光学系统

多传感器光电经纬仪具有三个波段的传感器(探测器),其中可见光波段的CCD传感器,短波波段的短波红外传感器,中波波段的中波红外传感器。CCD光学系统与短波红外光学系统采用共口径(如图2所示)、光谱分光设计,采用镀膜镜片透过可见光反射短波红外,从而实现分光,中波红外具有独立的光学系统。多波段共口径技术便应运而生,其可以满足对目标进行多波段信息行准确探测的要求,既可以得到目标的可见光图像,又可以得到目标的红外图像[7]。

图2 多传感器共口径示意图Fig.2 Multi-sensor common aperture schematic

3 图像增强技术应用

3.1 图像增强系统

标准图像增强系统由数字图像输入、图像处理和图像显示或输出等部分组成。如图3所示,各传感器数字图像通过CameraLink接口传输给机上光纤,机上光纤传输给机下光纤,机下光纤对各路数字图像进行分路,CCD数字图像分四路,一路用于存储,一路用于图像增强,两路备用;SWIR数字图像分五路,一路双medium用于存储,一路单medium用于校正,一路用于图像处理,一路用于图像增强,一路备用;MWIR数字图像分四路,一路用于存储,一路用于图像处理,一路用于图像增强,一路备用。

各传感器各有一路数字图像传输给图像增强系统,用于增强显示,传输给图像增强系统的数字图像在机下光纤输出时被抽帧成25帧,图像增强系统采集卡采用标准的CameraLink接口图像采集卡。图像增强系统主机采用DELL Precision Tower 7910工作站,图像增强软件采用Visual C++编程工具开发,三路图像同时显示于软件界面,可选择其中一路放大显示,各图像可以采用不同的软件算法进行增强显示。另外三路图像增强处理后,转换成SDI视频格式,通过SDI视频输出卡输出。

图3 图像增强系统示意图Fig.3 Image enhancement system schematice

3.2 图像增强算法

红外图像增强算法[8]主要分为空域法和频域法。空域法在空间域内对图像像素的灰度级直接进行变换,包括点运算和邻域运算,其中点运算又包括灰度级校正、灰度变换和直方图修正,邻域运算主要包括图像平滑和图像锐化。频域法就是在图像的某种变换域内对图像的变换值进行运算,主要包括低通滤波、高通滤波和同态图像增强。考虑到图像增强的实时化,图像增强的运算量不能太大,否则将难以实现实时处理,因此基于点运算的图像增强算法在实时处理上占有更大优势[9-10]。

多传感器经纬仪图像增强软件界面所图4所示,右边三幅图像分别为短波红外、可见光、中波红外图像,左边大图像为右边三幅图像之一的选择放大。在右边三幅图像中点击鼠标右键,可以选择不同的图像增强算法,三幅图像独立选择图像增强算法,可供选择的图像增强算法主要有:无增强显示(可选择高低位显示),图像平滑,直方图均衡,对数增强,锐化增强,三种去雾算法,二种滤波算法,伪彩色增强和灰度级等间距增强算法,其中灰度级等间距增强算法是针对灰度集中场景设计的。

图4 图像增强软件界面Fig.4 Image enhancement software interface

3.3 等间距增强算法

鉴于外场图像灰度过于集中,末段目标弱小时目标背景灰度接近,且其他图像增强算法容易造成灰度合同,多传感器光电经纬仪增加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等间距增强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思路是,统计灰度图像被占有的灰度数量n,灰度图像的第i个灰度被映射到新的灰度255×i/n。等间距增强算法的Matlab实现主要代码如图5所示,Visual C++代码实现同理。

图5 等间距增强算法Matlab代码Fig.5 Equal spacing enhancement algorithm matlab code

4 仿真验证与分析

4.1 仿真验证

选取外场两组640(H)×512(V)短波红外图像进行等间距增强算法测试,如图6和7所示,(a)为原始图像,(b)为增强图像。 由图可见,增强图像对比度更加明显,细节信息显示更加突出。

图6 短波红外图像1Fig.6 Short wave infrared image 1

图7 短波红外图像2Fig.7 Short wave infrared image 2

4.2 主观视觉效果分析

主观上,图6和7中原始图像的细节欠丰富,图像对比度小,背景和目标图像层次不明显,图像的整体视觉效果模糊;增强图像细节丰富,背景和目标图像层次明显,目标清晰度高,图像的整体视觉效果清晰。

4.3 客观定量分析

客观上,为验证图像增强的有效性,采用信息熵和标准差作为增强效果的定量评价指标[11]。

信息熵:

标准差:

式中,pr( rk) 为灰度直方图;f表示图像 f( x ,y)的灰度平均值;M和N表示图像的行数和列数,图像的信息熵反映图像包含的信息量大小,信息熵越大,图像中含有的信息量就越多。图像的标准差反映图像的细节信息,标准差越大,图像细节信息就越多,也就越清晰。实验结果数据如表1和2所示。

表1 红外图像1增强客观评价数据Tab.1 Infrared image 1 enhances objective evaluation

表2 红外图像2增强客观评价数据Tab.2 Infrared image 2 enhances objective evaluation

由表1和2可知,与原图像相比,增强图像的信息熵不变,而标准差变大,说明原始图像经过等间距增强算法后,增强图像信息量一点都不会减少,反而包含的图像细节信息量变多了,图像清晰度提高了,图像整体可视化增强效果明显。

4.4 实时性分析

采用DELL Precision Tower 7910工作站,在core i7-6820 CPU@3.30 GHz、4 GHz RAM计算机环境下,采用等间距增强算法处理短波红外图像,处理一副图像的平均时间为0.008856 s,最大时间小于0.009 s,一般认为单帧图像处理时间低于0.04 s即可以实现实时化,因此完全能够满足图像增强显示实时处理要求。

5 结 论

本文分析了靶场光测经纬仪的发展趋势,对图像处理和图像增强进行了简单分析,在介绍多传感器经纬仪的光学测量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多传感器经纬仪各波段光学系统的性能,介绍了该型经纬仪采用的图像增强系统方案和各种图像增强算法,并仿真实现了等间距图像增强算法。

猜你喜欢

经纬仪数字图像图像增强
一种基于斜向观测的镜面法线方向测量方法
数字图像水印技术综述
图像增强技术在超跨声叶栅纹影试验中的应用
水下视觉SLAM图像增强研究
虚拟内窥镜图像增强膝关节镜手术导航系统
陀螺经纬仪校准系统精确对中方法探讨
ARGUS-100 艺术品鉴证数字图像比对系统
基于图像增强的无人机侦察图像去雾方法
黄道经纬仪
光电经纬仪自适应调焦窗口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