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陈运溶麓山精舍辑刻本盛弘之《荆州记》刊误之一
2019-01-02刁美林
刁美林
(故宫博物院 图书馆,北京 100009)
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为中国古代地记中之佼佼者,全书正文依巴东、南郡、江夏、襄阳、南阳、顺阳、宜都、武陵等郡排序,各郡分县记述境内名胜古迹、洞穴矿泉、地方特产、历史典故、神话传说、高山大川等,于补证《晋书·地理志》及《宋书·州郡志》之记载有较高价值。此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著述中颇见著称,唐、宋地理典籍中尤多征引,以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李昉《太平御览》征引最多:“《荆州记》作者数家,惟盛弘之最著,诸书称引盛《记》亦最多。”①然是书久散失闻,约在唐宋时期即已亡佚,撰者盛弘之生平行状亦不可考,唯《隋书·经籍志》云:“宋临川王侍郎盛弘之撰《荆州记》三卷。”②清曹元忠据《宋书·州郡志》比照《荆州记》,认定成书时间当在刘宋文帝元嘉十四年(437年)左右,③大致不误。清代学者王谟、陈运溶曾对其进行辑佚,分别有《汉魏遗书钞》本和麓山精舍本,各有成就,本文即以陈运溶麓山精舍辑刻本为研究对象。
陈运溶(1858-1918),字子安,号芸畦。湖南善化人。援例授修职郎,江苏补用县丞。他淡泊仕途,毕生致力于辑录湖南古地理佚书。所辑、撰有《麓山精舍丛书》、《湘城访古录》、《湘城遗事记》、《灵麓山人诗集》、《逸庐文集》等,达数百卷,全部自辑、自撰、自刊。《麓山精舍丛书》刊于光绪二十六年,是从《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北堂书钞》、《水经注》等文献中辑录湖南地方文献佚书,包括六朝地记、唐宋图经等八十六种,其中就有盛弘之《荆州记》。与王谟辑本相比,麓山精舍本盛弘之《荆州记》佚文文本更加遵循引源文本,除所犯失误及刻意订正引源讹误外,增删改动极少。陈运溶还同时罗列多种版本的佚文文本,如将《艺文类聚》、《太平御览》、《水经注》等关于同一内容的文本进行对比,并引用《水经注》等文献之相关记载加以注释,具有示范意义。
然笔者通过将其与引源文本及其它相关文献记载对比之后,发现辑本文本有诸多讹误之处,包括错辑、误辑、衍辑、漏辑及字形、字音相似等各种情况,不利于后人利用。本文即以陈氏麓山精舍辑本文本为基础,查勘对比其它相关记载,订误正讹,以期还原盛弘之《荆州记》本来面目。
1.巴东城西有一栢柱,孤殖,大可数围,高三丈余,相传世公孙叔时楼柱,乃云斫之血岀,枯而不朽,历代弥固,将恐有物凭焉。(辑录于《太平御览》卷一八七,麓山精舍辑本《荆州记》卷一④)
按:据文义,“殖”当作“直”,“世”当作“是”,“公孙叔”当作“公孙述”。均音似误。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一八七原文为:“巴东城西有一栢柱,孤殖,大可数围,高三丈余,相传是公孙述时楼柱,乃云斫之血岀,枯而不朽,历代弥固,将恐有物凭焉。”汉刘珍《东观汉记》:“公孙述,字子阳。扶风茂陵人。”⑤曾“自立为蜀王,遣任满据荆门”,⑥“横江作浮桥,斗楼立攒柱,绝水道”。⑦亦据唐白居易《白氏六帖事类集》:“公孙楼柱。盛弘之《荆州记》曰:‘巴东有一折柱,孤直,高三丈,大可十围,传云是公孙述楼柱,破之血出,枯而不朽。’”⑧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公孙楼柱。盛弘之《荆门记》曰:‘巴东有一折柱,孤直,高三丈,大可十围,传云是公孙述楼柱,破之血岀,枯而不朽。’”⑨宋祝穆《方舆胜览》:“公孙楼柱。盛宏之《荆门记》:‘巴东有一折柱,孤直,高三丈,可十围,相传云是公孙述楼柱,枯而不朽。’”⑩“折柱”文义不通,“枯而不朽”形容树木,当作“柏柱”为是。清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巴东城西有一柏柱,大可数围,高三丈余,相传是公孙述楼柱,汉仪黄肠题凑苏林曰:‘柏木黄心,故曰黄肠。’”
2.鱼复县瞿唐滩上有神庙,极灵验,经过者皆不得鸣鼓角,商旅恐触石有声,乃以布裹篙足。(辑录于《北堂书钞》卷一三八)
按:查唐虞世南《北堂书钞》,文本一致。然笔者查阅郦道元《水经注》卷三三:“瞿塘滩上有神庙,尤至灵验,刺史二千石经过,皆不得鸣角伐鼓。商旅上水,恐触石有声,乃以布裹篙足。”作“瞿塘滩”。另隋杜公瞻《编珠》卷四、唐杜甫《杜诗详注》卷一五、唐韩愈《详注昌黎先生文集》卷二、明陈禹谟《骈志》卷一七、明周复俊《全蜀艺文志》卷一一、明朱谋《水经注笺》卷三三、清赵一清《水经注释》卷三三、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卷二八、清厉鹗《宋诗纪事》卷五五、清吴士玉《骈字类编》卷一七五、清吴襄《子史精华》卷一一二、清张澍《蜀典》卷五、清张英《渊鉴类函》卷三八六、清张玉书《佩文韵府》卷五〇,文本记载亦均作“瞿塘滩”,惟《太平御览》卷七七一作“瞿唐滩”。据明严衍《资治通鉴补》:“江水自巴东鱼复县,东径广奚峡,斯乃三峡首也,峡中有瞿塘、黄龛二滩。”当以“瞿塘滩”为是。
3.鱼复县岸崩,将出礜石。(辑录于《太平御览》卷九八七)
《本草经》曰:礜石一名青分石,一名立制石,一名固羊石,味辛,生山谷,治寒热、鼠瘘、疮蚀,除热,杀百兽,生汉中。(辑录于《太平御览》卷九八七)
按:“将”当作“特”。形似误。《太平御览》卷九八七原文:“鱼复县岸崩,特出礜石。”
第二段为陈氏注文。注文是陈氏对佚文原文所作的注解和说明,亦多引自《太平御览》、《水经注》等相关典籍。该段注文脱“气”字。《太平御览》卷九八七原文为:“《本草经》曰:礜石一名青分石,一名立制石,一名固羊石,味辛,生山谷,治寒热、鼠瘘、蚀疮,除热,杀百兽,生汉中气。”
4.江津东十余里有中夏洲,洲之首江之汜也,故屈原云经夏首而西浮,又二十余里有涌口,所谓闲遨游涌而逸,二水之间谓之夏洲,首尾七百里。(辑录于《太平御览》卷六九)
按:“闲遨”当作“阎敖”,人名。《太平御览》卷六九原文为:“江津东十余里有中夏洲,洲之首江之汜也,故屈原云经夏首而西浮,又二十余里有涌口,所谓阎敖游涌而逸,二水之间谓之夏洲,首尾七百里。”“阎敖游涌而逸”为历史典故,源出《左传》。据晋杜预《左传杜林合注》:“涌水在南郡华容县,阎敖既不能守城,又游涌水而走。”宋程公说《春秋分记》:“水自夏水,南通于江,谓之涌口,《春秋》所谓阎敖游涌而逸,于二水之间者也。”又:“(庄公)十八年初,楚武王克权,使斗缗尹之,以叛围而杀之。迁权于那处,使阎敖尹之。及文王即位,与巴人伐申,而惊其师。巴人叛楚,而伐那处,取之,遂门于楚。阎敖游涌而逸。楚子杀之。其族为乱,冬巴人因之以伐楚。”清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左传》庄公十八年,阎敖游涌而逸。”清胡渭《禹贡锥指》:“江水又东,涌水注之,《春秋》所谓阎敖游涌而逸者也,在今监利县南。”
5.荆州城西有百余步有栖霞楼,临川康王之置。(辑录于《太平御览》卷一七六)
按:《太平御览》卷一七六原文为:“荆州城西百余步有丹霞楼,临川康王之置。”作“丹霞楼”。而同书卷六九载:“城西百余步有栖霞楼,临川王营置。”作“栖霞楼”。据唐徐坚《初学记》:“城西百余步有栖霞楼,宋临川康王置。”宋李祖尧《内简尺牍编注》:“栖霞楼,宋临川康王义庆建,一说宋李显守黄州时建。”宋佚名《锦绣万花谷》:“城西百余步有栖霞楼,宋临川康王置。”明陈耀文《天中记》:“城西有栖霞楼,俯临通隍,吐纳江流。”又:“江陵城西百余步有栖霞楼,宋临川康王义庆置。”明袁中道《珂雪斋集》:“江陵城大略在今郢城之间,其西有栖霞楼,近瞰江流,其地与八岭山相近。”应以“栖霞楼”为是。
6.王韶之《始兴记》曰城西百余歩有栖霞楼,临川王营置,清暑游焉,罗君章居之,因名为罗公洲。楼下洲上,果竹交荫。长杨傍映,高梧前竦。虽即城隍,趣同上壑。(辑录于《太平御览》卷六九)
按:此为陈氏注文。据文义,“上壑”当作“丘壑”。形似误。宋李昉《太平御览》卷六九原文为:“王韶之《始兴记》曰城西百余歩有栖霞楼,临川王营置,清暑游焉,罗君章居之,因名为罗公洲。楼下洲上,果竹交荫。长杨傍映,高梧前竦。虽即城隍,趣同丘壑。”又明陈耀文《天中记》卷一〇、明周圣楷《楚宝》卷一五、清谢旻《(雍正)江西通志》卷四〇均作“趣同丘壑”。
7.缘城堤边悉植细柳,绿条散风,清阴交陌。(辑录于《艺文类聚》卷八九、《太平御览》卷九五七)
按:《艺文类聚》卷八九原文同上。《太平御览》卷九五七原文:“缘城堤边悉植细柳,丝条散风,清阴交陌。”徐陵《玉台新咏笺注》卷四亦作“丝条散风”。清汪灏等《广群芳谱》卷七六、清张英《渊鉴类函》卷四一五、清陈廷敬《御选唐诗》卷一五、清张玉书《佩文韵府》卷一〇〇均作“绿条散风”。两种文本语义均通。
8.宅上山顶有玉女遂,营坟整固,上有乔木丛生,名为女贞林,常有白猿拪游,哀鸣清绝。(辑录于《太平御览》卷五七)
按:据文义,“遂”当作“冢”,“营”当作“茔”。形似误。《太平御览》卷五七原文为:“宅上山顶有玉女冢,莹坟整固,上有乔木丛生,名为女贞林,常有白猿拪游,哀鸣清绝。”亦作“莹”误。清王初桐《奁史》:“玉女冢乔木丛生,名为女贞林。”
9.洞庭之鲋出于江岷,弦膄青颅,朱尾碧鳞。(辑录于《太平御览》卷九三七)
按:据文义,“弦膄”、“弘膄”当作“弘腴”。形似误。《太平御览》卷九三七原文为:“洞庭之鲋出于江岷,弘膄青颅,朱尾碧鳞。”明杨慎《异鱼图赞》:“洞庭之鲋出于江渂,弘腴青颅,朱尾碧鳞。‘渂’即‘岷’字,又作‘汶’。”亦作“红腴”、“宏腴”。宋吴淑《事类赋》卷二九、明张自烈《正字通》卷一二、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卷九一、清张澍《养素堂文集》卷三四、清张英《渊鉴类函》卷四四二:“洞庭之鲋出于江岷,红腴青颅,朱尾碧鳞。”清胡世安《异鱼图赞笺》:“洞庭之鲋出于江渂(即岷,或作汶),宏(一作红)腴青颅,朱尾碧鳞。”清曾国荃《(光绪)湖南通志》:“洞庭之鲋出于江岷,宏腴毒颅,朱尾赤鳞。”作“毒”,形似误。亦作“素腴”。宋高似孙《剡录》:“洞庭之鲋岀于江岷,素腴青颅,朱尾碧鳞。”
10.江陵县东一百里有缘林山,茂林蓊郁,襄阳大路经由其西,所谓当阳之缘林也。(辑录于《太平御览》卷五七)
按:“缘林”当作“绿林”,山名。《太平御览》卷五七原文为:“江陵县东一百里有绿林山,茂林蓊郁,襄阳大路经由其西,所谓当阳之绿林也。”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一一、北周庾信《庾子山集注》卷一四、宋蔡梦弻《杜工部草堂诗笺》卷三一、宋吕祖谦《观澜集注》卷四:“绿林山,在今荆州当阳县东北也。”宋欧阳忞《舆地广记》:“有绿林山在县东,即所谓当阳、长阪也。”宋王象之《舆地碑记目》:“三王城古碑在当阳县之绿林山,汉王匡、王凤、王常之所屯,故曰三王城。”
11.应劭曰:江南郡江陵有津乡。今则无闻矣。(辑录于《水经注·江水注》卷三四)
按:此为陈氏注语。“南郡”前衍“江”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四原文为:“应劭曰:南郡江陵有津乡。今则无闻矣。”晋杜预《春秋释例》:“(庄)十九年。津。或曰南郡江陵县有津乡。”范晔《后汉书》:“征南大将军岑彭率二将军伐田戎于津乡,大破之。南郡有津乡,故城在今荆州江陵县东。”宋程公说《春秋分记》:“津。十九年(下同)。《释例》或曰南郡江陵县有津乡。江陵即荆南所治。而《广记》则云荆南枝江县西有津乡。《春秋传》巴败楚于津之地。考之《晋志》,南郡统县十一,江陵、枝江其二也。枝江在江陵之西南,而津乡又在枝江之西,则津不当在江陵县也。”清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卷八、清梁履绳《左通补释》补释三、清马宗琏《春秋左传补注》卷一、清沈钦韩《后汉书疏证》卷一、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三〇、清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后汉书》二二、清王先谦《续汉志集解·郡国志四》二二、清许鸿盘《方舆考证》卷五九、清张尚瑗《三传折诸·左传折诸》卷三均作“南郡江陵有津乡”。
12.襄阳郡岘首山,南至宜城百余里,其间雕墙峻宇,闾阎填列。汉宣帝末,其中有卿士、刺史二千石数十家,珠轩骈辉,华盖连延,掩映于大山庙下。荆州刺史行吏见之,雅叹其盛,敕号大山庙,道为冠盖里。(辑录于《太平御览》卷一六八)
按:“大山庙”当作“太山庙”。“行吏”当作“行部”。《太平御览》卷一六八原文为:“襄阳郡岘首山,南至宜城百余里,其间雕墙峻宇,闾阎填列。汉宣帝末,其中有卿士、刺史二千石数十家,珠轩骈辉,华盖连延,掩映于太山庙下。荆州刺史行部见之,雅叹其盛,敕号太上庙,道为冠盖里。”“太上庙”误。据清穆彰阿《(嘉庆)大清一统志》:“太山庙在宜城县南。《水经注》:宜城县有太山,山下有庙。”清郭元釪《全金诗》:“汉灵帝时,宜城太山庙有四郡守、七都尉、二卿、五侍中、一黄门侍郎、三尚书、六刺史,朱轩高盖,同日会于山下。荆州刺史刘表行部见之甚欢,叹其豪盛,乃题道口亭为冠盖里,刻石铭之。”又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四五、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八三、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三二、明李贤《明一统志》卷六〇均作“太山庙”、“行部”。
13.《晋书》曰邓遐字应远,勇力绝人,气盖当时,时人方拟之樊哙。桓温以为参军,数从温征伐,历冠军将军,数郡太守,号为名将。襄阳城北沔水中有蛟,常为人害,遐遂拔剑入水,蛟绕其足,遐挥剑截蛟数叚而出。(辑录于《晋书·列传》卷八一)
按:此为陈氏注语。陈氏衍“拟”字。据文义,“叚”当作“段”。形似误。唐房玄龄《晋书》卷八一原文为:“遐字应远,勇力绝人,气盖当时,时人方之樊哙。桓温以为参军,数从温征伐,历冠军将军,数郡太守,号为名将。襄阳城北沔水中有蛟,常为人害,遐遂拔剑入水,蛟绕其足,遐挥剑截蛟数段而出。”宋孙逢吉《职官分纪》卷三四、宋谢维新《事类备要续集》卷二一、宋章定《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四六、明沈朝宣《(嘉靖)仁和县志》卷七、明严衍《资治通鉴补》卷一〇二、清穆彰阿《(嘉庆)大清一统志》卷一九二、清吴士鉴《晋书斠注》卷八一均作“段”。唐白居易《白氏六帖事类集》卷八、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二七五、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三九四、宋郑樵《通志》卷一二九、清张英《渊鉴类函》卷二八四、清张玉书《佩文韵府》卷二一均误作“叚”。
14.刘敬叔《异苑》曰,荆州上明江浦常有蛟,浴汲者死,不脱岁升平中。陈郡邓遐字应遥,素勇健,贲而入水,觅蛟得,便与拳,即曵着岸,欲斫杀,母语云蛟是神物,宁忽杀之,今可呪令勿复为害,遐呪而放焉。自兹迄今,纯无此患。(辑录于《太平御览》卷四三七)
按:此为陈氏注语。据文义,“贲”当作“愤”;“与”当作“举”。据南朝宋刘敬叔《异苑》:“荆州上明浦沔水隈潭极深,常有蛟杀人,浴汲死者,不脱岁升平中。陈郡邓遐字应遥,为襄阳太守,素勇健,愤而入水,觅蛟得之,便举拳,曳着岸,欲斫杀,母语云蛟是神物,宁忍杀之,今可呪令勿复为患,遐呪而放焉。自兹迄今,遂无此患。”明陈耀文《天中记》:“荆州上明江浦常有蛟,谷汲者多,不脱岁升害人。陈郡邓遐字应远,素勇健,愤而入水,觅蛟得,便举拳,即曵着岸,欲砍杀,母语云蛟是神物,宁勿杀之,今可呪食勿复为害,遐呪而放焉。自兹迄今,绝无此患。”“谷”当作“浴”。形似误。
《太平御览》卷四三七原文为:“刘敬升《异苑》曰,荆州上明江浦常有蛟,浴汲者死,不脱岁升平史。陈郡邓遐字应延,素勇健,愤而入水,觅蛟得,便与拳,即曵着岸,欲斫杀,母语云蛟是神物,宁忽杀之,今可呪令勿复为害,遐呪而放焉。自兹迄今,绝无此患。”“刘敬升”当作“刘敬叔”。据唐刘知几《史通削繁》:“《异苑》十卷,宋给事刘敬叔撰。”明盛仪《(嘉靖)惟扬志》:“《异苑》十卷,宋给事广陵刘敬叔撰。”据文义,“史”当作“中”。形似误。
邓遐之字有数说。一为“应远”,除上述《晋书》及《天中记》持此说外,尚有宋钱端礼《诸史提要》卷九、宋谢维新《事类备要》续集卷二一、元佚名《氏族大全》卷一九、元阴时夫《韵府群玉》卷一五、明陈耀文《天中记》卷二七、清张英《渊鉴类函》卷四三八;一为“应遥”,上述《异苑》持此说;一为“应玄”,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下、清吴士鉴《晋书斠注》卷八一持此说;一为“应元”,清章宗源《隋经籍志考证》卷一〇持此说;一为“应遂”,晋习凿齿《襄阳耆旧记》卷三持此说;一为“应延”,上述《太平御览》卷四三七持此说。而《太平御览》卷二七五则作“应远”,前后不一。
15.齐建武中,有人修井,得一石枕,高一尺二寸,长九寸,献晋安王习凿齿,只为宅名。今宅院见在。(辑录于《太平御览》卷一七七)
按:此为陈氏注语。据文义,“只”当作“又”。形似误。“名”当作“铭”。音似误。《太平御览》卷一七七原文为:“齐建武中,有人修井,得一石枕,高一尺二寸,长九寸,献晋安王习凿齿,又为宅铭。今宅院见在。”又明陈耀文《天中记》:“齐建武中,有人修井,得一石枕,高一尺二寸,长九寸,献晋安王习凿齿,又为宅铭。”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清孙梅《四六丛话》:“永平之五年,习凿齿又为其宅铭焉。”
16.樊城西北有鄾城,既《春秋》所称鄾子之国。光武云:“宛最强,鄾次。”即为此鄾城。西北行十余里,邓侯离吴国,为此楚文王所灭,今为邓县邓城。西北既里有榖城,伯绥之国,城门有石人焉,刊其腹“摩鞬,慎莫言”。疑此亦周太庙金人缄口铭背之流也。(辑录于《太平御览》卷一九二)
按:“邓侯离吴国”当作“邓侯吾离之国”。邓侯吾离,春秋邓国君主之一,子姓。据汉何休《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夏榖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皆何以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县故邓侯吾离之国也,楚文王灭之,秦以为县。”唐柳宗元《诂训柳先生文集》:“春秋有邓侯吾离,后为楚所灭,因为氏焉。”清王士俊《(雍正)河南通志》:“鲁庄公时有邓侯吾离者,不睦于楚。”
据文义,“既”当作“即”。“鄾次”后脱“之”字。“楚文王”前衍“此”字。“西北既里”当作“西百余里”。《太平御览》卷一九二原文为:“樊城西北有鄾城,即《春秋》所称鄾子之国。光武云:‘宛最强,鄾次之。’即谓此鄾城。西北行十余里,邓侯吴离之国,为楚文王所灭,今为邓县邓城。西百余里有榖城,伯绥之国,城门有石人焉,刊其腹云‘摩鞬,慎莫言’。疑此亦周太庙金人缄口铭背之流也。”“邓侯吴离”亦误。亦据唐欧阳询《艺文类聚》:“樊城西北有鄾城,西百余里有谷城。谷,伯绥之国,城门有石人焉,刊其腹云‘摩兠鞬,摩兠鞬,慎莫言’。疑此亦周太史庙金人缄口铭背之流也。”“金人缄口”典出《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17.霄城东南有单龙村,村外有单龙冢,甚高大。旧传单龙能仰观俯察少公之俦也,数称刘氏当王,圣公应其符。圣公潜诣之,因此起兵,后称号于宛,而龙卒故,厚其葬。(辑录于《太平御览》卷五五九)
按:据文义,“嘉”当作“诣”,往看之意。“固”当作“因”,表示结果。《太平御览》卷五五九原文为:“霄城东南有单龙村,村外有单龙冢,甚高大。旧传单龙能仰观俯察少公之俦也,数称刘氏当王,圣公应其符。圣公潜嘉之,固此起兵,后称号于宛。而龙卒故,厚为其葬。”而清张英《渊鉴类函》为:“霄城东南有单龙村,村外有单龙冢,甚高大。旧传单龙能仰观俯察少公之俦也,数称刘氏当王,圣公应其符。圣公潜诣之,因此起兵,后称号于宛,而龙卒故,厚其葬。”则陈氏辑文应源自,至少是参阅了《渊鉴类函》,而非《御览》原文。
18.郑乡即郑灭地方也,岗南有刘长沙墓,益州牧焉之父,其南又有汉魏郡太守黄香冢。(辑录于《太平御览》卷五五九)
按:“郑乡”当作“郑卿乡”。据清杭世骏《三国志补注》、清赵一清《三国志注补》:“郑卿乡,郑灭地方也,冈南有刘长沙墓,益州牧焉之父。”《太平御览》卷五五九原文为:“郑乡即郑城地也,岗南有刘长沙墓,益州牧焉之父,其南又有汉魏郡太守黄香冢。”亦脱“卿”字。“城”当作“灭(滅)”。形似误。
19.冠军县东有魏征南军司张詹,刻其碑背曰:白楸之棺,易朽之裳,铜铁不入,凡器不藏。嗟矣!后人幸勿我伤。(辑录于《艺文类聚》卷四〇)
冠军县东一里有张詹墓,魏太和时人也。刻碑背曰:白楸之棺,昜朽之裳,铜钱不入,瓦器不藏。嗟尔!后人幸勿我伤。(辑录于《太平御览》卷五五一)
碑之西有魏征南军司张詹墓,墓有碑,碑背刊云:白楸之棺,易朽之裳,铜铁不入,丹器不藏。嗟矣!后人幸勿我伤。(辑录于《水经注》卷二九)
按:据文义,“凡”、“丹”当作“瓦”,泛指陶瓷器。“钱”当做“铁”,泛指金属制品。均形似误。据唐虞世南《北堂书钞》:“冠军县有张詹墓,七世孝廉,刻其碑背日:白愀之棺,易朽之裳,铜铁不入,瓦器不藏。嗟尔!后人幸勿我伤。”宋罗泌《路史》卷四六、明顾起元《说略》卷七、明朱荃宰《文通》卷一七、清张英《渊鉴类函》卷二〇〇等均作“铜钱不入,瓦器不藏”。然误者亦多。清赵一清《水经注释》卷二九、清沈炳巽《水经注集释订讹》卷二九、宋洪适《隶释》卷二〇、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四二、明李贤《明一统志》卷三〇、明潘庭楠《(嘉靖)邓州志》卷八、清郝懿行《晒书堂集·文集》卷四、清倪涛《六艺之一录》卷五六、清王士俊《(雍正)河南通志》卷四九、清张英《渊鉴类函》卷一八三均误作“凡”。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水经注》卷二九注:“案‘丹’近刻讹作‘凡’。”以“凡”误,殊不知“丹”亦误。
20.菊水出穰县,芳菊被涯,水极甘香,谷中皆饮此水,上寿百二十、七八十者,犹以为夭。太尉胡广所患风疾,休沐南归,恒饮此水后,疾瘳遂,年八十二薨也。(辑录于《后汉书》卷四四《胡广传》章怀太子注)
按:“瘳”通“疗”,据文义,“疾瘳遂”当作“疾遂瘳”。范晔《后汉书》卷四四原文为:“菊水出穰县,芳菊被涯,水极甘香,谷中皆饮此水,上寿百二十、七八十者,犹以为夭。太尉胡广所患风疾,休沐南归,恒饮此水后,疾遂瘳,年八十二薨也。”北周庾信《庾子山集注》卷一四、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八一、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前集卷一二、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九九六、宋潘自牧《记纂渊海》卷九三、宋史铸《百菊集谱》卷三、宋苏轼《施注苏诗》卷三八、宋谢维新《事类备要·别集》卷三九、明董斯张《广博物志》卷四二、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一九九、清陆廷灿《艺菊志》卷一、清吴士玉《骈字类编》卷一八一、清曾国荃《(光绪)湖南通志》卷二一五等均作“疾遂瘳”。
注释:
①②(清)王谟:《汉唐地理书钞》,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22,322页。
③吴枫:《中华古文献大辞典·地理卷》,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181页。
④本文列举陈氏所辑录佚文均属于麓山精舍辑刻本《荆州记》卷一内容。
⑤(汉)刘珍:《东观汉记》卷二三,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⑥(南梁)萧统:《文选》卷四四,胡刻本。
⑦(唐)白居易:《白氏六帖事类集》卷一五,民国景宋本。
⑧(唐)白居易:《白氏六帖事类集》卷三,民国景宋本。
⑨(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七四,清影宋钞本。
⑩(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五八,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