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北地区旅游非均衡发展因素及对策研究
2019-01-02
一、引言
西北地区的五省区被认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段,然而西北五省却存在着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经济发展不均衡和区位优势不均衡等现象,造成各省发展情况相距甚远。“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打开中国向西开放的战略通道,必将加快西北地区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本的集聚,为西北地区缓解非均衡发展的现状提供有力的支持。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该战略环境下西北地区的发展状况,研究也涉及经济、文化、区域协同、畜牧业、物流业、城镇化等多个方面,其中,对经济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主要有社会经济发展[1]、产业结构调整[2]以及市场分割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3]的研究;文化方面也涉及了乡村文化[4]、清真文化[5]等方面;关于区域协同发展方面,周欢马乃毅最早对西北地区城市群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6],之后张小军又提出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协同机制[7],随后王春艳对此研究进行补充,提出文化、市场、经济和产业的四位一体化发展机制[8]。对于我国西部来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西部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因此,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北地区的非均衡发展,通过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西北各省认清发展形势,革新发展思路,为西北地区的旅游发展、经济建设提供参考。
二、西北地区旅游发展的非均衡指标构建和方法
(一)旅游资源丰度评价
本文借鉴孙根年[9]的成果,选择国家级5A旅游景区、国家级4A旅游景区、国家级3A旅游景区、国家级2A旅游景区、国家级A旅游景区作为衡量指标,并分别赋予不同级别的景区以不同的权重,加权后即为旅游资源丰度,表示为:
F=5R5+2.5R4+1.5R3+0.75R2+0.25R1
(1)
式(1)中,F为为旅游资源丰度;5A,4A,3A,2A,1A级景区的数量分别用R5,R4,R3,R2,R1来表示,其权重值分别为5,2.5,1.5,0.75,0.25。结果如下:
表1 西北地区旅游资源丰度
对比西北地区旅游资源丰度可知,西北五省的旅游资源分布极不均衡。陕西省资源丰度指数达565.25,而宁夏地区的资源丰度仅105.75。陕西省旅游资源最为富裕;新疆省位于陕西省之后;甘肃省资源绝对丰度位列第三;青海虽然有着独有的景观,但是其资源丰富度与其他省份仍有一定差距;宁夏是五省中资源总量最少的省份,与其他省份差距明显。
(二)旅游区位优势评价
借鉴张文波[10]对于区位优势的测算方法,选取层次分析法并通过三个方面进行测度:受中亚中心城市的地理空间距离优势、对外贸易优势和交通运输优势。地理空间距离优势采用与中亚首都城市的距离来衡量,本文选取阿斯塔纳、比什凯克、塔什干、阿什哈巴德、杜尚别五大首都城市作为标的城市进行衡量;同时选取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沿线重要节点城市阿拉木图、希姆肯特、纳巴特、塔什干、布哈拉的空间距离作为衡量对外贸易优势。关于中心城市和主要节点城市距离的测算采用 1:500公里Google地图上的直线距离。人均运输线路长度包括铁路、公路和内河航道总长。
1.构造判断矩阵,求指标权重
判断矩阵的构造标准参考表1,并综合专家的意见,相对于目标层的区位优势,对三个准则层的重要性做出排序并得到判断矩阵。各层的因子权重结果见表2。
表2 西北地区区位分布评价指标体系及因子权重
2.区位优势综合评价
根据AHP模型各指标权重,计算各地区区位优势的综合评价值。公式如下:
(2)
式(2)中,A表示各地区的区位优势的综合评价值,PBi、PCi分别表示各指标层相应的权重,Ci表示查阅的各项数值。计算结果如下:
表3 西北地区区位优势排名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倡议使新疆省的综合区位优势位于五省之最。陕西与宁夏的区位相对处于劣势地位,宁夏省的交通优势是五省中最好的,经济贸易优势较大的新疆与青海位于宁夏之后,“一带一路”政策使得原本处于边境地区的新疆以及偏西北的青海甘肃等省有了较大的区位优势,而原本位于我国偏中部的陕西,却处于较为劣势的地位。
(三)旅游经济差异评价
1.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指标选取
本文分别从绝对差异、相对差异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借鉴杨风[11]、袁媛[12]的研究成果,采用极差和标准差反应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则是根据杨风所采用的变异系数与基尼系数共同进行测度,指标选取情况如下:
(1) 极差R
极差反映了区域旅游经济绝对差异变动的最大幅度。
R=Xmax-Xmin
(3)
式(3)中,Xmax为旅游总收入的最大值,Xmin为旅游总收入的最小值。
(2) 标准差S
标准差反映了区域旅游经济的绝对离散程度,是衡量区域旅游经济绝对差异的一个常用指标。
(4)
(3)变异系数CV
变异系数是衡量区域旅游经济相对离散程度的一个常用指标。
(5)
(4)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重要指标,现借用于测定区域旅游经济相对差异。
(6)
式(6)中,n 为省个数,此处取值为5。Yti为t年i市旅游收入占当年全省旅游总收入的比重。
2.区域旅游经济差异分析
以西北五省2008-2016年的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及外汇旅游收入为指标,分别测算了旅游总收入的极差和标准差,结果见图1:
从旅游总收入的绝对差异来看,极差与标准差的波动均呈现上升趋势,极差从2008年的566.57上升到2016年的3603.43,上升幅度高达6.36倍,标准差由233.55上升至1454.32,升幅可达8.31倍,西北五省之间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在逐渐扩大。
图1 西北五省旅游经济绝对差异
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旅游总收入的变异系数以及基尼系数进行测算,以说明西北五省旅游经济的相对差异。测算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CV表示变异系数,G、G1、G2分别代表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以及旅游外汇收入的基尼系数。
图2 西北五省旅游经济相对差异
如图所示,从2008-2016年旅游收入变异系数总体呈减小趋势,说明各省之间旅游经济相对差异逐渐缩小。从基尼系数来看,旅游总收入的基尼系数变化趋势与变异系数变化趋势大致相似,都是略微下降但基本保持平稳的趋势。但是,旅游总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的基尼系数基本趋于0.5且几乎重合,说明区域间差距仍然较大并且总收入与国内旅游收入变化趋势类似,基尼系数在旅游外汇收入方面高达0.7,说明外汇收入方面,区域间差距悬殊,是拉开区域间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三、 西北五省均衡发展的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西北地区旅游发展不均衡,其形成原因可归结为3种影响因素。第一,考虑到旅游资源尤其是高级别的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基础,因此旅游资源禀赋的差异是影响因素之一;第二是交通条件,由于其直接影响游客的可进入性,也影响了游客的出行体验,从客源市场上直接影响地区旅游发展;第三是经济发展水平,它决定了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同对于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差异,同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会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一)以交通为主导的区域建设
在“一带一路”的政策背景下,各省的交通运输发展情况对旅游经济差异的影响最大,因此各省应重点建设交通运输线路,尽量缩减由交通条件所引致的不均衡现象,进而促进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贸易驱动的旅游经济新增长
“一带一路”加强了与中亚、南亚以及欧洲的贸易联系,西进的贸易量飞速增长。西北五省可从新疆打开贸易通道,大力发展边境贸易、进出口贸易以驱动区域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进而缩小地区间的不均衡现状。
(三)旅游资源扶持的新竞争力
旅游资源对于旅游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因此,各省要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投资。“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旅游发展得到了政策性支持,借此机会将区域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以丝绸之路为名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丝绸之路旅游线路,或是充分挖掘西北五省的历史文化价值,以悠久震撼的历史影响力开发出专属于西北地区的特色旅游产品。同时,在对现有资源进行开发的同时,应加大投资力度,开发新型旅游资源以加强地区的竞争力。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