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IM跨专业毕业综合实训模式探索

2018-12-31王玉芳厦门工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安徽建筑 2018年6期
关键词:毕业工程造价工程

王玉芳 (厦门工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随着BIM在国内外的建筑业中的推广,逐渐受到行业的重视,因此,行业对能够熟练掌握BIM技术的人才需求也愈发迫切。然而,纵观当前的人才培养规模,却无法满足行业的发展趋势对人才的需求。但在国内大学的学术研究中,与BIM相关的教学改革的相关探索与研究还比较匮乏。张尚、任宏和Albert P.C.Chan(2015)[1-2]认为推广BIM的进程中,人才问题是关键。根据美国高校BIM教学改革的相关成果与经验,讨论了BIM在工程管理专业中教学改革的挑战,提出BIM教学改革的建议,为我国工程管理专业进行BIM教学改革提供参考。Young等(2009)[3]提出,当前建筑业推广BIM技术的最大挑战就是面临人才培训的缺乏。Sacks和 Barak(2010)[4]也认为,BIM 人才的缺乏是导致建筑业对BIM技术应用的最大障碍。

上述研究主要从专业教学改革方面提出了BIM教学改革的建议,并未结合专业具体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改革策略。因此,本文基于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BIM技术革命带来工程管理人员素质要求的改变,并结合厦门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工程类专业的教学情况,提出基于BIM毕业综合实践模式,为进一步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和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建筑业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以推进BIM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 BIM技术革命带来工程管理人员素质要求的改变

1.1 BIM技术对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影响

目前工程造价从业人员80%的时间都花在工程量的计算上。在BIM模型,设计图纸是带有属性的构件,而不仅仅是线条,而工程量在BIM模型中已经提供,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大部分工作被设计师所取代。造价咨询业务从传统的编制招标控制价为主,转变为以全过程造价咨询管理为主,具体包括设计优化咨询、造价控制咨询。造价从业人员除了会计量和计价外,还需要具备不同的施工方案的经济评价能力,建筑新工艺、新材料性价比的评价能力,以及投资分析能力和建筑后评价能力。造价工作将从面对图纸、电脑为主转变为面对人的沟通,从面向技术转变为经济管理。

1.2 BIM技术对工程技术从业人员的影响

BIM技术实现了由计算机来分担部分机械性的技术任务,让工程技术人员及项目管理人员能够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程项目的管理层面上。在成本控制上,依靠BIM技术,能够减少工程量计算的时间消耗,而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对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的分析与验证上,进一步对工程单价进行分析;在时间进度的把控上,通过BIM技术,能够减少编制与调整进度计划的时间消耗,而是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进度偏差的分析上,重点探讨造成进度偏差的根源、如何应对的措施以及预防措施等问题上。工程技术从业人员需要站在管理的层面,解决更多的协调问题。

2 工程管理类专业教学的现状

2.1 国外BIM技术纳入工程管理类专业教学的现状

依据BIM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快速发展趋势,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工程管理人才尤为重要。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就将BIM技术引入人才培养体系,通过集成管理模式进行BIM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期满足行业需求。但是,Dennis[5]认为BIM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图纸阅读的能力、编制工程造价的能力;Boon和Prigg[6]则认为能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项目实施的复杂问题;Nawari等[7]指出BIM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建筑结构的理解。在美国本科高校中,缺乏BIM课程的工程管理教学培养计划的达到36%,尚未将BIM技术纳入教学改革中的高校依然高达20%。

2.2 我国BIM技术纳入工程管理类专业教学的现状

就当前的工程管理类专业教学的现状而言,大多数本科院校对于BIM技术的教学与应用更多侧重于基本理论研究以及软件功能开发商。如广联达公司与清华大学的合作、鲁班软件公司与同济大学合作,纷纷成立BIM技术研究中心,以期达到发BIM技术的合作开发与应用。高职院校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培养工程企业急需的一线应用型人才,研究的重点在BIM技术应用推广和教学应用上。不少学校通过组建BIM团队,让学生不仅仅掌握了建筑工程领域的新理论与新技术,进一步开拓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合作精神,同时对师资队伍及专业群的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3 我院工程类专业BIM教学的现状

工程管理专业与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基础开课设了“AutoCAD”、“工程造价”、“项目管理”、“BIM 技术原理及应用”等课程。至2010年以来,每年选派工程造价专业、工程管理专业优秀学生参加了福建省教育厅、建设厅组织的结构设计大赛、“海西杯”招投标大赛、广联达项目管理沙盘竞赛、建筑信息管理应用大赛、全国高等院校学生BIM应用技能大赛和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作品大赛等各项赛事,均取得佳绩。由于我国BIM的国家标准尚未完全建立,除一些国际招标的项目外,BIM的应用没有达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高度。我院建工类专业有关BIM的课程停留在各专业独立开设的水平,与当前的三线城市建筑行业管理水平接近。因此,拟希望通过将BIM纳入毕业综合实践中,进一步提学生对BIM技术的掌握,提高毕业综合实践的教学质量。

3 构建跨专业组队、分角色扮演的毕业综合实践模式

3.1 毕业综合实践现状分析

3.1.1 优点

①课题取于实际。目前我院工程造价和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综合实践课题80%以上取于设计实践。

②一人一题。80%以上学生的毕业综合实践课题都不一样,避免了彼此之间的抄袭拷贝,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③课题融入了基于单专业的BIM技术。部分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综合实践课题要求实现计量与计价之间的数据传递。

3.1.2 不足

①从内容上存在毕业综合实践课题取于实际而成果不忠于实际的现象;软件应用较多的停留在3D层面。

②当前毕业综合实践的模式已无法契合建筑行业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从组织上看,一名老师带数名学生的状况,导致学生视野狭窄,忽视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不利于培养跨学科复合应用型的人才。当前一人一题的毕业综合实践强调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而忽视了对协调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训练。

3.2 改革内容

3.2.1 组织形式

在工程管理专业与工程造价为跨专业毕业综合实践小组,以个人为单位,一位指导教师指导数位学生的毕业综合实践组织形式转换成跨专业指导团队指导若干小组的毕业综合实践组织形式。

以一个分两个标段的建设项目为例。抽取工程管理专业学生与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各20名,每2个工程管理专业学生与每2个工程造价专业组成1个小组,共10个小组,其中5个小组参加标段1的招投标,另外5个小组参加标段2的招投标。在一个标段的5个小组里抽取1个小组担任招标代理,主要任务是负责招标文件的编制和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另外4个小组扮演4个施工单位编制投标文件。1名安装造价指导教师、1名土建造价指导教师、2名工程管理指导教师组成教师指导团队,指导每组学生的毕业综合实训课题,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同时以评标专家的身份进行评标工作。

3.2.2 BIM技术纳入毕业综合实践课题

在毕业综合实践中,通过BIM的3D模型建立,完成BIM 4D模型或者BIM 5D模型毕业设计成果。基于BIM的3D模型,不论是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还是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均可以通过各自的擅长之处,通过BIM技术与专业理论的结合构建“建筑模型+造价”的BIM(4D)模型或者“建筑模型+造价+进度”的BIM(5D)模型,进一步提高学生对BIM概念的理解和BIM技术的运用能力。因此,在毕业综合实践中,不仅能够减少学生在计算工程量上的时间消耗,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在工程管理方面的能力,例如投资控制的经济评价、投标报价的策略以及施工方案的优化等。

3.2.3 毕业综合实践成绩评价体系改革

①成果评价方式改革

原有的毕业综合实践成绩评价,更多是依靠教师的批改成绩,主观性较强;且每个毕业综合实践课题的难易程度不一,差别较大;同时,每个教师的评价标准侧重点存在差异甚至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因此,原有的成果评价方式需要更加客观公平的评价体系来代替,以期实现成绩给定的公平性与客观性。

改革后的毕业综合实践,对同一标段的5组同学,在评标环节进行互相独立的标书编制,根据评标文件的评价办法,由指导教师团队扮演的专家组计算出综合得分。小组间的分数进行横向对比与集体评议相结合得出,实现对每位学生完成毕业综合实践成果的客观评价。

②答辩形式的改革

原有毕业综合实践的答辩形式是n对1的形式,即多位答辩老师对一位学生进行毕业综合实践成果的考核。因此,许多学生或因压力大、心理素质差、表达能力差等问题,导致答辩成绩不理想,不能充分表达毕业成果的阐述。

因此,对毕业综合实践答辩形式进行改革,由整个学生小组共同集体参加答辩,不仅能够实现更加客观、公平地的评判小组间的毕业综合实践质量,而且能一定程度上避免因心理压力问题导致答辩成绩不理想的现象,同时还能进一步增强小组团队的合作精神与团队归属感。

4 结语

基于建筑业的发展趋势,BIM给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革新和动力,而对建筑工程类专业的管理人才也急需把BIM技术纳入现有的工程管理知识体系。依托于毕业综合实训改革,梳理建筑工程类专业毕业综合实训的现状与不足,选取了厦门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工程管理专业和工程造价专业的部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探究基于BIM的跨专业毕业综合实训新模式,构建跨专业毕业综合实践教学的基本框架,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时代变化的高质量管理人才。

猜你喜欢

毕业工程造价工程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探讨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实践举措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我们今天毕业了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