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国市香榧资源调查与保护、发展建议

2018-12-31杨集明

安徽林业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宁国市香榧造林

杨集明

(宁国市林业局,安徽 宣城 242300)

关健词:香榧;资源调查;发展建议

榧树(Torreya grandis)为红豆杉科榧树属常绿乔木,是我国特有树种。榧树属全球有7种,我国4种,引入栽培1种。

香榧(Torreya grandis var.Merrillii)是榧树中经过无性繁殖的一个品种,其主要性状和经济价值有别于榧树中其他实生榧树变异类型。栽培品种很多,有芝麻榧、寸金榧、米榧等。

香榧为雌雄异株,当年秋天雄花形成,第二年“谷雨”开放,雌花生于当年的新发枝上,4月下旬盛开。果实在第2年9月成熟,俗称“抱子怀胎”。有性繁殖周期需29个月,一代果实从花芽分化形成到果实形态成熟,需经历3年,人称“三代同树”。

香榧结果迟,寿命长。一般生长10年方才开花结果,通过嫁接的苗木可提前3~5年结果,20年后进入盛果期,结果期可延续200多年以上,500年的老树还能结果,经济寿命可达千年,所以又称“寿星树”。

1 香榧资源状况

1.1 自然优势

宁国市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皖东南山区丘陵带,天目山脉与黄山余脉在宁国南部交汇,雨量充沛,土壤深厚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常绿落叶阔叶林相混交,林木生长旺盛,林地资源丰富,是最适宜香榧生长的地区之一。

1.2 栽培历史

宁国香榧,栽培历史悠久,明嘉靖年(公元1522—1566年),范镐纂修《宁国县志》记载,“榧子,宁国多种,有细榧,有粗榧,主清心肺”。它以优良的材用和优美的观赏树姿,成为美化山村庭园、提高文化品味的理想树种,深受百姓的爱戴和保护。

1.3 分布区域

香榧喜群山环绕、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在宁国市多分布于海拔100~400 m,凉爽多雾的山谷中、河谷边、溪水旁、山体中下部,与天然林、毛竹林等混生在一起,在很多自然村落和路边可见百年以上的大树。宁国市甲路镇庄村、方塘乡潘茶村、青龙乡大壁坑和蒋家山等处的山坳里有成片野生榧树林。

1.4 面积和产量

据1991年资源清查,宁国市香榧面积43.67 hm2。2010年林业局组织香榧专项调查,全市胸径10 cm以上榧树2万多株,胸径10 cm以下的榧树不计其数,其中甲路镇有近万株,且有部分优良品种。

历史统计记载,建国初宁国野生香榧有20 hm2,年产量达13.9 t。最高时(1995年)达225.2 t,最低时(1973年)仅为0.1 t。1949—2000年一直没有成片造林,直至2005年,开始利用野生榧树移植,引进嫁接苗、实生苗造林。

香榧价格也一路攀升,从1990年的5 000元/t、1995年的 8 000元/t、2000年的 1.88万元/t,到 2010年的4万元/t。

2 香榧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2.1 存在的问题

宁国市香榧多为种子繁殖,除作为二级保护树种开展保护外,很少进行人工管理。品种主要以圆榧为主,口感较差、品质低劣,农户少量食用,经济效益较低。长期以来,榧农缺乏管理技术,大批天然香榧林处在自然野生荒芜、靠天收状态,产量低且不稳,榧农种植积极性不高。

香榧的育苗及造林的成活率、成功率较低,经营周期长,限制了香榧的人工栽培;没有建立良种繁育基地,缺少优良种苗与接穗;采收及收购香榧子时不分品质等级,收购价格偏低;政策和资金支持及社会各方的参入力度不够等;这些都成为制约香榧规模发展的主要因素。

2.2 采取的措施

2.2.1 开展资源调查

开展榧树种质资源调查,对分布相对集中、树龄大、品质好的野生香榧群落,由林业主管部门设定种质资源保护区,予以重点保护和开展科学研究。对适宜利用的香榧资源,简化申报、审核手续,做到科学、规范、有序利用。

2.2.2 加强榧树保护

野生香榧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树种,应严禁乱砍滥伐,优良单株选取与雄树资源保护更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要认识到高龄古树的重要性,严禁对古树雌株人工授粉,避免其怀胎生育,严禁破坏性地采集雄花粉、剪取嫁接枝条。

2.2.3 加强政策扶持

市财政在预算内安排专项资金,作为香榧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扶持采穗圃建设、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示范基地建设、技术开发推广等。整合各部门资金,优先支持香榧产业发展。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香榧产业发展。

3 进一步发展建议

3.1 充分发挥发展香榧的经济优势

香榧果实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我国香榧面积和产量不足,市场需求旺,供需矛盾突出,市场价格逐年攀升。2012年名优香榧市场价格300~400元/kg,在香榧主产区经济效益达 7.5~9 万元/hm2,最高达 22.5 万元/hm2,经济效益居干果之首。香榧已成为目前经济效益最高的干果之一。

香榧嫁接苗造林,一般第6年开花结果,10年生株产干籽1~2 kg,盛果期株产干籽10 kg左右。

3.2 重视编制香榧发展规划

以方塘、青龙、霞西、梅林等中西部山区为中心,加快发展规模基地。引导胡乐、甲路、南极、万家等山核桃主产乡镇,调整树种结构,推进香榧种植,逐步培育以香榧为特色的区域块状经济。

3.3 加快优质苗木繁育

采取政府监管、企业承建的方式,选择信誉度高、社会责任强的企业,建设香榧良种采穗圃,采穗圃要确保品种来源清楚、品质优良。支持有技术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建立香榧苗木繁育基地,加快优质香榧苗木繁育速度,实行定点生产、定向供应,缓解苗木价格过高、长途运输造林成活率低等问题。

3.4 加快香榧生产基地建设

发挥龙头企业的主体作用,建设现代香榧生产基地。引导和鼓励适宜香榧发展地区的农户,通过小规模营造香榧基地、林中套种(如山核桃林下、板栗林下、茶园内等)、生态公益林中点块状栽植、四旁栽植等方式,培育香榧资源。鼓励“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组建香榧专业合作社,引导更多的农户小规模、大范围种植香榧。

3.5 加强与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

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聘请国内相关领域专家作为产业发展技术顾问。组建香榧产业技术攻关协作组,对良种选育、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品研发等关键技术开展攻关。大力培养基层香榧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能手,推广应用现有的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林业部门要加强苗木生产技术指导和香榧种子、穗条、苗木的监管,依法查处无证生产销售香榧苗木的行为,努力保障造林用苗木品质;加强香榧基地建设的规划设计和技术指导,建立科研示范基地,加大科技示范力度,以科技促进香榧产业发展。

3.6 重视野生香榧改造

对原有优良香榧大树进行改造,加强营林管理,清理林地灌丛杂草,翻耕松土,种植绿肥,多施农家肥、有机肥,以促进树木健壮生长,提高树木抗性。加强作业道、树干基部修建小平台、排水沟与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冬季要及时清理销毁枯枝落叶及病残果,用涂白剂进行树干涂白。

对干径5~10 cm的野生香榧有序进行改造,从优良、健壮、丰产稳产的30~50年生的雌株树冠中上部采穗或从优良采穗圃中剪取粗壮、充实、顶芽健全、有3个以上分枝的2年生枝做接穗,进行高接换优。

3.7 拓展早实丰产栽培技术

适地适树是造林成活、产生效益的关键。应选择在谷地、山体中下部位,或者坡度较缓、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林地发展高产香榧园。宁国山区的地形不开阔,阴坡和阳坡都可以种植,但在温暖迎风的阳坡,生长好,且结实性状好。

科学整地,不提倡全垦整地,以水平带状整地为好。方法是沿水平线砍去和保留各2 m宽的杂灌木,在砍去的地方进行块状挖穴和修作业道,保留侧方小灌木进行遮阳,这样既不影响造林作业和整地的质量,又有利于水土保持、苗木生长和节约经费。栽植穴宜大不宜小,长、宽、深各不低于60 cm的为好,大穴为将来根系生长提供必要的生长空间。

栽植一般在早春3月初,气温上升,幼芽即将萌动时开始栽植。株行距一般5 m×5 m。栽植密度25株/667 m2左右,注意配置1株授粉雄树。香榧属于肉质浅根系树种,根系特别需要通气,所以香榧不能深栽。栽植时先将表土回填至穴内,保持苗正根舒,填土上松下实,底土铺于表面,用以保墒、防草。香榧苗应随起随栽,长途运输务必做好枝、叶、根的保湿工作。栽植当年重点是保成活,要做好遮阳、抗干旱及苗木保护等各项工作。

猜你喜欢

宁国市香榧造林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老 爸 和香榧
老爸和香榧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东阳香榧变身“财富树”
开化墩南古香榧
宁国市中溪镇森林长廊规划与建设技术初探
未完成造林任务有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