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综合发展项目成效评价与分析
——以岳西县为例

2018-12-31周代发

安徽林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岳西县人工林树种

周代发

(岳西县林业局,安徽 安庆 246600)

林业综合发展项目注重营造混交林,慎重选择造林树种,采取新造多功能人工林和现有林生态修复并举,实现了大部分火烧迹地及宜林地的绿化、恢复森林植被、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森林生态系统结构、提高森林防护功能、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增加林农收入的目标,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林业综合发展模式。

岳西县是全省15个实施世界银行贷款林业综合发展项目县之一。2011年3月30日,县政府和省财政厅签订了转贷协议,项目正式启动实施。项目实施期6年,主要建设内容为新造多功能人工林和修复现有林生态。截至2016年底,项目累计完成建设多功能人工林1 180.2 hm2,占项目评估总计划672 hm2的175.6%;累计完成现有林修复1 931 hm2,占项目评估总计划1 249 hm2的154.6%。为了科学评价项目取得的成果,受省林业厅外资办指定,岳西县协同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同承担林业综合发展项目生态环境监测任务,从水土保持、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等几个方面[1]监测新造多功能人工林和生态修复的现有林。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布局原则

为保护森林资源,注重生物多样性,促进和提升森林稳定度,结合世界银行资金的使用范围,同时考虑本县林业发展及生态建设现状。项目布局原则为:有充足的劳动力提供到项目活动中;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和森林资源适合项目建设;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组织项目实施,并且当地政府对承担项目有较强的积极性;有经营林业的习惯和经验。

1.2 项目布局范围

项目涉及天堂、温泉、响肠、来榜、河图、店前、五河、菖蒲、冶溪、莲云、和平、青天、石关、巍岭、中关、包家、毛尖山17个乡镇,91个行政村。

1.3 项目建设内容

主要是开展人工造林、低效林培育等措施,恢复和增加森林资源,提高景观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群众的收入。

一是新造多功能人工林。项目建立3个总的新造多功能人工林模型:针阔混交造林模型、阔阔混交造林模型和阔竹混交林新造模型。二是现有林生态恢复。项目建立2个总的现有林生态恢复模型:针叶林生态恢复模型和阔叶林生态恢复模型。

2 项目建设情况

自2011年项目实施以来,岳西县共完成项目营造林3 111.2 hm2(人工造林1 180.2 hm2、生态修复1 931 hm2)。其中2011年完成营造林610.8 hm2(人工造林 335.3 hm2、生态修复 275.5 hm2),2012 年完成营造林681.1 hm2(人工造林249.5 hm2、生态修复431.6 hm2),2013年完成营造林816.3 hm2(人工造林272.4 hm2、生态修复 543.9 hm2),2014 年完成营造林503 hm2(人工造林323 hm2、生态修复 180 hm2),2015年完成营造林500 hm2(全部为生态修复),2016年无人工造林和生态修复。

2.1 营造混交林

项目注重营造混交林,使林分的稳定性得到提升,林分的生态效益得到提高,病虫害发生得到控制,土地肥力及地力衰退得到缓解,树种的生长得到改善。同时混交林林冠浓密,枯落物丰富,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以及其他防护效益方面都优于纯林。

2.2 低密度造林

目前国外多数国家主张低密度人工造林。生产实践和科研证明,低密度人工造林,林木根系发育较好,冠幅较大,林分营养空间大,稀植比密植能增产木材,降低成本。选择低密度造林也是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趋势[2]。

本项目低密度造林降低了整地强度,减少了因整地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减少苗木使用量、整地用工量,有效降低了造林成本;开挖的植树穴数量减少,降低整地强度,既减少因整地造成的水土流失,又保持了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增加乡土阔叶树种的比例,促进林分郁闭;同时更有效地促进大径级材的培养[3]。

2.3 慎重选择造林树种

一是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立地条件与树种特性相互适应,是选择造林树种的一项基本原则。二是稳定性的原则。从有利于生态环境和森林景观改善、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考虑,树种形成的林分应长期稳定。三是优先选用乡土树种的原则。四是共生共存的原则。现有人工林生态恢复引入树种与现有树种共生共存,能形成和稳定森林生态系统。

3 项目成效分析

3.1 丰富了植物多样性

3.1.1 项目目标的要求

在以针叶林为主的地区,以县为单位,阔叶林的比例大于20%,每一块单一树种的针叶林面积小于等于15 hm2。营造混交林,适当增加或尽可能地保留一些原生阔叶树,避免大面积单一树种的人工纯林。

3.1.2 项目技术模型的选定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岳西县根据总的5个大模型,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混交造林模型30个,其中新造多功能混交林模型17个、现有人工林修复模型13个。这些造林模型经过实践检验已获得初步成效,对促进本地区林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3.1.3 选择栽植的树种

(1)阔叶树种:枫香、檫木、刺槐、杜仲、鹅掌楸、光皮桦、桂花、麻栎、泡桐、三桠、乌桕、香椿、香樟、油茶、山核桃、茶叶、板栗、杜鹃、核桃、厚朴、柳树、栎类、棕榈、银杏等。

(2)针叶树种:杉木、马尾松、黄山松。

(3)竹种:毛竹、雷竹等。

3.1.4 监测结果

根据生态环境监测可以看出,项目林的植物多样性明显增加。2016年新造多功能人工林植物种类比2011年增加了16.67%,为21种;现有林生态修复种类比2011年增加了23.81%,为26种。

项目区植被覆盖率明显增加,且有逐年加快的趋势。2016年新造多功能人工林地区乔灌盖度为34.0%,比2011年盖度增加了20.4%;现有林生态修复乔灌盖度为54.0%,比2011年盖度增加了28.0%。

3.2 生态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营造多功能人工林、现有林修复3 111 hm2,森林覆盖率增加0.5个百分点,增加混交林面积1 180.2 hm2,有利于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效益,提高森林质量,改良区域生态环境。

监测结果表明,2016年新造多功能人工林地表径流量为1 842.75 m3/hm2,比对照减少了64.15 m3/hm2;项目林土壤流失量为23.971 t/hm2,比对照减少了3.173 t/hm2。2016年生态修复地表径流量为1 806.9 m3/hm2,比对照减少了 192.7 m3/hm2;项目林土壤流失量为31.478 t/hm2,比对照减少了4.401 t/hm2。经推算,仅营造的项目林可使项目区每年增加保水量4 470.72 m3,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119.74 t。

3.3 社会效益

通过新造多功能人工林和修复现有林,增加了森林覆盖率,茂密的森林成为新的旅游资源;可提高森林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的能力以及森林防灾减灾能力;广大林农群众通过参与人工造林获得劳务报酬约3 000万元[4-5],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特别是在精准扶贫方面,项目仅劳务用工每年就给489户贫困户提供了用工机会。可见,项目的实施为岳西县脱贫攻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3.4 经济效益

项目本是营造生态林项目,但随着项目的建设,农民将直接从木材产量中获得经济效益,有助于项目从业人员脱贫致富。

依据各模型、造林面积和有关指标,预测木材、竹材和经济林的产值可达25 662万元。

4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综合发展项目在岳西县的实施不仅丰富了植物种类多样性,改善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减少地表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提高了森林防护功能,而且实现增加群众收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明,李智勇,徐小牛.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人工林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研究——以安徽省林业世行贷款综合发展项目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4,41(5):848-852.

[2]张均.多功能人工林造林密度设计的探讨[J].安徽林业,2010(4-5):81-82.

[3]张明.基于创新驱动的生态林业建设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2016,42(5):32-36.

[4]吴中能,张均,刘俊龙,等.林业综合发展项目生态环境监测成果分析与评价[J].安徽林业科技,2017,43(5):3-9.

[5]查朝生.安徽省世行贷款林业项目科技推广与运行探讨[J].安徽林业科技,2016,42(5):28-31.

猜你喜欢

岳西县人工林树种
桉树人工林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桉树人工林现状及可持续发展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汤原县林业局有林地面积的特点与分析
推动岳西县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探究
高峰林场桉树人工林与其他树种人工林之间土壤差异分析及对策
岳西县拖拉机变型运输机监管现状及对策建议
新乡学院特有树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