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遇见大运河》舞剧看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走出去”战略
2018-12-31武艳芹
武艳芹
(宿州学院 学报编辑部,安徽 宿州 234000)
作为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运河,中国大运河同时也是我国唯一一条南北向的大河。它从公元前486年(春秋时期)开凿邗沟开始,经过隋、唐、北宋时期的进一步发展、繁荣,以及元、明、清时代的改造与疏通,至今为止已有两千多年历史[1]。大运河不仅哺育了沿岸的子子孙孙,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变迁,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南北方文化的沟通与融合,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2014年5月,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而《遇见大运河》这一大型原创舞剧更是将大运河文化推向全国,它以舞蹈的语言形式向世人诉说中国大运河从“开凿、繁荣、遗忘、又见运河”的千年历史,以艺术的魅力向更多年轻人传播了运河文化,让他们感悟到历史传承的重要性,同时也突出了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人文关怀。那么,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当今时代,如何在世界文化软实力激烈的竞争中将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推向全球?如何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中使得中华民族文化“走出去”,从而在世界上树立我国良好的国家和民族形象?这就成为我国文化建设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大运河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将从《遇见大运河》这一舞剧来重点分析并探究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走出去”战略[2]。
一、从《遇见大运河》看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演变
2014年5月21日,杭州大剧院上演了一场历史文化与舞台艺术高度融合的大型原创舞剧——《遇见大运河》,其以炫酷的舞台效果和出神入化的表演,将中国大运河的千年历史以及传统文化呈现在观众眼前。该舞剧共分为四募,即开凿、繁荣、遗忘、又见运河,并以此为主线对中国大运河的历史进行了描述。大运河文化遗产涵盖了中国流域文化的精华,包括文物古迹、历史传说、地方风物、名人轶事、文学艺术等文化事象,以舞台剧的方式对运河文化遗产进行展示,以直观的呈现还原历史,让观众体验历史场景,这种文化体验是文化产业的一种创意。笔者将以这个为主线来探究大运河的历史演变[3]。
从《遇见大运河》第一幕“开凿”来看大运河历史的开始。大运河开凿于公元前486年(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在位时开凿了邗沟,打通了江、淮、河、济的联系,使得中国东南到北部的河道连接贯通,而江南运河的雏形也自此形成。运河最初是为了南粮北运,承担着漕运功能[4]。但是随着漕运的发展,各地的商帮也沿着运河发展起来,并成为历史上的一条重要商贸路线,为社会文化的发展输送着新鲜的血液。在此阶段的舞台展演中,着重呈现了运河开凿的早期历史,运河文化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为了战争需要开始的运河开凿揭开了运河文化的序幕。运河的漕运功能体现的不仅是经济价值,更是运河两岸城市文明的兴起,同时,更具文化人类学价值的是运河带来的各流域文明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正是运河打通了大江南北各流域之间的文化界限,加强了南北文化的互通。
从《遇见大运河》第二幕“繁荣”来看大运河的全线贯通。元代时,为了解决陆运困难、缩短运道,在山东境内、济州河以及会通河开凿了新河道,并疏浚了古泗水运道,至此杭州到通州的水路全线贯通。明代对大运河进行了4次改迁。清朝时开凿了中运河,将大运河与黄河分离,而大运河路线正式定型[5]。随着大运河路线的定型,各地的文化逐渐通过运河实现了交流和沟通,并形成了一条源远流长的文化廊道。从南北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大运河是中国文化交流史上的大手笔,不仅传输着燕赵、齐鲁、荆楚以及吴越的文化精髓,同时将海上丝绸之路与陆地丝绸之路连接起来,缩短了我国内陆与海洋之间的距离,并促进了我国与海外国家的交流和沟通。第二幕是整个舞剧的高潮阶段,运河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扩充,形成源远流长的线性文化遗产廊道,运河文化作为世界罕见的线性文化遗产,呈现出点线结合,流域纵横的新文化格局。整个江淮地区的流域文化因为运河的繁荣而得以彰显,舞台剧以高昂的气势挥洒着盛世辉煌。
从《遇见大运河》第三幕“遗忘”来看大运河的废止。清朝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漕运大部分停止而改走海运。到民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争不断,运河因水资源缺乏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最终走向衰落。而由于运河的废止,这一时期南北商业来往以及文化交流处于冷淡阶段。运河文化因经济发展而繁荣,又随着战乱而衰落,事实上,运河记载着王朝的兴衰和时代的变迁,运河文化的变迁迎合着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遭际。这一幕的“遗忘”篇展示的是运河文化的衰落折射出时代的动荡不安。
从《遇见大运河》第四幕“又见运河”来看大运河的全面整治。1958年,新中国成立京杭运河建设委员会,并对大运河进行了全面整治。不仅拓宽了部分河道,而且还开凿了新运线,建立了新型水利工程,自此大运河又重新回到人们眼前。作为沿岸居民的“母亲河”,大运河不仅养活了两岸人民,促进了两岸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运河的生态景观还吸引了大量海外游客,从而吸收了很多外来文化,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一幕展现的是运河的新生,新时代给运河文化带来全新的生机和全面复苏,运河在新时代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作为母亲河和文化承载者,运河成为政治经济的见证者和文化使者。
总之,大运河在历代的对外交往中都承担了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路径,是我国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走出去”的必要性分析
作为一条流向国际的人工河,大运河在隋唐时期向西连通了陆上“丝绸之路”通向中亚和欧洲,向南沟通了云贵川,向北成为连接蒙古高原的“参天可汗道”,同时也成为接通青藏高原的“河湟道”[6]。而作为大运河重要枢纽的扬州到长江一段,其随着江流向东可达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地。因此,可以说中国大运河在隋唐时期成为连接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桥梁,而这一桥梁大大缩短了我国内陆与海外世界的距离,使得我国传统民族文化顺着大运河漫延到世界各地。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作为我国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大运河积累并沉淀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是我国世代所传承的智慧以及文化底蕴的体现。中华文化大多发源于江河,经过千百年的沧海桑田社会演变,自然河和人工河共同孕育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河流所在的流域文明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志研究对象。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的赵旭东就曾撰文提出要加强流域民族志的研究,旨在通过对河流流域文明的发源与演变深入探究该流域的文化发展脉络。运河作为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覆盖区域最为广泛的人工河流,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留下无数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对运河流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综合运用人类学、文化学的前沿研究方法对运河流域文化遗产进行分类、整理并理清运河的文化发展线索对于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共融以及文化传播已经成为社会现实,而大运河文化凝结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只有“走出去”才能够向外传播、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并推进我国特有文化的演进,增强文化软实力。中国大运河文化的成果申遗促进了人们对其价值的认识,而大运河文化遗产“走出去”向全世界传播我国中华民族的特有文化[7],从而让全球都认识到我国民族文化的魅力,进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从经济文化的角度来看,大运河文化遗产“走出去”能够促进沿岸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如交通运输、餐饮娱乐以及其他商业的发展。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遗产分类,运河是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和丝绸之路、长城等文化遗产具有类似的带状或者廊状分布的线性特征。目前,国内对于线性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合理利用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运河文化遗产具有以下几个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特征:一是古迹众多,流域内大大小小的名胜古迹不计其数,涵盖了中国历史多个朝代的历史文化。二是流域面积广大,运河横跨大半个中国,贯穿南北,连接东西。三是运河流域的文化历史底蕴深厚,运河流域的主体在华东和中原地区,是中国人口最为稠密,文化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上述特征均为现代大文化产业的必备要素,如能与当下先进的传播手段和数字技术相结合,定会打造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产业新局面。大运河在北宋时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运河网,而且对通过大运河来实现国内外贸易的行为进行大力支持。例如,北宋与高丽国的贸易来往,双方的贡赐基本都是依靠大运河来实现的,因两国贸易往来而设置的“来运司”就设在运河沿岸的明州(今宁波),而通过大运河中外经济文化的交往和发展也得以实现。另外,中国以瓷器闻名世界,但是由于其具有易碎的特点,所以对瓷器的运输一般都选择水运,而大运河则成为我国瓷器远销的便捷可靠之路。其中,定州、禹州和汝州的瓷窑位于我国北方,其产品主要是通过大运河输出海外的,而处于运河沿岸的瓷窑有开封和越州瓷窑,更是通过大运河来打开其在海外的市场的。由此可见,这些都是以大运河为依托,在我国经济文化走向世界并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大运河文化“走出去”也正是对外传播我国民族特有传统文化的关键渠道。
另外,大运河联接着中国与世界,它是海外友人洞察与学习中国文明与文化的窗口。运河见证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运河河道留下了历朝历代的中外友人的足迹,运河流域内记载了过无数的中外文化交流案例。在明朝后期,就有外国的使臣、教徒以及商人等对我国大运河沿岸文化进行了记录。例如崔溥在《漂海录》中对中国大运河南北不同的生产方式进行了描述;《荷使初访中国记》则有对中国大运河沿岸商业的描写;《利玛窦中国札记》中也存有对中国大运河漕运情况的描写记录。唐朝时,英国使者马戛尔尼写有《乾隆英使觐见记》一书,其中有对运河沿岸情况的考察和测绘。这些外国友人对中国大运河的相关记录,不仅填补了我国运河沿岸风貌以及运河文化交流上的空白,而且还证明了大运河在我国与世界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纽带作用[8],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并向世界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的重要路径和载体。
运河文化的传播顺应了今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运河沿岸的文化产业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随着运河文化遗产申报成功已经提上日程,因此,运河文化走出去呼之欲出,舞台剧《遇见大运河》正是为运河文化走出去进行文化造势和文化传播的极好途径。
三、从《遇见大运河》看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走出去”战略
(一)以艺术的魅力打通大运河文化走向世界的路径,并在其中寻求文化上的认同,促进大运河文化遗产“走出去”
为了全力配合中国大运河申遗,大型舞剧《遇见大运河》于2014年5月正式公演。该剧通过历史的题材,现代艺术,将大运河从形成、繁荣、变迁、废止到新生的千年历史展现给观众,在让更多人了解到运河文化的同时,折射出我国关注历史传承、保护生态的人文关怀。《遇见大运河》通过舞者声情并茂、边说边舞的方式,将整个演出连成一气,不仅消除了舞蹈传播中“看不懂”的综合症,而且还通过口头语言和动作语言向人们深刻地传播了运河文化,并以艺术的魅力吸引了广大群众的关注。因此,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可以在世界各国组织《遇见大运河》的舞剧演出,并借助其在海外巡演活动,以艺术的魅力打通中国大运河文化走向世界的路径,因为艺术是无国界的。为了用更好的世界舞蹈和音乐语言表达我国的运河文化,可以在舞剧中加入世界著名作曲家创作的音乐,如邀请好莱坞著名作曲家克劳斯·巴德尔特为《遇见大运河》创作音乐,从而加深剧情以及人物在不同国家和民族观众心目中的印象,进而促进他们对大运河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此外,《遇见大运河》在世界各国进行巡回演出的同时,还应在当地积极组织系列摄影以及美术等文化活动,向当地普及中国大运河文化知识,从而增强世界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理解。
另外,《遇见大运河》讲述的是水与人的故事,其主题聚焦在人类如何通过用生命和泥土堆砌起来的运河来实现更好生活的历史故事上,体现出人类对大自然以及共同繁荣的追求。而在当今水资源以及各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人类发展与水资源的关系成为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因此,在向世界传播中国大运河文化时,要注意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民族中寻求文化认同,而我国大运河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人与水的关系正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问题。中国文化离不开河流和水的孕育,中国文化向来以“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为文化特色,运河文化用如诗如画的舞台场景诠释了中国文化的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的文化特色。
所以,在宣传大运河文化时,要突出“合理开发并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主题,从而引起世界各国观众的共鸣,随之将中国大运河文化渗透到世界人们的心中,让他们从这一角度理解我国的运河文化。为了提高世界对中国大运河文化认的同度,我国运河文化的传播还应与当前社会最具代表性的事件相关联,如结合“世界水日”以及“五水共治”的主题,在《遇见大运河》世界巡回演出中,向在全世界范围内征集“我的水故事”,从而让世界各国人民都参与到《遇见大运河》中,并创新性的将这些人的“水故事”融入到剧中,从而呼吁全世界共同治水以及保护水资源。以这种接地气的传播方式,《遇见大运河》逐渐成为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走向全世界的桥梁。当前,《遇见大运河》剧组还邀请了久石让和克劳斯加入“我的水故事”写作中,大大增强了运河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力。因为艺术是世界的,所以这部舞剧也不单单是中国的,更应该是世界的。
(二)以大运河特色文化作为对外传播的桥梁,以“异化翻译”为传播策略,实现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跨文化传播
文化不仅是一种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情感、一种符号,它蕴含了人类认识世界的理性思辨,也展现了人类在创造物质以及精神家园过程中的历史痕迹。而中国大运河沉积了近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是沟通我国南北方文化的重要渠道。开放的运河文化,通过沿岸以及运河重要枢纽城市将四面八方的资源吸引并聚集到此,如扬州等,从而铸就了这些城市在历史上的繁华与鼎兴,形成了我国质朴的、开放的以及兼容并包的运河文化特色。因此,我国大运河文化遗产应当以运河文特色化为对外传播的桥梁,以运河特色文化为对外传播的契机,围绕对中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取大运河上最关键的几个要塞进行全景展示,培育“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大运河旅游经贸节”等对外交流的重要文化品牌[9],让全世界都认识并了解到我国的运河文化,并形成文化与价值上的共识。
坚持保护历史真实、保持风貌完整的原则,我国相关部门还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让大运河文化走出国门,在世界运河文化保护之突出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特殊价值,从而不断拉近我国运河文化与世界的距离。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政府还应当承担起“文化大使”的角色,不断向世界介绍并推广中国,传播我国运河特色文化,弘扬中国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此外,作为中国大运河上的重要交通枢纽,扬州古城正在成为世界友人体验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中心。利用这一优势,市政府可以建造“运河文化博物馆”,从运河的历史文化角度、运输角度、环保角度以及文化的传承角度等多个视角,来想世界友人展示中国大运河文化。
另外,作为一种文化情景,跨文化传播既具有文化制约性,同时又具有文化指引性。因此,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要想成功“走出去”,就必须实现跨文化传播,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寻求文化上的共识,在更好的理解自己文化的基础上消除因文化屏障所造成的传播差异。跨文化的传播离不开翻译,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最直接的交流[10]。因此,对我国大运河文化遗产“走出去”而言,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的传播要注意将翻译放在文化交流的大环境中,并在深入了解大运河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来进行“异化翻译”。“异化翻译”与大运河原语文化为目标,强调将大运河文化的特色充分展现在译语中,从而让国外读者能够在阅读大运河资料的同时,感受到大运河的文化底蕴。
(三)“互联网+”时代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以及社交网络媒体的作用,让中国大运河文化走向世界
“互联网+”就是通过各种信息通信技术和服务平台,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以及移动网络等进行运用的模式。作为传统网络的延伸,“互联网+”促进了传播技术的更快发展。尤其是社交网络媒体的出现,其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传播媒介,兼具信息传递、文化传承、信息存储与检索、舆论监督以及联系社会等功能,而且在传播模式、传递内容以及传播受众方面都具有不同的优势。因此,社交网络媒体就为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成功“走出去”提供了重要渠道和传播阵地。而全球化发展的逐渐深入加剧了网络的开放性,基于这种背景,利用社交网络媒体加强对中国大运河文化的传播就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传播力量。
首先,加强大运河文化遗产对宣传的主题网站、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力度,以“多对多”的信息传播方式将我国运河文化传递出去,这样受众就不再受时空限制,能够随时随地的查看有关运河文化方面的资料。还要加强对社交网络媒体的引导,加大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通过新闻、话题、公益广告等方式引起大众对大运河文化的关注,从而达到向世人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树立民族品牌形象的目的。
其次,要利用庞大的社交网络媒体不断丰富各种文化网络交流形式,开展网络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交流活动。例如,利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这一中华文化网络传播最大的门户网站,开设有关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新闻动态、文化论坛、申报指南以及文化记忆等栏目,拍摄相关视频以及图片,访谈有关人物,最终以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传播形式将大运河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另外,还可以在网络上开展有关运河文化宣传与保护的大型公益活动,例如开展“挖掘记录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行动”公益活动,以“加强各国的交流和理解,弘扬中国民族文化,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为宗旨,通过网络将这一活动发布出去,并在网上进行作品的征集,邀请各国摄影师和新闻记者参与其中,通过这种方式将中国大运河文化传播到海外,推进我国民族文化“走出去”。
(四)积极推行人际传播渠道,实现我国大运河文化的人性化传播
作为中华文化流动的载体,出国游客、移民以及其他形式的“出国人员”是会说话的广告,利用这些人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传递出去,这就是所谓的人际传播。人际传播与其他传播方式相比,其具有个体对个体传播的私密性。通过生动的语言、表情以及手势等,人际传播能够实现最人性化的传播形式,并且使得传播信息可信度大大提高。因此,要积极推行人际传播渠道,实现我国大运河文化的人性化传播。
首先,通过国际学术交流渠道进行中国大运河文化的传播。一般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都是社会以及知识界的精英,而通过这些精英以及其对同事和学生的影响力,能够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并且逐渐成为文化传播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对于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传播而言,应当积极组织国际学术交流以及国际教育合作,例如合作办学、学术交流会、科研合作等,而国内专家、学者也要尽力争取在这些活动中的话语权以及文化阐释权,从而将我国运河文化传播出去。
其次,通过华人华侨以及国际旅游的方式进行中国大运河文化的传播。我国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共有两千多万,而他们对祖籍国的文化归属感就成为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纽带。因此,对于大运河文化遗产而言,我们应当善于借助海外知名华人华侨的影响力,支持并鼓励他们传播我国的传统历史文化。另外,国际旅游对世界人民的友好往来以及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鼓励出国的旅游者将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以及一些不可见的文化元素传播到异地,从而让当地人民认识到中国民族文化特色,最终达到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同时,鼓励中国导游向外来的旅游者传播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导游的解说以及外国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亲身感受,他们能够直观地认识并理解我国传统文化,从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璀璨如星,蕴藏着无穷智慧,而大运河文化正是其中之一。大运河凝聚了我国世代人民的辛勤劳动和智慧,见证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变迁,沉淀了中华民族的深厚历史文化,为后人留下了万千感叹。而一部开口说话的舞剧——《遇见大运河》在全国的演出,将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大运河文化推向全国。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让大运河文化“走出去”势必会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并帮助我国在国际中树立鲜明的民族形象。因此,本文从艺术的魅力、大运河特色文化、跨文化传播、社交网络媒体传播以及人际传播渠道的角度探究了中国大运河文化如何更好的“走出去”。以文化遗产为主体的中国大运河文化“走出去”,不仅会带动国内文化市场的高度繁荣,而且将会强势冲击世界的文化领域[11],向世界彰显我国传统文化特色,从而为世界文化领域增添亮彩,并促进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沟通。
参考文献:
[1] 朱晗,赵荣;郗桐笛.基于文化线路视野的大运河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安徽段隋唐大运河为例[J].人文地理, 2013(3):70-73.
[2] 栗子.《遇见大运河》:用舞蹈语言助力大运河申遗[J].文化交流, 2014(7):12-15.
[3] 马福平.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为中国文化遗产传播助力[J].文化月刊, 2014(16):96-99.
[4] 陈娅玲,朱亚俊.寻找历史的文化之旅:舞剧《遇见大运河》观后感[J].戏剧文学, 2014(11):36-38.
[5] 王建波,阮仪三.作为文化线路的京杭大运河水路遗产体系研究[J].中国名城, 2010(9):42-46.
[6] 姜师立,张益.基于突出普遍价值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J].中国名城, 2014(4):50-57.
[7] 朱光亚.大运河的文化积淀及其在新世纪的命运: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和申遗工作的回顾与体会[J].东南文化, 2012(5):6-17.
[8] 康武刚.大运河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三个维度体系研究[J].开发研究, 2015(1):98-101.
[9] 陈秋静. 从文化线路的角度看明清大运河的演变与价值研究:以沧州段为例 [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5.
[10] 庞云玲.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的外宣英译调查研究:以邢台市为例 [J].学周刊, 2015(22):228-229.
[11] 张武桥, 黄永林. 移动互联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研究 [J].广西民族研究, 2015(5):14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