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2018-12-31於忠祥
郭 锦,汪 舒,於忠祥
(1.安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2.安徽农业大学 国土资源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6)
一、安徽省高速公路发展回眸与展望
(一)安徽省概况
1.自然资源概况
安徽省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东与江苏相连,南与浙江、江西为邻,西与湖北、河南接壤,北靠山东,具有连东接西、承南接北、居中靠东的区位特征。全省土地总面积为14.01×104km2,其中耕地590.71×104hm2,园地35.62×104hm2,林地378.07×104hm2,草地8.08×104hm2,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55.15×104hm2,交通运输用地30.57×104hm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85.94×104hm2,其他土地17.27×104hm2。
安徽省处于东经114°54'~119°37'和北纬29°41'~34°38'之间,属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长江、淮河贯穿东西,发源于安徽休宁县境内的新安江,是钱塘江的正源。全省地形地貌复杂,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沿江平原、皖南和皖西大别山5个自然地理区域,其中平原、丘陵、山地面积各占国土总面积的1/3。
2.经济社会概况
全省辖16个地级市,6个县级市,101个县(区)。“十二五”以来,全省生产总值由1.72×104亿元增加到2.75×104亿元,年均增长9.1%。财政收入由3 026亿元增加到4 858亿元,年均增长9.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 640元,年均增长8.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 758元,年均增长10.3%。
2017年,全省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8.5%、11.1%和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11.9%和23.7%,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和8.9%,居民消费价格涨幅1.2%,城镇登记失业率2.8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实现了经济结构优化、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二)安徽省高速公路发展历程
1991年,安徽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合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之后安徽省的高速公路事业蓬勃发展,先后建设了合巢芜、高界、合安等多条高速公路。2003年底,合徐高速公路正式通车,标志着全省东西、南北贯通的十字型高速公路骨架网络基本形成。至2017年底,全省已建成高速公路4 673 km。
1.起步阶段(“七五”—“八五”)
1986年10月,我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合宁高速公路破土动工,至1995年11月全线贯通,标志着我省结束了无高速公路的历史,即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开始进入起步阶段。
2.快速发展阶段(“九五”)
“九五”期间,国家加快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安徽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先后兴建了“合—徐”高速南段(合肥至蚌埠段)、“合(肥)—安(庆)”高速、“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安徽段)、“合—徐”高速北段(蚌埠至萧县段)、“界—阜—蚌”高速一、二期工程,以及“徽—杭”高速等一大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建设总里程超过了600km。
3.蓬勃发展阶段(“十五”)
“十五”期间,我省新建高速公路1 031km,发展速度位于中部地区榜首。主要重点工程包括“合肥—黄山”高速、“蚌—宁”高速、“亳—阜”高速、“阜—六”高速、沿江高速、“宁—淮”高速、“合—淮—阜”高速和“六—潜”高速等。
4.进一步加快阶段(“+一五”)
截至2006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为1 747km,在建里程为1 442km,居全国第11位;2007年、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全省新建高速公路分别为459km、300km、304km和119km。至2010年,安徽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2 929km,即“十一五”期间,我省新建高速公路1 182km,比“十五”期间增加了151km。
5.新时代发展阶段(“十二五”至今)
至2011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 009km,年内新增80km,在建里程超过了1 000km,其中山区约370km。“十二五”期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3 210km增至4 673km,建成了的主要高速公路有“岳—”高速(安徽段)、“滁—马”高速、“济—祁”高速(永城至利辛段和利辛至枞阳段)、“溧—广”高速(安徽段)、“广—宁(国)”高速、“狸(桥)—宣”高速、“巢—无(无为塔桥)”高速、“宿(州)—扬(州)”高速(天长段)、“黄—千(岛湖)”高速(安徽段)、“济—祁”高速(池州至祁门段)、“宁—和”高速(安徽段)、“滁—淮”高速、“阜—淮(滨)”高速(安徽段)、“天(长)—滁”高速、“蚌—五”高速、申嘉湖高速西延、“岳—武”高速东延工程、“无(塔桥)—安”高速、“繁—黄”高速和“扬—绩”高速黄山区连接线,以及望东长江公路大桥、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接线和芜湖长江公路二桥等,形成了“四纵八横”的安徽省高速公路网络。
新时代,新气象。“十二五”以来,安徽省高速公路除了建新,还对一些原有高速公路进行了升级改造。如“合—宁”“合—巢—芜”等高速,由原来的双向四车道升级为双向八车道。
(三)安徽省高速公路发展态势
2016~2030年,安徽省将新增高速公路20条,新增里程1 685km。到2030年,安徽省高速路网将由现在的“四纵八横”升级为“五纵九横”,总里程将达7 484km,实现省际互通、市市直通、县县联通的交通梦。
1.五纵:纵一为“徐—杭”高速,纵二为“徐—福”高速,纵三为“德(州)—上(饶)”高速,纵四为“商(丘)—景(德镇)”高速,纵五为“濮(阳)—阳(新)”高速。
2.九横:横一为“连(云港)—郑”高速,横二为“淮(安)—许(昌)”高速,横三为“宁—洛”高速,横四为“宁—驻(马店)”高速,横五为“沪—西(安)”高速,横六为“扬—武”高速,横七为“沪—武”高速,横八为“宁—九”高速,横九为“杭—武”高速。
二、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对沿线动植物群落的影响
1.对土壤植被的影响
高速公路建设的永久占地改变了土地原有的利用功能,即由耕地、林地等农用地转变为交通运输用地。其建设过程中,因各种施工活动如开挖、填方等,使沿线两侧土壤遭到翻动、变形,改变了土体构型和土壤结构,在此范围内的土壤植被系统几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高速公路建设的临时用地,如施工便道、预制场、搅拌场等都分布在公路沿线,同样会破坏原有土壤和植被。
2.对动物的影响
高速公路在施工过程中,限制了沿线两侧动物的活动范围,影响了公路沿线野生动物的迁移途径、觅食范围、栖息区域等。即工程占地和植被的破坏,减少了高速公路沿线两侧动物食物来源,破坏了动物原有的栖息地,迫使野生动物迁徙到其他区域。
高速公路施工期间,由于施工噪音和各种建设活动,惊吓和干扰了周围的野生动物,也是野生动物迁徙的重要原因。
在施工过程中,冲洗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材料等产生的废水、废渣等会排放到临近河流中,改变了受纳河流原有的水文等自然状况,进而影响鱼类和野生动物的生存。含有害物质的建筑材料放置在河流等水体附近,随着雨水的冲刷进入水体,造成污染。
(二)引发地质灾害
1.引发塌方
高速公路建设引发塌方主要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如开挖山体,降低了边坡岩体支撑力而引发塌方;在坡脚处采石取土,可能会造成边坡脆弱处发生塌方;在岩体不稳定地带,工程爆破活动会引发塌方。
2.引发滑坡
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引发的滑坡是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如在古滑坡前缘(抗滑段)开工动土,削弱了斜坡的支撑,诱发牵引式滑坡;在古滑坡的后缘(下滑段)弃土、修建构造物,加大了附加应力,因下滑力增加而引起推移式滑坡;开挖大量的土石方,会截断浅埋的含水层,破坏了浅层地下水系统,使地下水不能向下游流动,导致地下水露头出现在公路路堑边坡处或路基底部,降低了公路路基及边坡的稳定性而引发滑坡[1]。
3.引发泥石流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并且破坏作用强的一种地质灾害就是泥石流。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沿线植被遭受破坏,土体裸露面积增加,开挖土方产生大量弃土等,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源,遇到强降雨天气极有可能引发泥石流。
4.引发水土流失
(1)开挖土石引发水土流失
高速公路的路基施工,要么是挖土降高程,要么是填土增高程,无论是挖土还是填土,都会破坏原有植被,当降雨形成地表径流时,必然引发水土流失。
(2)弃土工程引发水土流失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部分工程建设会产生大量弃土,属于松散堆积体,遭遇暴雨冲刷极易导致水土流失。
(3)临时工程引发水土流失
临时便道、搅拌场、预制场、施工营地等临时工程建设,破坏了植被,使表土层失去保护,减弱了抗蚀能力,降雨时会引发水土流失。由于高速公路施工期较长,在施工期间不可避免地会引发水土流失。特别是穿越山区的高速公路,其建设过程中的弃土,如果缺乏保护措施,出现高强度长时间的降雨就会引发片蚀、浅沟蚀等形式的水土流失。
(三)占用耕地
高速公路的宽度不同占地面积也不同。双向4车道,路基宽度一般为28m,即1km高速公路需占地2.8hm2;双向6车道,路基宽一般为34.5m,即1km高速公路需占地3.45hm2;双向8车道,路基宽一般为42m,即1km高速公路需占地4.2hm2。如果加上两侧的绿化带,则占地更多。“十二五”期间,安徽省新建高速公路1 773km,永久占地面积约13 000hm2.1km占地超过了7.3hm2。根据安徽省的调查,高速公路建设占用的主要是耕地、林地和园地。此外,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还需大量的临时用地。根据安徽省的调查,临时用地占永久占地的50%以上,其中70%以上是耕地。《土地复垦条例》虽然规定,临时用地用后需复垦,但因损毁严重,复垦后很难恢复原有的生产功能。所以,高速公路建设,既占用耕地,也破坏耕地,对粮食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扰乱原有生态格局
高速公路建设打破了其沿线两侧原先的自然景观格局。平原区的农田被高速公路带分割,隔断了自然景观的连续性;穿越山区的高速公路,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自然景观;穿越波状平原及丘陵区的高速公路,因挖方、填方,一是破坏了丘陵地貌的完整性,二是隔断了圩田的贯通性。
(五)产生噪声污染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必须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搅拌机以及各种大型运输车辆,施工时的噪音不可避免地会对附近居民造成了生理和心理上的不良影响。
高速公路营运过程,由于交通流量大、行驶速度快等,形成了一条噪音污染带,不仅扰民,而且影响野生动物的栖息。
(六)造成湿地功能退化
湿地是地球的“肾”,起到保持生物多样性、蓄水抗旱、拦截水土流失、阻止和延缓洪水、降解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等多重作用,为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的生态屏障。高速公路建设当中穿越湿地区域时,对湿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首先,是占用部分湿地面积,包括永久占用和临时占用;其次,是施工期间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降低了湿地应有功能;第三,从长远角度看,由高速公路带来的城镇化效应也会改变公路沿线的湿地用途。
(七)侵害水源保护区
饮用水安全事关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因此,需划定一定的水域和陆域作为地表水源保护区,即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涉及的范围较大,有些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即为河流和输水渠,流域面积大,流经长度长,高速公路建设肯定要穿越或跨越部分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在施工期间,产生的污染物、造成的水土流失等或多或少地会扩散到水源中,导致水体污染。
三、基于生态环境保护视角的高速公路建设的若干思考
(一)合理选线
合理选线是减少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的前提,选线要尽量避绕森林植被良好区域或有特殊功能的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少占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2]。如六潜高速公路,为保护磨子潭水库的水质,不惜增加投资和难度,将线路移至大坝南侧,建了一座全省最高的高架。
合理选线,要采用高科技勘测方法和监测手段,如运用3S技术精准测绘和勘测,使高速公路尽量避开地质不稳定地段,如断裂、溶洞等,防止施工过程中引发地质灾害。
选线方案初步确定后,要经过“选线、预备性调研、可行性研究”3个阶段,对选线方案进行优化,得到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选线方案。
(二)规划设计与建设要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
要邀请环境保护和生态专家,全程参与高速公路的规划设计,对一些可预见性的问题进行规避。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要依据规划设计,针对已建工程建设情况与拟建工程的生态环境现状,总结经验教训,分析问题症结,统筹协调后具体安排下阶段工作,确保生态优先原则得到落实,尽可能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推进全程绿色的高速公路建设。
(三)及时跟进水土保持措施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必须及时跟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包括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等。
1.土方开挖回填要避开雨季
安徽省平均降水量南多北少,山区多丘陵少。大别山区与皖南山区由于海拔高,降雨量比同纬度平原、丘陵多。全省降雨量在各季的分配很不均匀,而且雨季南北亦有较大差异。所以,安徽省的高速公路施工要把握不同区域的降雨规律,尽量在雨季来临前完成土方开挖回填等工程,并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严防次生水土流失等灾害发生。
2.采取平行作业的施工模式
在施工动土过程中,主体工程,要根据不同路段的海拔情况,做到边开挖、边平整、边压实,边填土、边平整、边压实,确保土方平衡不浪费,确保水土不流失;主体工程两侧的边坡,要做到边修建、边护坡、边绿化,确保不发生次生地质灾害;临时用地,要依据不同复垦区域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复垦模式和工程技术,及时跟进复垦工作。
3.及时跟进配套工程
在雨水充沛的大别山区与皖南山区等地区,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需在取土场周边设置排水沟和截水沟,将塌方、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降至最低。当坡度较大时,应采取边坡防护措施,包括削坡或分级削坡等。
开挖路基时,要在地表径流汇集处设置临时沉淀池拦截地表径流带来的泥沙。待路基建好后,及时将沉淀池推平,进行植栽或还耕。
(四)植被保护与恢复
1.施工期植被保护
(1)要尽可能地利用现有道路运送建筑材料或土方等,各种车辆要严格按现有道路或修建的施工便道行驶,杜绝超近道碾压农作物和地表植被。
(2)严禁破坏施工场地周边的农作物和植被,合理规划设计临时设施和临时工程,不得随意修建。施工期,要对涉及林地的施工区域进行监控与火险监测,防止引发火灾。
(3)主体工程和临时用地确需毁林的,要将林木移出,用于它处绿化。
2.施工后植被恢复
(1)临时用地使用结束后要及时复垦,恢复原有用途和植被,满足当地生产、生活和生态要求,即毁林还林(环保复垦)、毁田还田(农业复垦)。
(2)及时进行边坡栽植,建立新的植物群落,达到恢复生态,治理水土流失的目标。
(3)绿化工程要凸显安徽特色,以片植为主,突出大色块、大线条,既考虑安全又兼顾环境美学效果,注重公路文化景观和公路绿化景观的统一与协调。
(五)野生动物保护
1.陆生动物及两栖动物
在主体工程之下要设置野生动物通道,确保其正常觅食、繁衍和种群之间的联系。在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出没的路段,包括濒危物种通过区域的路段,要设置相应的专用动物通道或增加公路涵洞数量,以及设置动物标志、减速行驶标志和禁止鸣笛标志等。
要优化林区施工方案,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在林区的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避免爆破作业,减少对野生动物的惊扰。
施工期,要严禁伤害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对受到意外伤害的此类动物,要及时与当地野生动物保护部门联系,由专业人员处理。
要避开野生动物活动高峰时段施工,如避免在早晨、黄昏和晚上进行爆破、打桩等高噪声作业等[3]。
2.水生动物保护
禁止将含有害物质的建材、水泥、油料、化学品等堆放在江河湖泊等水体附近,施工中的废弃物,如废油、废沥青、弃渣、弃土等,有的要进行回收处理,有的要运出河区存放,不得就地倾倒或抛入水体。桥梁施工过程需与水环境隔离,防止施工机械发生油料泄漏,减少挖泥失落量,灌注的混凝土材料要在搅拌场搅拌好;防止施工污水、垃圾等对水体造成污染,要把污水、垃圾等收集后和大桥工地上的污染物一并处理。
(六)景观恢复
高速公路景观主要由道路线形、自然景物、道路与环境的融合及高速公路上的构造物等构成。高速公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程度可通过高速公路构造物与自然景观之间的融合度来衡量,尤其穿越旅游区或旅游景点的高速公路,两者的融合度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高速公路规划设计中要引进环境美学的理念,提升高速公路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度,将对自然景观的破坏降至最低程度。要使自然景观成为道路两侧的点缀,增进交通安全和为司机、乘客提供舒适的旅行环境[4]。
高速公路景观规划应结合其沿线两侧的自然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布局。要充分体现乡土人情,确保路域范围内的土地以绿色植被覆盖,草、灌、乔、花合理搭配。绿化树种的选择,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优先考虑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乡土树种,适当引进一些景观效果好、适应性强的园林绿化树种[5]。
(七)特殊地域的生态保护
高速公路经过湿地区域应以架桥等方式通过,施工过程中要以不破坏湿地功能和格局为前提,杜绝湿地取土,妥善处置弃石弃渣,将道路建设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降至最低[6]。
高速公路穿越环境敏感区,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水源涵养区等,要严格执行《森林法》《环境保护法》《水法》《风景名胜区条例》等法律法规,尽量降低对特殊地域生态环境的伤害。施工结束后,对这些地区要做好生态恢复工作。
四、结语
高速公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越来越凸显,它是实现“集聚开发,均衡发展;点轴发展,面上保护”的枢纽。但是,高速公路建设对其沿线两侧生态环境破坏,甚至对较大区域范围内野生动物群落都有极大的影响。安徽省在同步推进高速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也是很突出的。因此,要认真总结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实践中的成效、做法、经验与教训,为“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同步推进高速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奠定基础,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