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2018-12-30
文艺高峰如何铸就
3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范迪安的同名文章指出:文艺高峰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文艺家要苦练内功,政府则要加强助推。这些年各级政府在推动文艺繁荣发展上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并采取了许多措施,但还缺乏整体观照,没能做好顶层设计,突出重点。文艺高峰以经典作品为标志,我们期待各个文艺门类都涌现出具有时代标杆意义的作品,成为社会普通认知的经典,就有许多方面还要加强。例如文艺文化主管部门要深入研究重大主题、现实题材的创作规划。目前虽然开展了一些,组织了几批创作,但系统性还不够,财政投入的力度也没有持续。另一方面,还要为优秀作品提供“打磨”“精练”的条件,现在不少舞台作品、音乐作品在艺术节和会演亮相后就等于告别舞台和屏幕,缺乏条件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继续打磨。在某种程度上,经典也是在社会传播中形成的。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更要通过政府支持的主渠道,把优秀作品送往国际艺术的主平台,让世界看到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与文化气象。
警惕短视频的负面效应
4月9日,《解放军报》发表解登春的《别在“短暂的视觉冲击”中迷向》指出:有人说,短视频是互联网行业的又一个风口。一些短视频APP拥有极高的人气,每日活跃用户数量达到1亿以上。这些短视频APP具有“个性化推荐”功能,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用户推送符合其兴趣爱好的内容,给用户带来一种极致的“沉浸式体验”。正因如此,有人感叹,“短视频就像毒药一样让人欲罢不能”。一些短视频作者为了博取用户的关注和转发,不惜剑走偏锋,在“审丑”而不是“审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实际上,短视频APP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日益增加。武汉一名男子模仿短视频里“高手”的高难度动作,抓住两岁的女儿往上翻转180度,突然失手,孩子头部着地,严重受伤。还有人效仿“恶搞”视频,将透明胶带横在门前绊倒他人,用整蛊小道具惊吓孩子。类似事件层出不穷,使得逾越底线的娱乐陷入伤己伤人的境地。青年官兵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理应让青春闪耀“奋斗”“奉献”“担当”的明媚亮色。不能受到网络负能量的浸染侵蚀,不能让“短暂的视觉冲击”造成观念的错位、信念的动摇。
整治“恶搞视频”须疏堵并举
4月9日,《光明日报》发表全家悦的同名文章指出: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下,网络视听行业快速发展,资本持续加大投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作品类型不断翻新,在网络流量、利润的诱惑下,一些不法行为也借机滋长,诸如恶搞经典、色情低俗等违规作品泛滥成灾,不仅扰乱了网络空间秩序,污染了网络环境,而且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清理整顿“恶搞视频”之际,应疏堵并举。一方面严厉整治违法违规作品,依法严惩违法者;另一方面引导网络视听作品走向正途,促进行业正本清源,实现良币驱逐劣币,鼓励从业者良性竞争。要加强公共管理部门、网络视听平台的责任担当和社会使命,加强对网络视听作品的规范管理。特别是对民族文化和历史史实的“重构解读”,应该引导其积极传播正能量。内容制作者也要养成自觉意识,不仅应合法合规,而且还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