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设研究

2018-12-29王琳

决策探索 2018年22期
关键词:视听说教学模式英语

王琳

【摘要】近年来,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应用,视听说教学成为高校现代课堂的新型教学方式。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视听说教学模式与人类的认知规律更加相符,更有利于学生习得相关学科知识。本文简单阐述了高校英语视听说教学的特征,分析了高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设所应遵循的原则,并探讨了具体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

根据我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高校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使学生能在今后的工作与社会交往当中熟练地应用英语进行口头与书面交流,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文化素养,以符合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但纵观当前高校英语教学状况,学生多年来存在的“哑巴英语”情况仍未改善,视听说教学仍是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一、高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的特征

(一)语言环境真实

语言环境对于语言的学习非常重要。英语是高校学生必学的外语。要想熟练使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真实语言环境的营造必不可少。视听说教学模式以“视”为切入点,利用动画、图像、声音、文字等,将相关学习材料的形与声、情与景进行相互结合,为学生创造一个多维化的、真实的语言环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当中。为了更好地参与此情景交流中,学生必须利用其所学的英语知识,结合相关的真实场景,完成相应的任务。这个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将英语知识与技能进行“意义构建”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当中逐步掌握英语的应用技巧,使其能恰当、灵活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二)文化习得便捷

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语言背后文化的了解,有利于促进语言交流的顺利进行。在一个非英语环境中,若只是单纯地为学生讲授英语的文化背景,学生则很难理解。而视听说教学模式以视觉作为出发点,辅以听觉,从多角度、多方位为学生展示了英语这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同时,还可让学生通过视觉体验了解不同文化的非言语交际及其交际背景,如手势、表情、姿势等。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让学生更加真实、具体而全面地了解到英语文化,这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异国文化的感知,有助于学生将所学英语知识进行内化,并形成良好的跨文化交流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学习过程具强互动性

高校英语听力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能够听懂别人说的话,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学会使用英语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而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是基于学生英语语言能力而存在的,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需建立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同时利用一些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亲身实践而慢慢培养起来。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还要与他人进行互动,通过借鉴他人经验不断完善自身英语技能。视听说教学模式以多媒体、互联网等技术为基础,其教学形式新颖、教学内容丰富,可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甚至是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多角度互动,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而这些实践不仅能对学生的视听活动效果进行检验,还可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式。

二、高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的建设原则

(一)以学生为中心,选择恰当的视听材料

高校实施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利用英语进行交流,其核心在于学生。视听说教学模式围绕学生,结合教师的指导,通过让学生学习视听材料而实现英语交际的目的。从这方面来看,视听材料的选择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英语水平、英语学习能力等,确保所选择的视听材料难度适中,且具一定趣味性,使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视听材料的基本内容,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构建起自身的英语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具体专业,确保所选择视听材料的针对性、时效性、实用性等,以便让学生通过视听材料了解各领域的前沿信息,拓宽视野,帮助他们提高英语听说能力,丰富专业知识,为构建全面知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视听为基础,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视听说课程将视与听结合,通过“视”引导“听”,再通过“听”激发“说”,是一门具有强实践性的语言课程,其将语言的学习与实践运用进行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应用能力。语言的学习包括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在视听说教学课程当中,“视”与“听”属于信息的输入过程,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础。将“视”与“听”相互结合,并同步进行,其中“视”可通过生动、具体的图像帮助学生更好地“听”懂语言信息,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语言内容;“说”是语言的输出过程,语言的输出是培养学生语言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说”,学生能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当中,并在实践当中明晰自身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有利于学生语言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严格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将视听说三者相互结合,并以视听为基础,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视听说三种能力的协调共进。

三、高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的建设策略

(一)利用规范的英语语言素材

视听说教材是高校实施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载体,要想充分发挥视听说教学模式的作用,首先必须重视教材的选择,应选择一些规范的英语语言素材,注意结合学生英语基础与实际学习能力进行选择,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真正习得相关的语言知识。比如选择一些英语电影、英语新闻等,尤其是英语电影,其故事情节完整、有趣,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当中;配合多彩的画面与音乐,能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当中感受地道英语的魅力,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也能刺激学生主动开口,改变“哑巴英语”的状况。要注意的是,选择的影片语言难度要适中,情节应简单、直观,至少保证学生能看懂大部分内容,了解影片的大意。指导学生进行精看与泛看,部分影片可精看,细细琢磨影片中的语言交流技巧、语言的使用特征、非言语信息对于语言表达的作用等。但部分影片需泛看,旨在通过影片来了解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感。同时,应于观看影片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观看,在观看完影片后,学生需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并针对影片发表意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免视听说教学浮于表面,无法取得预期教学效果。

(二)采取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传统高校英语听力教学主要采取的是先让学生听,然后再让学生练习的模式,此模式虽可取得一定成效,但长期以往,学生极易产生逆反心理,覺得听力教学枯燥无味。而视听说教学模式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包括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充分发挥视听说教学模式的优势,结合各类现代化信息技术,采取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角色扮演、双人对话、情景模拟、互动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给予学生更多说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去进行语言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在“vacation”教学中,教师可先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方式熟悉教学内容,并为学生介绍相关背景知识,然后让学生以小组方式利用网络平台获取相关学习资源,通过分工协作,完成“详细介绍中国的某个传统节日”的任务。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学生有了更多机会发表意见,有利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此外,通过课堂互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明显拉近,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促进了教学相长。

(三)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高校英语视听说教学不能仅限于课堂,还要延伸到课外。因此,高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建立英语角、举办英语演讲赛、校园英语报纸采访与编辑等;或是组织学生参与英语晚会、英语沙龙、英语游园会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更多了解英语知识的途径,并有机会将所学的英语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此外,教师在课堂之余也应鼓励学生加强英语知识输入。可在所建立的班级群中组织学生定期欣赏经典英语影片,举行英语早读、听英语讲座等活动,以拓宽学生视野,为学生的英语视听说提供更多机会,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四、结语

总而言之,视听说教学模式已成为当下诸多高校实施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视听说教学模式以其真实的语言环境、便捷的文化习得优势及强互动性的学习过程,通过“视”促进“听”,通过“听”带动“说”,加强了“视”与“听”的结合,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锻炼学生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英语实践运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顾君.高校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研究——

评《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研究:理论、模式与评价》[J].新闻战线,2017(04):161-162.

[2]李慧源.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研

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04):142-144.

[3]杜蓉.现阶段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

式探析[J].新丝路(下旬),2016(08):102.

(作者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视听说教学模式英语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试论日语视听说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反思及对策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视听说课上的应用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读英语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谈“视听说”在中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