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学一做”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路径研究

2018-12-29饶金凤

决策探索 2018年22期
关键词:两学一做两学理想信念

饶金凤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信仰和价值取向对于社会风气以及民族信仰的形成意义重大。然而,随着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多元化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力有所削减,有些高校大学生甚至出现了信仰危机。网络的兴起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有些大学生也因此而受到了诸多负面影响,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及崇洋媚外等,他们更加注重物质享受、重视个人利益,变得自私自利,甚至产生精神困惑。因此,探究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方法和路径显得相当重要,尤其是大学生党员,一定要学会明辨是非、抵御诱惑,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动摇。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教育都对人们的信仰教育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两学一做”教育的出现将解决党员信仰模糊、理想信念淡薄等方面的问题摆在突出的位置。因此,从理论与现实意义上来说,在“两学一做”的教育背景下,加强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主要从这个角度来探析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路径方法。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说教、灌输式教育等传统、固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对于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来说,已经显得有些落后并且缺少灵活性,这就需要探索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模式和方法。结合时代的发展情况,运用新媒体、网络、视频、图片等形式进行“两学一做”教育对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来说更易于接受,如能结合实际和地域特色,则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可通过创新的方式将“两学一做”的教育精神更全面地传达给学生,使正确的红色价值观得到广泛传播。

二、通过新形式、新方法,将思政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高校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增强学生学习“两学一做”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通过新媒介新方法开展“爱国日”“爱党日”等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爱国、爱党情怀;开展丰富的红色活动,使大学生能够不忘使命与责任感;可将主题红色教育活动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引导大学生争做合格党员,将行动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启发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智慧与才干,增强为集体为国家的大局意识与服务意识,使他们的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相结合;此外,还可发挥高校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将主动权交给他们,鼓励他们用各种形式与行为将红色信仰在一届届大学生中传承,使校园形成互相影响的积极氛围,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

三、将“两学一做”教育作为主流信仰教育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选择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而信仰是否正确对高校大学生的自身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先进的、科学的价值观必然会给高校大学生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高校和社会应以集体主义等高尚的价值观为主流,营造出健康积极的校园和社会氛围,以使大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应倡导和鼓励大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构建先进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四、通过“两学一做”进行环境熏陶

“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各地掀起了热潮,高校可根据不同情况来制定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通过具有特色的活动形式,使高校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地,使大学生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总之,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正确与否及理想信念是否坚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两学一做”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通过不同的形式与方法,創新思政教育的模式,可以促使高校大学生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

猜你喜欢

两学一做两学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将“两学一做”深入日常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浅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把握的基本点
如何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高校有效贯彻落实
“两学一做”怎么学
“两学一做” 笃实为基
“两学一做”重在“抓实”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