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探索建设河南自由贸易港的思考

2018-12-29齐爽

决策探索 2018年22期
关键词:河南金融人才

齐爽

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是党中央在准确研判国际形势新变化下,实现开放型经济创新发展,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新时代的全面跃升和战略升级。河南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航空优势探索建设内陆自由贸易港,有利于推动河南新一轮更全面、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有利于带动广大内陆地区成为开放前沿阵地,为内陆地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提供经验。

一、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国际经验

(一)开放自由的经济政策

在世界成功的自由贸易港中出口商和投资者可以享受多种优惠,外资准入门槛低,创办企业手续简单、费用低廉、注册资本要求宽松,对企业的日常活动没有过多的约束,且开放政策力度大。税收减免措施覆盖面广、落实准确到位,很多先进的自由贸易港对新注册成立的企业都免收印花税,并且不对企业经营中的资本利得额外征税。

(二)高效完善的监管环境

先进自由贸易港的海关监管工作以“自由”和“简便”作为硬性标准。在贸易监管方面,多数先进的自由贸易港已实现通关零限制,港区内的货物在进出、存储等方面基本上实现了自由无限制,监管部门只对港区内货物进行抽检。在外汇管理方面,大多数自由贸易港均实行了放松金融管制的政策,在港口内推行金融的自由化,实现了外汇和资金进出自由。

(三)功能复合型的发展模式

成功自由贸易港的港口功能更加丰富,金融、保险、货代、租赁、咨询等增值服务日益受到重视,发展涉及到旅游、信息、物流、金融、贸易、服务、研发等各个方面,且注重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扶持信息、软件等智能化新兴行业,实现了制造业、服务业的全面发展,辐射带动了物流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使许多港内外资源得到了很好的整合。

(四)独具特色的现代金融服务

成功的自由贸易港大多具有很高的开放程度,投资保障机制完善,可以提供全面、高质量的金融一体化服务。例如,香港实现了资本项目的完全开放和资本的跨境自由流动,真正实现了金融市场运行效率的最大化。

二、河南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劣势

(一)河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

1.交通区位优势显著。河南通过构建“铁、公、机”三网联合的多式联运体系,积极打造配套集疏运的综合竞争优势。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为河南构建立体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探索与欧美发达经济体合作打开了新空间;郑欧班列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面貌焕然一新,货物种类不断丰富、冷链业务异军突起、集货范围持续扩大,多点集疏运网络成效显著。

2.与“一带一路”充分对接。2017年,河南货物进出口5232.8亿元,在全国排名第10位;服务贸易额80.4亿美元,在全国排名第13位;跨境电商交易额1025亿元,居全国前列。河南对外投资合作更加稳健,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大幅增长,五年累计达到18.6亿美元;国家级境外合作园区實现零突破,纳入全国统计范围的合作区数量居全国第三;跨国并购亮点突出,成果丰硕。

3.国家开放总体态势稳定向好。近年来,国家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全面开放的新格局逐渐形成,为谋求经济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与市场的深度融合,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逐渐展开。借着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东风,河南的对外开放也在有序、深入、全面展开。

(二)河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劣势

1.开放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河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在外资准入方面仍然有较多限制,尤其是服务业,存在的限制条款最多,难以吸引外资企业。此外,围绕对接的高标准投资规则、贸易单一窗口等政策体制性创新较少,围绕开放的法律保障制度不健全,在知识产权、金融业开放、资本流通等领域并没有实质性的与全球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对接的行动。

2.金融服务业发展滞后。河南自由贸易港的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融资渠道单一,缺少以服务航空港经济和临空经济发展为主要功能的跨区域、主导性的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种类较少、趋同性高,金融开放度低,海外融资能力较弱,尚未建立适应本地实际、能够高效完善地引导国际资金进入并运用的金融支持体系。

3.国际性综合人才缺乏。缺乏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的航空工程技术人才、大数据应用人才和科研开发人才;缺乏具有战略性思维和国际视野的、熟悉国际商务运作规则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具有较高知识层次和创新能力、掌握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

三、河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建议

(一)着眼高质量建设,对标国际先进标准

进一步放松投资管制,开辟多方融资渠道,建立开放型的投资经营体制,允许国内外投资者自由地开展融资活动,制定政策吸引世界知名企业在综合保税区进行投资活动,逐步开放投资领域。创新合作模式,积极推进与国际惯例接轨,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经济贸易法律法规,更好地掌握国际经济的运行规则,根据不同国家的差别化政策,为企业提供相应的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帮助企业更好地规避反倾销、技术壁垒等非关税壁垒带来的风险。

(二)坚持创新引领,积极主动探索新模式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企业为主体,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活力,保护创新成果,注重加快技术转移、转化,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大型研发机构、高端技术服务机构,进一步提高科技及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大力推进应用创新,加强科技开发与合作,强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三)坚持以贸易为主导,实现全面发展

大力发展航空物流金融,以金融业为纽带,用保兑仓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方式,实现物流与金融业务的双向结合。发展转口贸易,重点引进特别重大总部贸易和转口贸易企业,鼓励进出口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审批流程、授信额度、贷款利率等方面为转口贸易企业给予优惠和政策倾斜。创新发展离岸金融,支持鼓励商业银行、租赁公司等具备出资条件的金融机构的设立与发展,采取内外分离型或者内外渗透型的离岸金融市场运行模式,探索建立离岸金融结算中心和离岸金融业务新模式。

(四)注重软实力建设,大力引进高端人才

积极构建高端人才培养体系,培育适合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外向型高端复合型人才,例如具有战略性思维和国际视野、熟悉国际商务运作规则、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加大对高端人才的激励力度,对引进的高端人才,在创新创业、购房、出入境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支持,提高人员流动自由度,建立外国人员教育创新示范基地及便捷高效的人才签证制度。

【本文系2018年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基本科研经费项目“河南申建自由贸易港的若干问题研究”(18E46)、2018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以自贸区驱动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机理与路径研究”(2018CJJ081)、2017年河南省软科学项目“‘十三五期间河南省特色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研究”(172400410407)、2018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建设郑州自由贸易港的思路与对策”(2018B04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猜你喜欢

河南金融人才
人才云
出彩河南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