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坚定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
2018-12-29群众杂志社调研组
群众杂志社调研组
虎踞龙盘今胜昔。改革开放40年来,南京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引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方位、历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条契合时代特征、体现南京特点、彰显城市特性的改革开放之路。特别是近年来,南京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启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不断提升作为省会城市的创新首位度,努力走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前列。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1715.10亿元,户籍人口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830美元。前不久,由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构建创新之城——中国创新城市TOP10的启示》研究报告显示,南京创新总指数排名全国第五。上海社会科学院公布的《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驱动力指数排名报告(2017)》显示,26个城市综合得分排名,南京仅次于上海,位居第二。创新,正成为这座“美丽古都”最突出、最鲜明的城市气质,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与时代同步:创新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回顾改革开放40年,南京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深挖资源禀赋优势,依靠创新推动产业转型、提升城市能级,彰显出改革破题、创新求变的鲜明特征。在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中,南京创新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厚实,创新引领的信念越来越坚定,创新驱动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从天下文枢到科教名城,创新资源加速富集。南京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枢”的美誉。近代以来,南京在文化教育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涌现出了一批全国知名的高等学府和在各个领域声誉显著的领军人物。如今的南京,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是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的五大城市之一,科教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拥有高校53所,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83万人,在宁工作两院院士81人,各类研发机构1810家。不仅如此,南京近年来采取一系列措施集聚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型人才,众多的教育科研机构、大量的青年学生、数量庞大的科技人才,为南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和宝贵的资源。
从试点探索到全面推进,创新机制加速形成。在科技发展史上,南京从不乏创新基因,不乏一些灿烂辉煌的创新印记。新中国成立以来,这里曾研制出中国第一只荧光灯、第一套收音机真空管、第一台电影放映机、第一台全自动车床、第一根汽车发动机曲轴、第一个脉冲磁控管、第一辆自动装卸汽车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创新认知的深化,南京出台一系列激活“创新元素”“创新基因”的政策措施,实现科技体制改革从点到面向纵深突破。上世纪80年代,南京在全国率先启动市属科研院所改革试点,促使市属科研院所向生产、经营型转变,随后被国家科委等五部门联合批准为全国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正式拉开科技体制改革大幕。上世纪90年代,成立南京科技与产业促进会,形成“官、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南京科技中心交易网上大厅”并投入运行。进入21世纪,南京步入创新发展的快车道。2006年召开首次自主创新大会,将自主创新列为主导战略,宣布建设创新型城市。此后又成为全国唯一的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首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不断增强。2017年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南京启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在新时代开启创新驱动发展新征程。
从产业升级到集群突破,创新产业加速崛起。国内外经验表明,创新活动从来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趋于集群式发展,逐步形成创新产业集群。改革开放以来,南京的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尤其是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集群化特征,夯实了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之初,南京是典型以工业经济为主的城市,化工、电子、汽车、机械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占比很高,产业结构整体偏重。如今,南京的产业结构变“轻”了,主导产业变“新”了,新型显示、物联网、信息通讯设备、智能电网、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6个产业的收入规模都超过了千亿元。尤其软件信息产业发展居全国前列,收入规模占到全国的7%以上,产业集群式发展特色明显,南京正从“中国软件名城”迈向“国际软件名城”。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既是多年坚持创新发展的实践硕果,更是未来强化创新驱动的广阔舞台,昭示着建设创新名城的前进方向。
惟创新者强:把脉大势建设创新名城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2018年1月3日,南京市举行创新名城建设动员大会,宣示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亮出前所未有的“超级雄心”。这是顺应发展大势、立足南京实际慎重作出的判断和选择。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深刻指出,创新是南京未来发展的唯一选择和希望所在,必须旗帜鲜明抓创新、只争朝夕抓创新、充满信心抓创新。
从资源禀赋看,做好创新文章是优势所在。资源要素是支撑城市发展进步的基础,城市发展的过程本质就是各种资源要素集聚和配置的過程。从土地资源看,南京市域国土面积6582平方公里,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在倒数第3位,人均占地面积在副省级城市中位于倒数第5位,土地空间小;从能源资源看,不仅几乎没有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并且受制于产业结构特点,万元GDP综合能耗较高,面临着生态环境硬约束。但南京科教资源十分丰富,这是最为难得的先天条件、最为重要的比较优势、最为强大的力量之源,具有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可遇而不可求的创新发展条件。这一资源禀赋,决定了南京可以抓创新、必须抓创新,并且有能力、有信心把创新抓好抓出彩。然而,南京创新发展水平与全国先进城市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特别是科技转移和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科技创业人才规模不够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偏少,创新生态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对标找差以创新举措抓创新,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释放出科技创新的巨大爆发力,是南京在新时代再展新风采的必然选择。
从城市功能看,提升创新首位度是使命担当。作为江苏省会,南京是发展资源、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城市,也最有条件和潜力来支撑全省、带动周边、辐射苏北发展。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南京城市首位度一直不高,省会城市功能作用发挥不够。江苏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南京市工作时明确,南京发展在全省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要努力建成“首位度高的省会城市、影响力强的特大城市、国际化程度高的历史文化名城、幸福感强的宜居宜业城市”。创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核心竞争力。履行省会城市的特殊使命,就必须提高城市首位度;提高城市首位度,关键是要提高创新首位度。这就要求南京既要提升自身创新发展水平,提高城市能级,又要面向全省,发挥好省会城市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带动、辐射作用。可以说,强化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名城,是落实省委要求的实际行动,是担当起作为省会城市的职责使命。
从竞争格局看,依靠创新突围是必由之路。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正在改变着产业经济版图和区域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城市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载体,既面临转型发展的巨大挑战,也迎来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如果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立足南京,放眼全国,城市竞争日趋激烈。上海、深州等城市凭借强大的综合创新实力,领先地位十分稳固;杭州成为世界互联网发展的新高地,创新活力迸发;合肥以其较强的应用基础能力,异军突起;武汉、重庆、成都等持续发力创新,保持强劲发展态势。5年、10年、20年后,南京拿什么参与国内外竞争?唯一的答案,就是创新。科技和创新是城市崛起的首要动力。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下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得先机、赢得优势。如果不高点定位、下决心打造创新名城,南京必将在新一轮创新发展中受挤压,被边缘化,沦为一座“平庸的城市”。“南京要发展、必须抓创新,南京搞创新、必须争一流”,已经成为全市上下的普遍共识和坚定信念。
大担当布局:对标国际水平落子有声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不是一朝一夕、一时一地的举措,而是一次着眼未来、着眼全球的大布局。南京坚持高点定位,在对标国际、对标先进中系统谋划推进“121”战略,汇聚国内外创新资源,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充分显示新时代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新作为新担当。
构筑关键技术“强支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寻求突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基础研究则是创新的源动力。只有以基础研究为先导,实现重大原创性创新,才能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有新突破,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更多高水平的源头供给。当前,南京正坚持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积极筹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稳步推进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项目以及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建设,加速建设一系列国家实验室、国家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战略平台,努力在应用基础研究上寻求新突破。其中,未来网络试验设施是我国在通信与信息领域建设的唯一一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周期5年,由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牵头,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圳电信研究院共同参与。这一项目将引领我国未来网络发展方向,成为网络龙头、科研领头、产业源头。
下好科技转化“先手棋”,助力一流技术向现代产业迈进。科教优势发挥不充分、科技成果转化不到位是南京科技创新的“堵点”,为了打通从科技成果到现实生产力的“最后一公里”,南京把“两落地一融合”作为创新名城建设的“牛鼻子”工程来抓。一方面,加强高校院所和地方的双向沟通,既让高校院所的创新成果走出来,也让地方的创新需求走进去,助力一流技术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今年以来,陆续梳理推動了一大批相对成熟的科技成果进入项目化落地、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的实质发展阶段。另一方面,把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作为抓创新的最佳突破口和发力点,“借力”研发机构孵化更多创新型企业。截至目前,已累计组建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姚期智院士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等188家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引进科技企业项目300余个。南京始终聚焦关键环节、谋求重点突破、解决难点问题,力求贯通产学研桥梁和纽带,搭建高效的创新资源整合平台。
打好资源集聚“主动仗”,加速形成创新创业的新格局。资源优势不等于创新优势,资源整合能力才是决定创新成败的关键。为打通创新资源集聚度不高、利用率不够的“中梗阻”,南京进一步整合现有创新资源,面向全球集聚创新资源,让更多的资源聚起来、活起来。在空间集聚上,引导高新园区集聚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集中力量打造15个高新园区,统一政策、统一品牌、统一管理,逐步勾勒出以江北新区为引领、高新园区为支撑、“双创”基地为基础的创新布局。在人才集聚上,坚持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招才引智,实施“百名顶尖专家领创行动”和海外人才“345”引进计划,探索实行特殊人才特别举荐制度,加快培育、集聚和使用一批“高精尖缺”人才,形成吸引名人名家名团队的创新“强磁场”。今年1—9月,新增3名诺贝尔奖得主、52名国内外院士到南京创新创业。在企业集聚上,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平台作用和孵化功能,台积电、小米科技、阿里巴巴等世界级企业纷纷布局,鼓励引导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集聚研发人员、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对中小企业和初创型企业扶持力度,独角兽、瞪羚企业和上市公司持续涌现。
唱好环境建设“重头戏”,持续打造最具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创新不是单兵突进,而是系统工程。2018年初,市委市政府发布一号文件和45个配套文件,明确了对新型研发机构、领军企业、顶尖人才、研发人员的奖励政策,其中多项政策创下“全国之最”。金融是创新的翅膀,南京注重运用市场化力量撬动金融资源,集聚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基金等股权投资机构,加快科技型企业挂牌上市步伐,通过完善风险补偿机制解决不敢投、不愿投的问题,推动形成各类金融工具支持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的“顶梁柱”,从2017成立的南京知识产权法庭到今年启动运行的中国(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南京用最严格的制度为创新“保驾护航”。通过营造鼓励创新、敢于创新的机制、环境和文化,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创新潜能得到充分激发、创新成果得到充分保护,南京已跻身全国最具竞争力的创新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