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2018-12-29刘萍

财会学习 2018年30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事业单位重要性

刘萍

摘要: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当中有效加强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推动事业单位各方面经济活动更加规范化,对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研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分析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以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当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重要性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主要是通过单位会计相关工作与会计信息,来合理控制、规划、约束、调整以及监督事业单位各方面的经济活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加强内部控制,能够保障财务资产的完整与安全,并确保财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为了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必要深入探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现状,并提出一定加强措施。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一)促使财务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当中有效加强内部控制,能够促使内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并以此为基础有效提升内部管理系统运作效率,各个部门也能及时有效的发现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采取有效对策实现解决与控制。在内部控制不断强化过程中,单位内部的监查制度也会更加完善,进一步加强约束财务工作,保障各方面经济活动所涉及到的财务内容都合规、合法,推动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二)确保财务信息更加可靠、真实

在事业单位当中针对财务管理工作加强内部控制,能够确保各方面财务信息有效提升真实性与可靠性。在内部控制力度不断加强过程中,事业单位各个部门将有效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并科学配置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明确、合理的划分工作职能,同时保持不同部门与不同岗位之间的强力监督[1]。受到内部控制相关制度的约束,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会有效提高,进一步保障财务工作提升准确性和精细化水平,确保财务会计资料与信息更加真实、可靠,提升财务信息的实用价值,在单位作出相关决策的时候能够增加参考依据,增加决策的正确性。

(三)保障财务资金更加安全、完整

在事业单位当中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相关事务,能够以内部控制为着力点,有效保障相关制度更加完整,并实现围绕部门负责人构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控机制。在相关机制约束下,能够有效避免单位内部出现挪用公款以及浪费资源等问题,并保障单位内部各方面资金都保持安全性与完整性,合理配置内部资金,防止对资金的盲目、无计划使用。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降低单位资金风险,保障事业单位资产安全与可靠。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现状

(一)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事业单位不断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制定了一些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相关制度,不过这些管理制度尚不完善。一方面,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还没有建立强烈的内部控制意识,再加上目前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很多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当中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较弱。由于财务管理人员还没有正确认识财务内部控制,所以在实际工作当中难免会出现失衡情况。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在实际财务管理工作当中,所遵循的内部控制制度过于老旧,在内部控制过程中使用的内控手段与方法缺乏创新,难以有效的将内控制度落实在实际财务管理工作当中,也不能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当中的积极作用。

(二)预算控制体系不够完善

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预算工作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预算工作质量也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成效。在预算控制体系不够完善基础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也会受到一定影响,进而不利于事业单位合理管理并审核年度经费的开支。目前的事业单位当中,财务管理部门现有预算控制体系在工作内容方面存在较大局限性,所以很多预算控制项目缺乏具体化的内容,导致预算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经常会出现难以准确核实预算支出的问题。同时,一部分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进而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当中,预算控制体系难以有效发挥其约束作用。

(三)财务管理监督力度较弱

在事业单位运营过程中,所有内控制度都是通过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落实执行的,而内部控制制度的实际落实还会受到单位内部其他管理人员的控制和影响,导致一部分财务管理工作难以严格按照内控制度进行具体的管理工作,而事业单位内部也没有相关规定对财务管理工作具体内部控制活动加强监督和审查。同时,很多事业单位没有完善的建立审查机构和监督机构,导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相关领导与工作人员缺乏对财务部门的内控监督,且没有严格审查财务人员具体的内控工作,导致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在实际运行当中缺乏监督与管理,容易出现一些管理问题。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加强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为了有效的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当中的内部控制工作,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积极作用,需要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制度对所有工作人员行为加强约束与规范,并有效加快资金回收,科学利用财务资金。结合事业单位运营的实际情况,为了全面加强管理力度,就必须解决管理制度不完善问题,从各个方面完善建立规范的内控制度。事业单位之前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一定笼统性,难以真实有效的发挥其作用,对具体内控工作加以指导,所以事业单位要深入分解并细化相关工作管理制度,例如可以将资金制度细化划分成费用支出制度、使用制度等各种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以此保障相关项目工作在制度引导下可以顺利开展[2]。同时,要对财务管理会计工作人员加强工作制度的完善,对所有财务管理从业人员实现工作职责的明确划分,还要完善建立车辆进出管理、人员招待等后续管理制度,是单位内部管理更加科学、系统、合理。

(二)强化财务管理队伍建设

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当中,要有效加强内部控制力度,需要积极强化财务管理队伍建设。目前财务管理工作当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规范,财务部门管理能力有待提高。财务管理部门的老员工虽然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然而却大多缺乏先进、系统的基础性理论知识,尤其在国家不断调整和更新各种财务政策、财务活动组织方式以及财政策略等过程中,这些财务人员综合素质跟不上现代财务事物发展速度。财务管理部门的新员工虽然自身知识基础较为扎实,但是大多缺乏工作经验,难以高质量、高效率的做好财务工作。基于此,事业单位一方面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加强财务技能和财务知识的培训工作,对新老员工进行财务知识储备的更新,另一方面要重视吸纳和培养年轻财务力量,引进优秀的会计新人才,增加财务管理队伍的竞争力和活力,充分提升财务管理团队综合素质。

(三)对财务管理的监督审查

事业单位要加强对内部财务事务的管理和控制,需要有效提升财务管理部门的专业性,明确管理部门在工作当中具体的义务和权利,并充分发挥工作职能,落实内部控制制度。在财务管理工作当中,除了内部控制会影响财务工作,财务审计和财务审查也是影响财务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需要在全面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前提下,積极配合审计部门做好财务审查工作,以对内部控制工作不足实现有效弥补,并增加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约束力度,促使各方面财务工作能够顺利、有序的开展[3]。同时,事业单位还要建立完善、可行性强的监督检查制度,实现事前与事后的双重管理。

四、结束语

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有效发挥内部控制的积极作用,需要事业单位正确认识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并结合目前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为了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当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财务管理队伍建设,并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和审查。

参考文献:

[1]王秀霞.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及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6 (9):191-191.

[2]刘蕾.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措施分析[J].财会学习,2016 (19):235-235.

[3]盛长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建设和风险防范策略研究[J].中国经贸,2016 (10):159-159.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事业单位重要性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