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核电厂设备维修后再鉴定活动的质量保证

2018-12-29罗明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改进质量

罗明

【摘 要】论文以核电厂换料大修后设备再鉴定流程为依托,从人机料法环测等多个维度,按照PDCA顺序阐述再鉴定活动各环节的质量保证核心要求、常见失效点和改进建议。

【Abstract】Based on the reappraisal process of equipment after overhaul in nuclear power plant, from the multiple dimensions of man, machine, material, method and environment, the paper expounds the core requirements, common failure points and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of all links of the reappraisal activity according to the PDCA order.

【关键词】再鉴定; 质量; 改进

【Keywords】 reappraisal; quality; improvement

【中圖分类号】TM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10-0161-02

1 引言

为验证设备功能和运行水平已达到原有设计功能,核电厂核安全质量相关的设备经过正常维修处理后、正式投运前,需从系统运行角度验证各项功能是否达到要求,即功能再鉴定(以下简称再鉴定),以确保机组顺利启动和安全稳定运行。

2 再鉴定的必要性

2.1 核安全法规要求

核电厂运行必须遵守设计基准要求的运行限值和条件,这些要求的满足基于核安全相关设备设计功能的正常发挥。《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要求:“安全重要物项的维护,必须保证其质量相当于该物项原来所规定的质量”。《核电厂调试和运行期间的质量保证》要求“必须制定措施以保证通过检查、检验和试验对维护和修理工作的质量进行恰当而充分的验证”。

2.2 设备可靠性和机组运行经济性的需要

再鉴定是检验维修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发现缺陷的黄金时期,若不进行鉴定和试验,导致缺陷未被及时发现,设备带病运行,需停机检修,所付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更高。

3 再鉴定活动的质量保证核心要求和常见失效点

3.1 确定再鉴定范围

一是确定哪些设备需要再鉴定,二是对已确定鉴定的设备,验证哪些性能指标才能完整反映设备功能。

进行过维修处理等干预性活动的设备,首先需要执行品质再鉴定。在品质再鉴定基础上,对核安全相关设备,需根据年度维修大纲,联合运行、维修、计划等多个部门确定功能再鉴定的设备清单和实施窗口。

本阶段要有效利用工作过程和维修计划等信息化技术手段,防范人为导致需再鉴定的设备被遗漏。

3.2 建立再鉴定活动组织机构

再鉴定涉及运行、维修、计划等多个专业,为保证质量,大修前期需挑选合适的人选组成再鉴定项目小组,并按程序要求在大修实施阶段实体化运作。

再鉴定小组通常由再鉴定经理、运行人员、维修专业协调和QC、设备管理工程师,性能试验人员等组成,再鉴定经理需具有丰富的现场和主控室操作经验,熟悉运行技术规格书,建议至少由隔离经理及以上执照人员担任。

组建小组后,再鉴定经理需要独立审查再鉴定设备清单的完整性,确认实施窗口合理,召开动员会,明确各岗位职责、技能、接口、运作规则等,及时开展专业技术、经验反馈及管理要求的培训,以保证再鉴定活动实施的质量。

3.3 文件及技术性准备

文件准备。程序文件是待鉴定设备的性能要求的载体,文件准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现场可执行性和再鉴定结果可靠性。再鉴定文件包通常是操作单、试验程序等几类文件的组合,需保证其完整性。需特别指出的是,本轮大修待实施的设备改造可能导致已准备的文件与现场实际不一致,需在实施前对文件包的适用性再次审查。

发出配合性工单。部分设备的再鉴定通常需多个专业配合,因此要提前发出配合性工单,并与维修专业做好沟通和确认。

技术准备。针对实施难度较大或相对复杂的再鉴定项目,需编写培训教材和缺陷处理预案,并组织培训、桌面演练等。

3.4 风险识别

大修期间机组状态变化快,交叉工作多,再鉴定活动在人员及设备安全方面存在较大风险,文件编写时需全面分析活动风险,将防范措施落实在程序中。

工业安全风险主要有触电(如电气开关的送电操作)、高温烫伤(如蒸汽外漏)、高压(如压缩机出口压力)、辐射或玷污(如放射性液体喷溅)、火灾(油系统)等。机组及设备风险主要有违反技术规范(如状态设置不正确、保护信号未恢复等导致QSR设备不可用)、重大设备损坏(如条件不具备时启动设备)、介质意外流出(如阀门状态错误),以及误操作公用设备影响相邻机组等。

3.5 验收标准

验收标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再鉴定结果可靠性。文件准备阶段对每项再鉴定活动,需要从“是否有验收标准、标准是否明确、标准来源是否可靠”等多个方面进行确认。

对同一个参数的标准,因上游文件可能对应不同工况,因此标准的选择需考虑运行工况。

文件准备常见的失效有:风险识别不到位(未考虑对相邻机组或设备的影响;试验窗口不合理;设备启动或恢复逻辑顺序不合理)、验收参数不全、重要参数验收标准缺失、标准不明确甚至标准错误等。

3.6 实施阶段主要过程及质量控制

前面几个部分主要是解决哪些设备需要再鉴定、谁来实施、依据什么实施的问题,本部分主要介绍如何实施等操作性内容。

清理启动条件。设备启动前,需要确认本体维修活动已完工,仪表、探头附件都已回装,电机绝缘测量正常,當前不存在影响设备启动的其他工作,避免设备损坏。

系统在线。确认再鉴定实施窗口,以便提前安排隔离解除,并按运行程序设置在线方式。部分泵不具备全流量试验条件,在线时需按小流量工况进行,并关注正常在线程序的适用性。

召开工前会。对接口较多的活动,工前会是防止人因失误的有力工具。召开工前会,再次明确各岗位分工和职责,检验人员技能,讨论执行过程中的风险及对策等,确保风险可知可控。

设备启动后的监视和测量、结果判定。设备启动后,及时监视各项参数。通过主控室和现场仪表,现场测量(如振动)结果比对等多手段综合判定设备状况。部分参数(如轴承温度)需运行一段时间后才能达到稳定状态,应选择合理时机进行记录,否则不能代表设备运行的真实状况。

异常响应和处理。再鉴定试验期间,设备或多或少会出现诸如轴承温度、振动高之类的异常。一旦发现异常,首先应及时停运设备,及时汇报和确认缺陷及原因,确定处理方式。需特别强调的是,缺陷处理完成后,每次设备重新启动前,必须重新检查启动条件,避免损坏设备。

再鉴定后的状态设置。再鉴定活动通常会改变系统原有在线状态,再鉴定活动完成后应及时恢复在线,并通知运行处在线主管。对运行专业特别要求的状态(如设置为保持运行),应在运行在线文件中注明状态。

实施阶段常见的实效主要有:启动条件清理不完整产生设备损坏风险或导致机组状态发生变化;工前会有效性不足(关键人员未到场、未交底操作风险和应对措施等);重要风险操作未安排人员监护和复核验证;鉴定结果判定不充分(存在影响系统功能的缺陷)或判定错误(不合格被判为合格);重要参数检查结果或设备初始状态未记录导致难以追溯或恢复原态等。

3.7 总结和反馈

再鉴定项目全部完成后,首先应及时统计反映维修质量的再鉴定合格率。再鉴定合格率主要从一次启动成功、运行参数符合要求、没有进行重复隔离和返工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大修结束后应趁热打铁,及时总结良好实践和不足,对一些重要设备问题的处理经验或现场操作技巧应形成技术总结并固化到文件中。

4 对再鉴定活动管理的其他改进建议

组织机构方面,因再鉴定小组属于项目类临时机构,活动接口复杂,需要有明确的文件约定相应的责任和权利(尤其是设备操作权限)以防止组织松散。

文件准备方面,验收标准需参考多个上游文件(EOMM/GOR9等)和设备厂家的技术意见。对上游没有特别要求的参数,验收标准应结合多次大修的检验效果逐步修正,确保其合理性。

过程控制方面,发挥设备首次启动控制单的检查功能,有效利用自检、互检、工前会、监护制等防人因失误工具。再鉴定引起的设备状态改变应在执行结果中记录,期间实施的临时接线,试验后应及时取消等。

信息化方面,应充分利用现代大数据技术,基于设备故障模式和维修策略,建立完整的再鉴定数据库,通过与历史数据自动比对,甄别设备性能和变化趋势,丰富处理预案,提高再鉴定结果可靠性。

猜你喜欢

改进质量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关于质量的快速Q&A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质量投诉超六成
石器时代与质量的最初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