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犯罪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
2018-12-29赵静
赵静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大学生心理已经成为当下较为关注的重要议题。因此,提高我国高校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与法律观念尤为重要,是杜绝大学生犯罪的第一道保护屏障。论文通过对当下高校大学生犯罪心理与造成因素的分析研究,客观、理性的提出相关优化措施与解决方案,为日后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Abstract】With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of concern.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legal concept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It is the first protective screen to prevent college students from committing crimes.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criminal psycholog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causes, this article objectively and rationally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optimization measures and solutions, which can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犯罪心理;教育研究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 criminal psychology; education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7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10-0107-02
1 引言
大学生一直是我国的天之骄子,有其显著的优越性与荣誉感。但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犯罪逐日增多,其原因复杂多变,但最主要的根源在于心理健康与价值取向变化。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学习进行走访调查,客观理性的总结出当下高校大学生犯罪心理的产生与原因,并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提出相对的防范与优化对策,为高校的法制管理提供相应参考。
2 高校大学生犯罪心理的主要产生因素
2.1 不良文化的冲击影响
由于我国经历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当下我国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速度突飞猛进。意识形态的改变与国外文化的引进极大程度对高校学生造成冲击与影响。其中,大量国外不良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效果极为严重。现阶段,我国大学生主流均为80、90后,该群体成长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阶段,也是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第一代独生子女。因此,这代大学生是在父母与长辈的溺爱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与主观想法,但却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与心理素质。国外不良文化中经常充斥着色情、暴力与颓废的内容。这种文化基本以录像媒体、图书杂志进行传播。由于当代高校大学生的主观意识较为自由开放,他们对不良文化的抵御缺乏相对强大的心理防线,所以造成了不良文化对其产生侵蚀,使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出现扭曲变化,在暴力与色情的刺激下进而导致了犯罪的发生。另外,不正确的价值取向也是造成高校大学生犯罪的因素之一。市场经济的变革,使人们思想逐渐经济化、利益化,当代大学生正是成长在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对老一辈“吃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观念并不认可,极力追求国外的享乐主义与奢侈主义。因此,导致部分当代高校大学生扭曲心理与极端思想的产生,对财富的渴望不满足于现状,自身欲望的不断膨胀造成了一定的犯罪隐患[1]。
2.2 高校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为犯罪埋下隐患
首先,应该从学校的角度诠释当代大學生犯罪心理的产生与动因[2]。学校是除家庭外高校大学生第二个生活学习所在,学校的作用不仅是教书育人,更要对其学生正确人格树立与价值取向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但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只是注重学生的专业课程与成绩提高,往往忽视了对其素质教育与法律约束,造成了在管理中出现较大的犯罪把控盲区。其次,在高校管理上缺乏相对完善的管理机制与约束条例。通过实地走访对大学生高校实际生活情况进行了解与掌握,部分高校管理中针对学生日常生活、教学管理较为松懈。由于我国大学的特殊性质,基本属于严进宽出状态,一但学生考进大学就可以进入相对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中,这种宽松管理环境虽然有利于学生的自由化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与缺陷。
第一,学生会利用高校管理的松懈进行与学习并无关联的活动,如在寝室酗酒、集体观看色情录像、组织打架或偷盗等。
第二,高校管理的松懈造成了学生“想做什么没人管”的负面思想观念,这种观念的产生极大限度的为犯罪埋下隐患。因此,高校的管理与教育是保证大学生零犯罪率的重要基础保障[3]。
3 高校大学生犯罪心理的教育对策研究
3.1 加大执法力度与法制完善
首先,应该完善高校相关法制体系。应用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结合大学校园实际情况,制定建立完善符合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法制体系与约束机制。相关教育机构与执法部门应该加强高校的法制教育工作,针对现阶段存在的具体问题与法律漏洞进行系统完善,将法制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在大学校园中建设,通过各渠道、多角度、全方面的向大学生宣传法制观念。
其次,十九大召开以来,习总书记对高校法制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波动极为关注。因此,相关管理者应该总结以往高智商犯罪与大学生犯罪的惨痛经历,加大执行“法制校园与依法治校”的决策力度。切合实际的将法制、文明、规范的校园环境得以实现。
其次,应该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法律教育与心理疏导工作,本着一切从人出发的角度由浅入深的进行细致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另外,应该通过相关主题活动与研讨,强化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性与思考性,使其快速的成长起来,不能一味的沉醉于懵懂的青春状态。
3.2 加强心理疏导与相关课程设立
心理健康对当代高校大学生尤为重要,其较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校园的学习与成长,更是避免犯罪的基础保障[4]。从实际案例分析,例如马加爵等大学生犯罪都是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逐渐造成扭曲的心理。因此,高校管理者应该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疏导工作,通过实际寝室走访,充分了解与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动向,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疏导,可以通过沟通交流、谈心聊天的方式,将学生的困惑与困难进行有效的解决。另外,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开设相关心理课程,使心理教育可以通过正规课程的方式让其学生全面接触,这样一来增大了心理教育的覆盖面与普及性,极大限度地防止了大学生心理犯罪的产生。
3.3 整治不良文化与营造和谐校园
首先,针对不良文化进行治理可以从源头上降低高校大学生犯罪率的发生。不良文化包括色情、暴力、消极、颓废等视频图像传播。高校管理者与相关执法部门应该加大对不良文化的治理力度,定时对校园周边市场进行综合治理,禁止不良文化视频流入校园。
其次,高校应该加强管理力度,不能单一片面的进行形式管理,应该把“严管、严查、严教”落实到实处。通过视频监控等手段对寝室、教室、体育馆、图书馆等学生生活机构进行实时监管。
最后,应该营造和谐、稳定、安全的校园氛围,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观念相结合,通过媒体宣传与校内板报墙等方式,大力宣传法治校园、和谐校园、文化校园的主旨精神,并对存在犯罪隐患的诸多因素进行有效排除与消灭,为降低高校大学生犯罪而奠定坚实基础。
4 结论
总上所述,高校大学生心理犯罪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管理机构的重大议题[5],并对国家社会安全稳定造成较大的影响作用。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犯罪心理的分析研究,针对校园管理、文化控制、法制体系与校园氛围等多方面进行优化,将大学生犯罪率降低为零,并为其日后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鹏.浅析大学生犯罪行为的心理预防与矫正——以高校辅导员工作为例[J].法制博览,2016,4(25):2-3.
【2】张澜,蔺娜.高校大學生犯罪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7,16(03):92-94.
【3】高莉.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以偏执型人格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为例[J].中国培训,2016,12(12):1-2.
【4】李德.当代高校大学生犯罪心理分析及对策[J].社会心理科学,2004(02):123-126.
【5】刘娇. 大学生犯罪心理的成因及其对策[A]. 中国心理学会.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中国心理学会,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