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在中秋

2018-12-29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18年9期

中秋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习俗。除了吃月饼,各地还有各种不同的中秋食俗。

吃果子

按照老北京的民俗,中秋不仅要吃月饼,还要吃果子。

民俗专家常人春在《老北京风俗》中介绍,中秋节又叫“果子节”。中秋前夕,老北京城,特别是前门外和德胜门外的果子铺,沙果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早在清代,《北京风俗志》中即有相关记载:“搭盖芦棚,内设高案盒筐,满置鲜品、瓜蔬,如桃、榴、梨、枣、葡萄、苹果之类,晚间灯下一望,红绿相间,香气袭人。”

老北京中秋果品的装饰也十分讲究。果子未成熟时,即用窗花贴上“佛”“寿”“福”等图案,长成后形成绿红相间的吉祥字样,以此馈赠亲友。

吃芋头

在不少地方,人们习惯中秋吃芋头,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食,谓之剥鬼皮。”剥鬼而食之,大有钟馗驱鬼的气概呢。

食藕

中秋时节,人们思念远方的亲人,常食藕,“藕断丝连”,寓意即使距离再远,心也会在一起。江浙人多将藕切片,每两片间下端相连,中间夹由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外裹面粉煎至金黄,又称“藕饼”。

吃田螺

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记载:“八月望日,尚芋食螺。”为什么要在中秋节吃田螺?有人指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肉质特别肥美,是食田螺的最佳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