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砂壶讲述的爱情

2018-12-29王月冰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18年9期

顾景舟是我国著名的紫砂壶大师,这位大国工匠有着典型的匠人精神,追求完美。他曾走完上海的一条街也没买到一件汗衫,因为在他看来,那些汗衫不是边不直就是对角不整齐;家中用的竹筷,他总要把它们打磨得像玉一样温润;去澡堂洗澡,他也要第一个下水,洗头汤。对于他钻研了一辈子的紫砂壶,他更是一丝一毫都不愿将就,一把未臻完美的壶,他能挂在面前3个月,天天研究。

那么,对于爱情呢?他也挑剔得近乎苛刻。他曾经拒绝过一位美女,据说就是因为她的脚不好看,夏天露出来会有些尴尬。

可是造化弄人,上天跟追求完美的顾景舟开了个玩笑。

23岁那年,顾景舟不幸染上天花。他的祖母日夜焚香祈祷,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他的病竟然痊愈了。但他的脸上从此留下了疤痕,这对原本清秀俊朗的他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打击。

长期以来,在顾景舟的心中,他要选的对象,要面目清秀,要身材修长,要文静温柔,要贤惠知理。正因为要求太高,他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恋人。如今自己脸上有了疤痕,那一条条的高要求就显得更不现实了。但顾景舟还是丝毫不愿意放低择偶的姿态,他把他向往的美丽爱情深藏心中,等待佳人在那里撒下玫瑰的种子。

这一等,就是20多年。这时的顾景舟,已经接近知天命之年了。

组织上不忍心顾景舟一辈子就这样形单影只,给他介绍了一位姑娘。她叫徐义宝,比他小11岁。她没有他想要的那样美丽动人,但是,她身上有种静雅的气质吸引了他。

她早就听说了他的挑剔,心中忐忑;她也早就悄悄地观赏过他的那些壶,那样完美无瑕。她想,要有着怎样的内心,才能做出这样神韵绝佳的壶?她渴望走进这样的内心,虽然她明白自己与他相隔那么远,要踮起脚仰视,才能捕捉到他淡净明亮的眼神。她想照顾他,陪伴在他身边,感受他的气息。她想,也许自己一辈子还不如他手中的一把壶让他上心,但她还是想要尽量靠近他。

谢天谢地,也许是她静雅的气质吸引了他,也许是他不愿意违背组织的意愿,又或许是他孤独太久—他娶了她。她,成为顾景舟夫人。

她勤劳朴实、贤惠能干,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却又不敢与他过于亲近,生怕打扰到他的紫砂壶世界。

他抟壶,她在一旁静静地看着,适时地递上工具。他做一把壶需要使用120件工具,这些工具装满了10个抽屉。她悄悄地了解它们的用途,尽量不弄混。

白天,他静心做壶;晚上,他在灯下写毛笔字、读古书。她不打扰他,只是偶尔递上一杯茶。他养金鱼,种荷花,喂画眉。他的骨子里带着一种素雅。他吃得素,穿得素,心也是素的。对她似乎也是素素的,浅浅淡淡,没有绚烂的情话,没有海誓山盟。她也不恼。相反,她觉得这才是他。金鱼、荷花、画眉鸟,她都替他精心地养着。他的衣服要浆洗得特别干净,家中要一尘不染,素食的口味要做得恰到好处,她都知道都理解都满足。她像一朵菊,一朵素素的野菊,开在他身边,映衬着他的孤傲清高、超凡脱俗。

光阴荏苒,她觉得满足,虽然他更多的心思都在壶上。她希望就这样天长地久,没想到,恶疾却缠上了她。不过50多岁,她就患上了癌症,拖着病体,不能再照顾他了。

她以为他会嫌弃她。那么冷冷的他,感情的温度应该也不会太高。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在乎她。他的感情是隐藏在心底深处的,别人看不到,但他自己能感觉到,并且无比珍惜与爱护。

顾景舟与夫人
鹧鸪提梁壶

为了排遣心中的痛苦、担心,也为了表达对朋友的感谢,他坐下来抟壶,把对妻子的爱一点点抟进壶里。自从娶了她,他便认定她是自己此生唯一的爱人。如同对紫砂壶的专一一样,他对她也是这样专一。他是追求完美的人,全力以赴,心无旁骛,只有他自己明白,20年来,他不露声色,但是,他爱得认真。

慢慢地,缓缓地,在照顾病床上的她的同时,他做了5把壶:3把小供春,两把鹧鸪提梁壶。

小供春源于明朝正德嘉靖年间的龚春。他跟寺庙里的老僧学制壶,16岁制出供春壶。顾景舟做小供春,是想说,他对她的爱,还正年轻呀,他们才相守不到20年。还有鹧鸪提梁壶,壶身造型为扁圆形,把手为三柱高提梁,侧看如一只飞翔的鹧鸪鸟。鹧鸪自古以来被认为是悲情之鸟,其叫声听来像是“行不得,哥哥”。苏轼有“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唯有落花知”;张籍写过“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秦观则写到“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他把自己对她的浓浓深情与不舍,费尽心力抟进了壶里。

有人说他一辈子没有成型的爱情,甚至她也以为是这样。可是,这5把壶,鲜明地印证了他的爱—他有成型的爱,刻骨铭心的爱!

第二年,她离开了他。但他为她做的壶至今留驻人间,为人迷恋,一把鹧鸪提梁壶便拍出1600万元高价。壶里,有他精湛的技艺,更有他们素淡却纯洁深挚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