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初探
2018-12-29王林奎
教学新理念的发展使得众多教师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实践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但是传统的教育方法并不重视情感教学,而仅仅是关注学生成绩,传统“一刀切”的教育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另外,教学活动并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么简单,师生在互动过程中建立的情感交流也是教学活动的重点。本文将探究如何在小学数学中进行情感教学。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不由自主地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权,这十分不利于进行良好的情感教学。教师应该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自由、平等的,师生之间应该有着积极向上的交流。一方面,良好的情感交流代表学生对教师有良好的印象,这种良好的印象会使学生将对教师潜在的信任感、好感转移到教师所教授的课堂内容中,这样便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积极的情感交流可以提高人们对于活动的积极性,课堂活跃的程度很大一部分受到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影响。
教师只有真诚地对待学生,对学生倾注心血,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师生之间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还要做到平等待人,有许多教师在认知上存在错误,他们只关注那些学习成绩好的优等生,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中等或者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采取漠视的态度,久而久之,这会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
除此之外,有些教师脾气暴躁,遇到问题不分青红皂白便批评学生,这样也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来进行情感教学,并且还有可能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师生之间的关系没有变好,反而更坏。因此,教师应以正确的态度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创建情境进行教学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于有趣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情境创设来进行情感教学,生动有趣的情境对于儿童来说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是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手段,教师应该重视情境创设。情境创设应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现有的知识水平为基础,不可脱离实际生活,否则会适得其反,既浪费了时间,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而情境创设的具体形式应根据课程内容具体设计,可以在课程开始,也可以在课程中间,也可以整节课都采取情境创设的模式。但是,情境创设并不仅仅局限于现实生活,我们还可以利用当代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创设,吸引学生们的兴趣,开展情感教学。
但是,我们的情境创设应该有相应的奖励措施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学生们的好胜心和表现欲比较强,适当的奖励措施可以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对课堂有益无害。但游戏设置的难度一定要适当,不可过于简单,让学生失去对比赛的兴趣,也不能过于复杂,使得参与比赛的学生总是一些优等生。例如,我们在教一年级学生进行十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时,便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情境创设。例如,可以在课堂中使用相应的道具,以10个苹果为奖励开展小组比拼,赢了的小组可以得到苹果;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播放一段动画进行情境创设,开展情感教学。
利用教材落实教学
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小学数学课本增加了许多有利于进行情感教学的模块,比如“数学天地”“数学乐园”,但是许多教师忽略了这一模块,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运用这些模块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数学这一学科的美与神奇。虽然小学数学只是数学这一学科中小小的一部分,但小学数学是数学的基础,其中包含着最为实用的数学原理,并且小学数学中的数字、符号、图案也充满美感,让学生认识到小学数学的美与神奇有利于小学生发现数学的妙处,从而有利于教师进行情感教育。
例如,在学习对称性这一节时,教师不应仅仅局限于为学生讲解课本上的例子,而是要为学生寻找更多、更优美的图案;或者带领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对称物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与神奇。
另外,教师也应通过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生的积极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教师也应该优化自己的教学语言,生动有趣的语言是进行情感教育的一大利器,将枯燥乏味的教学语言进行夸张渲染,便给语言赋予了另一层意义,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重互动。教学语言是情感教育的载体,丰富的语言形式也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体现。
结语
总而言之,情感教育的改进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希望各位教师能以自己的热情与爱打开小学生的心门,推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发展,推动小学数学改革。